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棒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810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铝合金制造领域的一种铝棒转运装置,包括前输送机构和后输送机构,后输送机构的输送机架上设有用于转运铝棒的转运架,转运架包括一级电机、转运杆和凹形卡爪,凹形卡爪固定在转运杆的一端,转运杆的另一端与一级电机输出端垂直连接;前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输送铝棒的输送槽,输送槽两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可沿滑轨移动的推进机构;所述前输送机构上相向设置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位于出料口处,气缸上连接有固定铝棒的夹持座;后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机架上套设有输送皮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减少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提高等多方面有益效果,对规模化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棒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铝是一种轻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且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和耐热性,是全球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金属基础原材料。当今世界,铝应用在航空、船舶、汽车、建筑及化学工业等各种行业领域,应用极其广泛。铝制品的一般制作过程是将获得的铝棒送入切割机中进行加热切割成相对较短的节段,然后再进行各种铝制品的铸造。通常一次铸成的铝棒较长,大多具有10~15米,现有的铝棒切割一般通过操作员手工将铝棒搬运至切割装置处,以进行切割,通常需要二个操作员一名负责将铝棒不断向前推动,另一名则负责将铝棒支撑防止切割时滑动或滚动,且切割后的铝棒节段还需操作员搬运到下一工序,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投入的人力成本大,人力资源没得到高效利用,工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操作的安全系数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的铝棒切割转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铝棒转运装置,包括设有进料口的后输送机构和设有出料口的前输送机构,所述出料口高于所述进料口 ;所述后输送机构的输送机架上设有用于转运铝棒的转运架,所述转运架包括一级电机、转运杆和凹形卡爪,所述凹形卡爪固定在转运杆的一端,转运杆的另一端与一级电机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前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输送铝棒的输送槽,输送槽两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沿滑轨移动的推进机构,推进机构连有二级电机;所述前输送机构上相向设置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位于出料口处,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固定铝棒的夹持座;所述后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上套设有输送皮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棒转运装置时,用于切割铝棒的切割机设置在前输送机构的出料口处。将待切割的铝棒放置于前输送机构上,启动二级电机,使推进机构推动铝棒向切割机方向滑动;为避免铝棒在前输送机构上滑动的过程中偏移或滚动,导致铝棒不能对准切割机,影响切割工作的进行,所以在前输送机构上安设正对切割机轴向方向的输送槽,铝棒放置在输送槽中,即可避免铝棒在前输送机构上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滚动。前输送机构的出料口处相向设置的两个气缸,目的是使气缸上连接的夹持座能相向设置,这样当铝棒待切割节段完全伸出出料口时,气缸推动夹持座相向延伸,使夹持座能将铝棒夹持固定,避免切割时铝棒滚动。切割机切割铝棒时,凹形卡爪托举支撑住待切割下的铝棒节段。完成切割后,在一级电机转动条件下,转运杆转动,并将切割下的铝棒节段转运到后输送机构上,由输送皮带运输至下一工序。前输送机构的出料口高于后输送机构的进料口,原因是:若前输送机构的出料口所在水平面低于后输送机构进料口所在水平面,则待切割铝棒将被后输送机构阻挡,而不能完成切割工作;若前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后输送机构进料口位置水平,则切割铝棒时,铝棒将与后输送机构的输送皮带接触,输送皮带的运行将影响铝棒切割工作的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的操作相比,本方案中前输送机构上的输送槽对铝棒滑动方向加以限制,避免铝棒向切割机方向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滚动;夹持座将铝棒夹持固定,避免切割时铝棒转动或滑动,无需再安排操作人员控制,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切割后的铝棒节段直接由后输送机构输送至下一工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铝棒切割工序中的转运过程实现自动化,且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对规模化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化方案,所述凹形卡爪的低凹面与所述输送槽的槽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若凹形卡爪的低凹面低于前输送机构输送槽的槽底,在铝棒切割时,切割下的铝棒节段很容易倾斜,难免会导致铝棒从凹形卡爪的开口滑落而不能准且掉落在后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可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优化方案,所述凹形卡爪有两个,且两个凹形卡爪一上一下反向设置。设置两个一上一下反向设置的凹形卡爪,目的是使切割工作快速进行,当一个凹形凹形卡爪旋转到正对输送皮带时,另一个凹形凹形卡爪可正对切割机方向,将下一个待切割下的铝棒节段抬举支撑,加快切割效率。优化方案,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并列布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延伸方向与输送皮带的输送方向垂直。转运架可将切割下的铝棒节段放置在固定槽中,防止铝棒节段在输送皮带上位置混乱,使铝棒节段能有规律、整齐的输送至下一工序,便于下一工序操作人员的操作。优化方案,所述转运架至少为2个,且所有转运架间隔设置。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转运架,能同时对待切割下的铝棒节段上的多个点进行支撑,使铝棒节段受到的重力平衡,避免仅有一个转运架的情况下,切割下的铝棒节段从凹形卡爪的开口处滑落,确保能将切割下的铝棒转运到后输送机构的输送皮带上。优化方案,所述凹形卡爪包括长方形连接板,和连接板长边向上连接的翼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切割下铝棒长度的二分之一。为避免切割下的铝棒节段从凹形卡爪中滑落,故根据待切割下的铝棒长度,设定凹形卡爪的长度,使凹形卡爪能较大面积的支撑住到待切割下的铝棒,而铝棒长度的二分之一处两侧的重量相同,至少支撑与此处能达到平衡,确保能将切割下的铝棒转运到后输送机构的输送皮带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铝棒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铝棒转运装置有两个转运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铝棒转运装置有一个转运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切割机1、前输送机构2、凹形卡爪3、转运杆4、后输送机构5、固定槽6、推进机构7、滑轨8、夹持座9、气缸10、输送槽11。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铝棒转运装置,包括均设有出料口的前输送机构2和设有进料口的后输送机构5。前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高于后输送机构5的进料口。后输送机构5的输送机架上设有两个用于转运铝棒的转运架,转运架位于后输送机构5的进料口,转运架包括一级电机、转运杆4和凹形卡爪3,转运杆4的一端连接凹形卡爪3,另一端垂直连接一级电机的输出端;转运杆4上的凹形卡爪3有两个,且两个凹形卡爪3 —上一下反向设置。后输送机构5包括套设有输送皮带的输送机架;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并列布置的固定槽6,固定槽6的延伸方向与输送皮带的输送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前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上设有输送槽11,输送槽11两侧设有滑轨8,滑轨8上设有可沿滑轨8移动的推进机构7。推进机构7连接有提供动力的二级电机。前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处相对设置有两个气缸10,气缸10上连接有夹持座9。凹形卡爪3的低凹面与前输送机构2的输送槽11的槽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后输送机构5的输送机架上仅设有一个用于转运铝棒的转运架,转运架包括一级电机、转运杆4和凹形卡爪3,转运杆4的一端连接凹形卡爪3,另一端垂直连接一级电机的输出端;转运杆4上的凹形卡爪3有两个,且两个凹形卡爪3 —上一下反向设置,凹形卡爪3包括长方形连接板和连接板长边向上连接的翼板,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切割下铝棒长度的二分之一。使用时,切割机1位于前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处,前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正对切割机1轴向;后输送机构5的输送方向正对切割机1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铝棒转运装置,包括设有进料口的后输送机构和设有出料口的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高于所述进料口;所述后输送机构的输送机架上设有用于转运铝棒的转运架,所述转运架包括一级电机、转运杆和凹形卡爪,所述凹形卡爪固定在转运杆的一端,转运杆的另一端与一级电机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前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输送铝棒的输送槽,输送槽两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沿滑轨移动的推进机构,推进机构连有二级电机;所述前输送机构上相向设置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位于出料口处,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固定铝棒的夹持座;所述后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上套设有输送皮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平蔡晟林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智鹏高新铝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