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生专利>正文

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07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其结构是小车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止退器固定在回转承载轨端上,停止器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上,停止器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积放链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积放链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优点:精简结构,体积小,占用空间少;自动化程度高;材料省,造价低能够实现小车、物料在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诸多空中换轨动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输送零部件的、承载轨为单轨的双轨积放式回转道岔。属于物流输送和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采用传统双承载轨积放输送机,由于其受到道岔的结构限制,难以通过单一机构实现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诸多空中换轨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双承载轨难以实现的空中换轨动作,提出一种适用于输送零部件的、承载轨为单轨的单承载轨积放式输送机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实现单承载轨积放式输送机快捷、高速的将小车、物料在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空中换轨动作,把小车、物料输送到其需要到达的积放轨道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小车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二个止退器分别固定在回转承载轨A端、B端上,二个停止器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另一个固定承载轨道上,二个停止器分别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端、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回转装置固定在双轨积放式输送机钢结构辅梁上,二个积放链分别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并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通过积放链的推杆带动小车进入回转承载轨,回转承载轨在空中旋转一定角度,再通过另一条积放链的推杆带动小车进入另一条输送轨道的方式来实现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诸多空中换轨动作。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精简,减小体积,减小占用的空间,使得在受限的空间输送物料得以实现;自动化程度高,适应现代化生产输送物料的需要;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能够实现小车、物料在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诸多空中换轨动作。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小车、2.1是止退器、2.2是止退器、3.1是停止器、3.2是停止器、3.3是停止器、3.4是停止器、4.1是固定承载轨道、4.2是固定承载轨道、4.3是固定承载轨道、4.4是固定承载轨道、5.1是回转承载轨道A端、5.2是回转承载轨道B端、6是回转装置、7是积放链、8是积放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1,小车1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1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止退器2.1固定在回转承载轨A端上,止退器2.2固定在回转承载轨B端上,停止器3.1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1或4.3上,停止器3.2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2或4.4上,停止器3.3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端,停止器3.4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装置6固定在双轨积放式输送机钢结构辅梁上,积放链7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7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积放链8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8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工作过程,(一)小车从固定承载轨道4.1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3的工艺流程工序一停止器3.1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固定承载轨4.1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A端。工序二停止器3.2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A端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B端。工序三停止器3.3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B端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3。(二)小车从固定承载轨道4.1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4的工艺流程工序一停止器3.1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固定承载轨4.1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A端。工序二停止器3.2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A端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B端。工序三空中回转装置动作,回转承载轨道逆时针旋转90度,回转承载轨道与固定承载轨道4.1、4.3连接转换成与固定承载轨道4.2、4.4连接。工序四停止器3.3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8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B端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4。(三)小车从固定承载轨道4.2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3的工艺流程工序一停止器3.4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8带动小车从固定承载轨4.2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A端。工序二空中回转装置动作,回转承载轨道顺时针旋转90度,回转承载轨道与固定承载轨道4.2、4.4连接转换成与固定承载轨道4.1、4.3连接。工序三停止器3.2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A端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B端。工序四停止器3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B端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3。(四)小车从固定承载轨道4.2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4的工艺流程工序一停止器3.4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8带动小车从固定承载轨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A端。工序二空中回转装置动作,回转承载轨道顺时针旋转90度,回转承载轨道与固定承载轨道4.2、4.4连接转换成与固定承载轨道4.1、4.3连接。工序三停止器3.2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A端释放到回转承载轨道B端。工序四空中回转装置动作,回转承载轨道逆时针旋转90度,回转承载轨道与固定承载轨道4.1、4.3连接转换成与固定承载轨道4.2、4.4连接工序五停止器3.3动作到放行位置,积放链7带动小车从回转承载轨道B端释放到固定承载轨道4.4。权利要求1.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其特征是小车(1)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1)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止退器(2.1)固定在回转承载轨(A)端上,止退器(2.2)固定在回转承载轨(B)端上,停止器(3.1)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1)或(4.3)上,停止器(3.2)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2)或(4.4)上,停止器(3.3)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端,停止器(3.4)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装置(6)固定在双轨积放式输送机钢结构辅梁上,积放链(7)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7)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积放链(8)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8)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其结构是小车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止退器固定在回转承载轨端上,停止器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上,停止器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下端,积放链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积放链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优点精简结构,体积小,占用空间少;自动化程度高;材料省,造价低能够实现小车、物料在空中交叉直行、左入右出、右入左出等诸多空中换轨动作。文档编号B65G21/22GK2697046SQ200420026570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树生 申请人:王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轨积放式输送机回转道岔,其特征是小车(1)与承载轨道之间设置滚轮,小车(1)通过滚轮与承载轨道相连,止退器(2.1)固定在回转承载轨(A)端上,止退器(2.2)固定在回转承载轨(B)端上,停止器(3.1)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1)或(4.3)上,停止器(3.2)固定在固定承载轨道(4.2)或(4.4)上,停止器(3.3)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A)端,停止器(3.4)固定在回转承载轨道(B)端,回转承载轨道(A)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承载轨道(B)端固定在回转装置(6)的下端,回转装置(6)固定在双轨积放式输送机钢结构辅梁上,积放链(7)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7)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积放链(8)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之间设置滚轮,积放链(8)通过滚轮与双轨积放式输送机的输送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