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东专利>正文

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52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4:31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它提供了三根或多根的骨架丝线是呈弧度状构型的网篮状带膜血管内器械,组成该器械的每根骨架丝线呈弧度状,使得网篮状器械的每根骨架在导管内输送时,呈弧度的骨架丝线被拉成直线状,与输送管壁不是点的接触,而呈现线条状的大面积接触;弧度细线构成的骨架易于转化成直线状通过导管。从而突出改进了此类器械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能,达到了可经微导管或其他柔软管腔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
技术介绍
血管内医疗用网篮状器械在起作用前,需经过导管内输送达到病源部位才能起到网篮导出导管后自动膨大,继而发挥作用。目前经微导管应用于血管内的网篮状器械的推送段长度都比较长,起作用的前端网篮都是由具有记忆性能的丝线材料以有角度形状骨架组成。该有角度形状结构的缺点是,当输送导管为柔性导管、特别是微导管时,由于较长的推送距离、前端网篮的线材的角度形状,组成网篮的每根丝线成角度作用在导管壁上,导致作用接触面积小,致使作用部位的外膨力最大,因此有角度形状的网篮状器械无法实现在柔性微导管内输送。经导管内输送时,要求网篮结构被拉直呈直线状。成角度的丝线形状拉直需要比弧度状形状大很多的力量,而呈弧度的丝线骨架形状易于被拉成直线状,这就是呈角度的丝线形状网篮结构无法像弧度形状骨架的网篮那样通过柔软的微导管输送的原因所在。实用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三根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管内医疗器械的骨架弧度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三根骨架丝线(2),所述骨架丝线(2)导入器导入到小口径的微导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丝线(2)呈外突的弧状,且每根骨架丝线(2)分角度连接成一体,构成网篮状,丝线状的骨架易于被拉成直线状,整个网篮成为直线状经微导管(2)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曾延华李明王建红李鑫李启洋何凡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东曾延华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