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管,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连接并与压缩机腔体连通,所述压缩机排气管包括: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为铁管或钢管;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扩孔翻边,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焊接在一起;铜质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系统的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排气管以带有扩孔翻边的铁管作为主体直接焊接于上壳盖,以铜管作为与配管连接的过渡,既解决了主体为铜管时容易发生的断裂问题,又能有效减少铜管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管,尤其涉及一种与制冷压缩机的上壳盖相连接的压缩机排气管。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压缩机与配管(如空调系统)的连接主要采用铜管和铜管的连接方式,压缩机排气管和吸气管仍采用铜管。多数厂家压缩机排气管10与上壳盖20的焊接仍采用高频焊和火焰焊,如图1A、图1B所示,上壳盖20上还安装有接线柱30等零部件。为保证焊接处的致密性,降低泄漏率,常采用银基焊料。焊接的过程需要施加助焊剂,而助焊剂的去除需要实施清洗的作业。同时,因银基焊料的液相线(在750°C左右)不高,该处的焊接致密性还会受到后续焊接的影响。如压缩机用在空调系统中,与配管焊接时的焊接温度在800°C以上,银基焊料将受到后续焊接时的热影响而产生微泄漏。为改善上述不良影响和降低焊接后的清洗成本,有部分压缩机生产厂家将排气管10与上壳盖20的钎焊改为电阻压焊。作业过程是,先将铜管11与铁座圈12进行钎焊,组成排气管10,如图2A和图3A所示。然后将排气管10的铁座圈12通过电阻压焊的方式与上壳盖20焊接,如图2B、图3B所示。上述排气管10在电阻压焊时仍会对铜管11和铁座圈12的钎焊部位形成热影响,若排气管10钎焊时存在微小的焊接缺陷,经过排气管10的铁座圈12与上壳盖20电阻压焊后,就有可能发生局部的微泄漏。此外,排气管10的铜管11的长度无法有效的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管,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连接并与压缩机腔体连通,所述压缩机排气管包括: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为铁管或钢管;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扩孔翻边,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焊接在一起;铜质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系统的配管。优选地,至少二分之一长度的所述第二管体插入所述第一管体。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排气管还包括铁质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连接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的非扩孔翻边部。优选地,所述第三管体的裸露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具有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镀铜层、镀镍层、镀锌层或涂漆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上壳盖以及如上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压缩机排气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压缩机排气管以带有扩孔翻边的铁管作为主体直接焊接于上壳盖,以铜管作为与配管连接的过渡,既解决了主体为铜管时容易发生的断裂问题,又能有效减少铜管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2、增设铜质的第二管体后,能够进一步防止冷冻机油发生泄露,且能够防止后续的焊接热量引发泄露隐患。3、通过调整铁质的第三管体的有无和长短,可以满足压缩机的冷冻机油排出量的不同要求,也可以通过在第三管体的裸露管体上设置不同数量的开孔以满足上述要求。【附图说明】图1A、2A、3A为现有技术中不同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B、2B、3B为现有技术中不同排气管与压缩机上壳盖连接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管与压缩机上壳盖连接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排气管11:铜管12:铁座圈13:第一管体14:第二管体15:第三管体16:扩孔翻边17:开孔20:上壳盖30:接线柱【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中上/下等对方向或位置的描述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参照图4A和4B,本技术的压缩机排气管10安装于压缩机排气侧,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20连接并与压缩机腔体连通,其具有第一管体13,优选中空圆管。第一管体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管体13的第一端设置有扩孔翻边16,通过该扩孔翻边16形成电阻压焊的压焊面,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20焊接在一起,该第一管体13可以是铁管或钢管。排气管10还包括铜质的第二管体14,第一管体13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管体14的长度。第二管体14的一端可通过钎焊连接至第一管体13的第二端,其形状与第一管体13相匹配,可插入第一管体13中或套设于第一管体13外表面,第二管体1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系统的配管。焊接时,第一管体13套设于上壳盖20上的焊接孔中,第一管体13设置有扩孔翻边16的第一端位于上壳盖20的下方,第一管体13的第二端裸露于上壳盖20上方,通过电阻压焊将第一管体13连接至压缩机的上壳盖20。采用该电阻压焊式排气管10,可以有效减少铜管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防止第一管体13表面生锈,作为优选实施例,在第一管体13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可以是镀铜层、镀镍层、镀锌层或涂漆层,优选镀铜层,镀铜层可增强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的铜质配管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可靠性。目前,空调系统所使用的配管主要还是铜管,通过增加铜质的第二管体14,增强了排气管10与空调系统配管的焊接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冷冻机油发生泄露。此外,由于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部远离第一管体13的扩孔翻边16,因此,当排气管10与上壳盖20进行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质量造成影响,能够防止后续的焊接热量引发泄露隐患。作为优选方案,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温度大于第二管体14与配管的焊接温度。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钎焊方法可以采用火焰焊或高频焊,也可以采用一次性焊接的炉中焊,作为优选方案,采用炉中焊。通常炉中焊的焊接温度在1000°C以上,而后续第二管体14与配管在进行火焰焊时,焊接温度在800°C左右,因此,后续的焊接温度不会对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部造成影响,从而能够避免第二管体14与第一管体13的焊接部产生泄露。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二分之一长度的第二管体14插入第一管体13中,焊接完成后,第二管体14不会产生断裂问题,从而确保连接质量。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空调厂家焊接技能的提高和配管材质的变化,例如配管采用铁管时,设置于排气管10 —端的第二管体14可以省略不用,仅调整第一管体13的长度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管10还包括铁质的第三管体15,第三管体15可通过钎焊连接至第一管体13的第一端的非扩孔翻边部,本实施例中第三管体15插入扩孔翻边16内的管体中,其形状与第一管体13相匹配。可以根据压缩机的冷冻机油排出量的要求来决定第三管体15的有无和长短,具体地说,当压缩机冷冻机油排出量要求不高时,即无需控制冷冻机油的排出量时,可以缩短或省略第三管体15 ;当压缩机冷冻机油排出量要求较高时,即需要减少冷冻机油的排出量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第三管体15的长度。当需要减少冷冻机油的排出量时,作为优选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排气管,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连接并与压缩机腔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排气管包括: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为铁管或钢管;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扩孔翻边,用于与压缩机的上壳盖焊接在一起;铜质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系统的配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