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加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970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加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套加载的方法,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中。首先将上轴承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上端,并将上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其次将外环衬套套装在驱动轴,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上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下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的轴肩和下轴承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最后在下轴承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向下轴承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将下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衬套加载的方式保证轴承外环的齐平,实现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后预紧力精确控制,提高了装配精度,保证轴承外环的平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加载
,具体涉及,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中。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调谐陀螺仪使用的精密仪表轴系一般采用定位预紧方式给轴系加有一定的预紧力。要求陀螺轴系的预载力精确可控,同时要求装配后轴承两个外环的平行度。传统的陀螺轴系加载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弹簧该轴承加一定的与载荷,然后用胶将轴承内环固定到驱动轴上。该方法给轴系加的预紧力比较准确,但由于弹簧端面的平行度差,不能保证安装后轴承外环端面的平行度。第二种是采用衬套加载的方式,是通过调节衬套的高度来保证轴承加载的数量。但是衬套高度调整几个微米,就会造成轴系预紧力变化很大。为保证轴系加的预紧力准确,必须对衬套的高度进行研磨调整同时反复测试预紧力,造成装配轴系周期长,不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的加载,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包括上轴承、外环衬套、下轴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轴承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上端,并将上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步骤二、倒转驱动轴,将外环衬套套装在驱动轴,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上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下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的轴肩和下轴承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步骤三、用支撑装置支撑上轴承的内圈,保持上轴承的外圈与支撑装置之间在承压时不接触,在下轴承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向下轴承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将下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上轴承内圈和下轴承内圈与驱动轴的固定采用胶接的方式固定。所述胶接方式使用环氧胶,为保证上轴承、下轴承与驱动轴之间固定的稳定性,采用固化环氧胶的方式增强固定的稳定性。所述支撑装置为支座,支座上端为圆筒形结构,与轴系的驱动轴上端间隙配合。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为可提供稳定持续单向力的加载装置,为轴系提供不同等级的预紧力。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为重量可变的配重压块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衬套加载的方式保证轴承外环的齐平,同时不采用调节衬套高度的方法来精确控制预紧力,可以实现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后预紧力精确控制,避免了原来衬套加载时研磨衬套时不易精确控制预紧力的缺点,实现了动调陀螺装配精度的提高,同时保证轴承外环的平行度。【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加载实施例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下轴承装配局部A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示意图;图中:1-支座;2-轴系;3_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4-间隙;201_上轴承;202_外环衬套;203_下轴承;204_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包括上轴承201、外环衬套202、下轴承203,对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的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轴承201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204上端,以胶接或其他方式,将上轴承201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胶接可以使用环氧胶,为保证上轴承201与驱动轴204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固化环氧胶的方式增强固定的稳定性;步骤二、倒转驱动轴204,将外环衬套202套装在驱动轴204,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上轴承201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203,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下轴承203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204的轴肩和下轴承203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4 ;步骤三、将上轴承201的内圈架在支撑装置上,保持上轴承201的外圈与支撑装置之间在承压时不接触,在下轴承203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向下轴承203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以胶接或其他方式,将下轴承203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胶接可以使用环氧胶,为保证下轴承203与驱动轴204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固化环氧胶的方式增强固定的稳定性。支撑装置为支座1,支座1上端为圆筒形结构,与轴系2的驱动轴204上端间隙配入口 ο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可以是重量可变的配重压块,也可以是可以提供稳定持续单向力的其他加载装置,可以为轴系提供不同等级的预紧力。【主权项】1.,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的加载,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包括上轴承(201)、外环衬套(202)、下轴承(203),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轴承(201)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204)上端,并将上轴承(201)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 步骤二、倒转驱动轴(204),将外环衬套(202)套装在驱动轴(204),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上轴承(201)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203),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下轴承(203)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204)的轴肩和下轴承(203)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4); 步骤三、用支撑装置支撑上轴承(201)的内圈,保持上轴承(201)的外圈与支撑装置之间在承压时不接触,在下轴承(203)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向下轴承(203)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将下轴承(203)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201)内圈和下轴承(203)内圈与驱动轴(204)的固定采用胶接的方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接方式使用环氧胶,为保证上轴承(201)、下轴承(203)与驱动轴(204)之间固定的稳定性,采用固化环氧胶的方式增强固定的稳定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支座(1),支座(1)上端为圆筒形结构,与轴系(2)的驱动轴(204)上端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为可提供稳定持续单向力的加载装置,为轴系(2)提供不同等级的预紧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为重量可变的配重压块结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加载
,具体涉及,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中。首先将上轴承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上端,并将上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其次将外环衬套套装在驱动轴,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上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保持外环衬套端面与下轴承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的轴肩和下轴承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最后在下轴承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向下轴承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将下轴承内圈固定在驱动轴上。本专利技术利用衬套加载的方式保证轴承外环的齐平,实现动力调谐陀螺轴系装配后预紧力精确控制,提高了装配精度,保证轴承外环的平行度。【IPC分类】G01C25/00【公开号】CN105300409【申请号】CN201510736805【专利技术人】邢天骄, 吕英豪, 朱毅, 郭鑫 【申请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套加载的方法,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的加载,动力调谐陀螺仪轴系包括上轴承(201)、外环衬套(202)、下轴承(203),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轴承(201)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在驱动轴(204)上端,并将上轴承(201)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步骤二、倒转驱动轴(204),将外环衬套(202)套装在驱动轴(204),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上轴承(201)的外圈端面配合,以背对背的安装模式安装下轴承(203),保持外环衬套(202)端面与下轴承(203)的外圈端面配合,同时保持驱动轴(204)的轴肩和下轴承(203)的内圈之间存在间隙(4);步骤三、用支撑装置支撑上轴承(201)的内圈,保持上轴承(201)的外圈与支撑装置之间在承压时不接触,在下轴承(203)内圈上端设置轴系预紧力加载模块(3),向下轴承(203)内圈施加垂直向下的预紧力,将下轴承(203)内圈固定在驱动轴(20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天骄吕英豪朱毅郭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