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50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将深耕装置安装在履带行走装置的中央位置,这样不仅结构精简,而且确保了操作手的作业安全,履带行走装置具有较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滑能力,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而深耕装置能通过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深耕土壤,加厚土壤耕层,解决土地耕层浅,打破耕层下形成板结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水、肥入渗困难等问题,而且能达到一机多用的功能,节省农民的购机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山地丘陵地区较多,大型耕作机械无法进入山地,即使进入也无法在山地丘陵地带进行耕作。所以旋耕机广泛应用于这些地区的农业耕作。但现有的旋耕机的耕深一般在12-20cm。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会造成土地耕层浅,浅耕层下形成板结的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水、肥入渗困难等问题。同时这些旋耕机械的旋耕工作部件的布置也会对操作深耕机械的操作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购置农机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及装置,它能深耕土壤,加厚土壤耕层,解决土地耕层浅,打破耕层下形成板结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水、肥、入渗困难等问题,且结构合理,安全性好,而且也实现了一机多用的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在环形的链条上设置链刀,通过链条带动链刀转动,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并通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从而达到要求的耕作深度。履带式链式深耕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及深耕装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机架上设有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上设有设备箱,在设备箱内设有发动机、变速机构及液压油箱,在设备箱的外部设有操作台,在安装支架上连接有液压杆连接架,在液压杆连接架上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通过油路与液压油箱连接,在液压杆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深耕装置连接支架;深耕装置的组成包括十字形的中心支架,中心支架与深耕装置连接支架连接,在中心支架的前端设有主动轮,主动轮的轴承座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在中心支架的末端设有从动轮,在中心支架的上下两端设有支撑轮,从动轮及支撑轮的轴承均固定在中心支架上,在主动轮、从动轮及支撑轮外设有环形的链条,在链条上设有链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与主动轮及履带行走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链刀为交错排列的结构。设计的链刀带有一定的角度,刀的一侧是利刃,另一侧是钝刃。在操作台的控制下,可以实现链条的正反转。这种链刀角度的设计方法配合转换手柄的使用,可以分别实现深耕和开沟的功能。而且相邻两把链刀交错排列,这样有利于减小履带式链式深耕机工作时带来的冲击和振动,使深耕机在工作过程中运行平稳。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将深耕装置安装在履带行走装置的中央位置,这样不仅结构精简,而且确保了操作手的作业安全,履带行走装置具有较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滑能力,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而深耕装置能通过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这样的结构可以深耕土壤,加厚土壤耕层,解决土地耕层浅,打破耕层下形成板结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水、肥入渗困难等问题,而且能达到一机多用的功能,节省农民的购机费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靠,所采用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在环形的链条上设置链刀,通过链条带动链刀转动,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并通过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从而达到要求的耕作深度。履带式链式深耕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1及深耕装置,在履带行走装置1的机架上设有安装支架2,在安装支架2上设有设备箱3,在设备箱3内设有发动机、变速机构及液压油箱,在设备箱3的外部设有操作台4,在安装支架2上连接有液压杆连接架5,在液压杆连接架5上连接有液压杆6,液压杆6通过油路与液压油箱连接,在液压杆6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深耕装置连接支架7 ;深耕装置的组成包括十字形的中心支架8,中心支架8与深耕装置连接支架7连接,在中心支架8的前端设有主动轮9,主动轮9的轴承座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在中心支架8的末端设有从动轮10,在中心支架8的上下两端设有支撑轮11,从动轮10及支撑轮11的轴承均固定在中心支架8上,在主动轮9、从动轮10及支撑轮11外设有环形的链条12,在链条12上设有链刀13,链刀13为交错排列的结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与主动轮9及履带行走装置1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履带行走装置1采用市售的成熟产品,仅对于机架的连接部分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能符合连接要求即可。发动机一方面通过变速机构将传动力输出履带行走装置1的驱动轮,从而驱动履带行走装置1 ;另一方面将动力通过变速机构将传动力输出给深耕装置的驱动与主动轮9,从而驱动链条12及链条12上的链刀13。操作台4为发动机、变速机构及液压油箱的控制设备,它将这些设备的控制开关集成在一起,例如发动机的启动或关闭,变速机构的换挡控制,液压油箱对液压杆6的供油控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自行设计开关数量、位置及类型,这些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此处就不再赘述。在使用过程中,当装置开始工作后,履带行走装置1沿着要求的线路前进,同时深耕装置也开始工作,链条12带动链刀13不断转动,对土壤进行挖掘耕作,通过操作台控制液压杆6的升降,从而改变深耕装置连接支架7及中心支架8的倾斜角度,使其向后下倾斜,使得耕作深度逐渐加大直到要求的耕深。【主权项】1.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在环形的链条上设置链刀,通过链条带动链刀转动,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并通过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从而达到要求的耕作深度。2.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履带式链式深耕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I)及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履带行走装置(I)的机架上设有安装支架(2),在安装支架(2)上设有设备箱(3),在设备箱(3)内设有发动机、变速机构及液压油箱,在设备箱(3)的外部设有操作台(4 ),在安装支架(2 )上连接有液压杆连接架(5 ),在液压杆连接架(5 )上连接有液压杆(6),液压杆(6)通过油路与液压油箱连接,在液压杆(6)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深耕装置连接支架(7);深耕装置的组成包括十字形的中心支架(8),中心支架(8)与深耕装置连接支架(7)连接,在中心支架(8)的前端设有主动轮(9),主动轮(9)的轴承座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在中心支架(8)的末端设有从动轮(10),在中心支架(8)的上下两端设有支撑轮(11),从动轮(10 )及支撑轮(11)的轴承均固定在中心支架(8 )上,在主动轮(9 )、从动轮(10 )及支撑轮(11)外设有环形的链条(12 ),在链条(12 )上设有链刀(13 );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与主动轮(9)及履带行走装置(I)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链式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刀(13)为交错排列的结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以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链式深耕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履带行走装置作为移动装置,在环形的链条上设置链刀,通过链条带动链刀转动,在履带移动的同时从表层土壤向下翻松土壤,并通过油缸调节链刀的倾斜角度,以获得不同倾斜压入土壤的角度,从而达到要求的耕作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贵卫韦樊国奇黄化刚吴雪梅曾中林方圆王浦舟罗莉曾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南充富牌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