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945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量调节阀、均压机构和送风机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设置在出风口处,均压机构安装在风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与现有末端装置相比,增加了均压机构,改善了风口出风均匀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壳体将风量调节、均压整流、散流均匀送风三种功能段集成为一体,可以方便地根据空调房间的需求调节送风量,并使送风口的出流风速更为均匀,为空调房间提供更均匀舒适的送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送风温湿度一定的情况下,空调末端装置送风量的变化决定了房间内温湿度接近设定值的程度,即空调末端装置送风口出流风速的均匀程度影响室内温湿度的分布。常用末端送风装置,通常只有风量调节阀和送风口,而不带有均压装置,出流风速的均匀程度不容易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室内温湿度的分布不均衡,为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量调节阀、均压机构和送风机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设置在出风口处,均压机构安装在风道上。优选地,均压机构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均压器,第一风管连通风量调节阀和均压器的输入端,第二风管连通均压器的输出端和送风机构,均压器与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密封连接。优选地,风量调节阀、第一风管、均压器、第二风管和送风机构依次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风管第二端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端开口面积。优选地,均压器采用静压箱或多孔板。优选地,送风机构采用格栅送风结构、单层百叶送风结构或双层百叶送风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与现有末端装置相比,通过在风量调节阀和末端送风机构之间增加了均压机构,从而可在进行风量调节后,对送风进行均压匀速后再进行出流送风,改善了风口出风均匀状况,解决了出风不均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等。本技术中,通过壳体将风量调节、均压整流、散流均匀送风三种功能段集成为一体,可以方便地根据空调房间的需求调节送风量,并使送风口的出流风速更为均匀,为空调房间提供更均匀舒适的送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另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1、风量调节阀2、均压机构3和送风机构4。均压机构3包括第一风管31、第二风管32和均压器33ο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1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2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4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风管31、第二风管32和均压器33均安装在风道上。第一风管31连通风量调节阀2和均压器33的输入端,第二风管32连通均压器33的输出端和送风机构4,均压器33与第一风管31和第二风管32密封连接。空调送风在进入房间之前依次流经这风量调节阀2、均压机构3和送风机构4。具体地,空调出风通过风量调节阀2进入第一风管31,通过风量调节阀2可依据房间内部温度、湿度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离程度改变其开度。例如,夏季,如果房间温湿度高于设定值,则增加风量调节阀2开度,加大送风量;如果房间温湿度低于设定值则减少风量调节阀2开度,调小送风量。冬季,如果房间温度低于设定值,则增加风量调节阀2开度,加大送风量;如果房间温度高于设定值则减小风量调节阀2开度,减少送风量。第一风管31中的风通过均压器33进入第二风管32。经风量调节阀2改变送风量后,送风经过均压器33进行均压、整流,然后再从出风口处以较为均匀的的出流进入房间。送风机构4的设置,可进一步对均压整流后的送风进行散流,进一步避免空调送风过于集中导致的室内温湿度不均衡。该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中,为了保证送风出流的截面积,保证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快速混合,第二风管32第二端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端开口面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壳体将风量调节、均压整流、散流均匀送风三种功能段集成为一体,可以方便地根据空调房间的需求调节送风量,并使送风口的出流风速更为均匀,为空调房间提供更均匀舒适的送风。本实施方式中,风量调节阀2、第一风管31、均压器33、第二风管32和送风机构4依次固定连接,如此,可进一步保证该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中,均压器33可采用静压箱。或者,如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中,均压器33也可采用多孔板,以散流的方式进行均压。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构4采用格栅送风结构、单层百叶送风结构或双层百叶送风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量调节阀(2)、均压机构(3)和送风机构(4); 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1)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2)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4)设置在出风口处,均压机构(3)安装在风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压机构(3)包括第一风管(31)、第二风管(32)和均压器(33),第一风管(31)连通风量调节阀(2)和均压器(33)的输入端,第二风管(32)连通均压器(33)的输出端和送风机构(4),均压器(33)与第一风管(31)和第二风管(32)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量调节阀(2)、第一风管(31)、均压器(33)、第二风管(32)和送风机构(4)依次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风管(32)第二端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端开口面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压器(33)采用静压箱或多孔板。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送风机构(4)采用格栅送风结构、单层百叶送风结构或双层百叶送风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量调节阀、均压机构和送风机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设置在出风口处,均压机构安装在风道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与现有末端装置相比,增加了均压机构,改善了风口出风均匀状况。本技术中,通过壳体将风量调节、均压整流、散流均匀送风三种功能段集成为一体,可以方便地根据空调房间的需求调节送风量,并使送风口的出流风速更为均匀,为空调房间提供更均匀舒适的送风。【IPC分类】F24F13/06【公开号】CN205002315【申请号】CN201520601361【专利技术人】王晏平, 王庚, 高震, 牛露, 于晓春 【申请人】安徽建筑大学, 中铁房地产集团合肥置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末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量调节阀(2)、均压机构(3)和送风机构(4);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壳体(1)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量调节阀(2)设置在进风口处,送风机构(4)设置在出风口处,均压机构(3)安装在风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晏平王庚高震牛露于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中铁房地产集团合肥置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