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3408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由手持终端采集工程现场施工信息和位置信息,手持终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对接收到的施工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报表,最后对报表进行位置信息标记;该工程现场管理方法能方便项目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工程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为工程现场管理提供有效的、及时的监督手段,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把关,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终端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通信工程施工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分散等特点,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的监理机构都将面临以下几大难题:第一,现场人员是否及时、真实到达现场实施、监理,项目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及时的监督手段;第二,现场人员到达现场后,是否能有效的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合格,项目管理机构无法及时验证,导致工程验收时还存在问题;第三,如何保证工程现场资料规范、完整;工程现场资料收集不及时;工程现场资料编制不规范,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目前国内关于工程勘察类现场管理软件较少,多数仅限于文字信息录入,无法监管到现场人员是否到位,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工程勘察现场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方便项目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工程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携带经过验证的带有移动传输模块的移动智能终端,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步骤2: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施工现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现场实际录制的音频数据,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工程信息登记;步骤3:对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防伪处理;步骤4:将处理好的采集数据,按照信息传输标准协议进行格式化封装,同时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步骤5:在服务器端接收现场终端传输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预计模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入数据库。步骤6:将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数据,根据预制的报表模型生成相应报表。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利用终端的GPS模块对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采集;利用终端的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包括工程完工现状或存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信息采集并保存;利用麦克风模块对现场进行录音。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防伪处理包括对图片、音视频流的压缩和添加水印标记。进一步,在步骤4中,所述移动传输模块包括GPRS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验证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内置的程序,由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通过网络服务器对其进行授权验证。进一步,在步骤6中,在生成报表的同时,将经玮度相关数据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呈现给工程管理人员,同时将质量和安全的预警信息发出通知和公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及时的采集、上报,由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并进行预警,包括工程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为工程现场管理提供有效的、及时的监督手段,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把关,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携带经过验证的带有移动传输模块的移动智能终端,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本实施例中,验证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内置的程序,由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通过网络服务器对其进行授权验证。步骤2: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施工现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现场实际录制的音频数据,利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工程信息登记;本实施例中,主要利用终端的GPS模块对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采集;利用终端的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包括工程完工现状或存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信息采集并保存;利用麦克风模块对现场进行录音。步骤3:对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防伪处理;本实施例中,防伪处理包括对图片、音视频流的压缩和添加水印标记。步骤4:将处理好的采集数据,按照信息传输标准协议进行格式化封装,同时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移动传输模块可以采用GPRS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步骤5:在服务器端接收现场终端传输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预计模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入数据库。步骤6:将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数据,根据预制的报表模型生成相应报表;在生成报表的同时,将经玮度相关数据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呈现给工程管理人员,同时将质量和安全的预警信息发出通知和公告。本专利技术中的手持终端除可以为手机外,还可以为专用iPad等其他设备。本专利技术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及时的采集、上报,由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并进行预警。为工程现场管理提供有效的、及时的监督手段,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把关,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携带经过验证的带有移动传输模块的移动智能终端,进入工程施工现场; 步骤2: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施工现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现场实际录制的音频数据,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工程信息登记; 步骤3: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防伪处理; 步骤4: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将处理好的采集数据,按照信息传输标准协议进行格式化封装,同时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 步骤5:在服务器端接收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预计模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入数据库。 步骤6:将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数据,根据预制的报表模型生成相应报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GPS模块对施工现场的经玮度信息采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包括工程完工现状或存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信息采集并保存;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麦克风模块对现场进行录音。3.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携带经过验证的带有移动传输模块的移动智能终端,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步骤2: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施工现场的经纬度信息、施工现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现场实际录制的音频数据,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工程信息登记;步骤3: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防伪处理;步骤4: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将处理好的采集数据,按照信息传输标准协议进行格式化封装,同时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步骤5:在服务器端接收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预计模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入数据库。步骤6:将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数据,根据预制的报表模型生成相应报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善根侯庆李晟赵杭陈豪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