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13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产品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了一固定座、一连接臂及一夹持座,所述连接臂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两夹臂,所述电子产品支撑架通过所述固定座的两夹臂固定在车用座椅头枕的支撑柱上,再通过夹持座固定电子产品,供乘客使用电子产品,其中,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一传输件,乘客可通过所述传输件连接传输线将电子产品连接车内USB插座,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以延长使用时间,或是通过连接车内USB插座,传输档案或控制车载电子产品,令车内乘客无须通过驾驶者即可操作车载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支撑架,尤指一种具有传输件供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传输的电子产品支撑架。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型电子产品的发展,智能型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元,从远距离通讯,发展到上网、播放视讯、音效,到目前随着其软件的开发,更可取代行车导航、行车纪录器等功能,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乘客通过一支撑架固定智能型电子产品,即可用来取代车载电子产品设备或娱乐性电子产品。然而,支撑架仅可将智能型电子产品固定在车上,供驾驶或乘客使用,但随着智能型电子产品的功能增加,其消耗的电力也随之提升,如何稳定地提供电力,以提供给行车中的智能型电子装置,为目前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可知,目前市面上的电子产品支撑架虽可将电子产品固定在车内,但无法提供其它功能,以提升电子产品的使用效率。鉴于此,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具有传输件的电子产品支撑架,令电子产品可通过该传输件,连接电源或车内USB装置,以提供电力给电子产品,或在提供电力的同时,连接如车载音响等电子产品,令乘客无须通过驾驶者即可操作车载电子产品,增加行车安全。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述电子产品支撑架包含有:—固定座,具有两夹臂、第一传输孔及第二传输孔,所述各夹臂的一端为一枢接端,且分别枢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后侧,所述第一传输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传输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后侧;一连接臂,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夹持座,供固定一电子产品,所述夹持座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所述夹持座具有一上夹持件及一下夹持件,所述下夹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夹持件的下端套接在所述容置空间,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令所述上夹持件可相对所述下夹持件上下移动;其中,在所述连接臂内设置一传输件,所述传输件具有一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埠及一第二连接埠,所述第一连接埠及所述第二连接埠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埠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孔,所述第二连接埠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孔。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夹持件及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底面。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更包含一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具有一旋钮及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形成在所述旋钮的一侧,且所述延伸部表面具有螺纹;其中,所述下夹持件后侧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一圆孔,所述圆孔供所述紧固件的延伸部穿设。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一固定穿孔,所述固定穿孔与所述圆孔相对设置,且所述固定穿孔具有螺纹,所述紧固件的延伸部穿过所述固定穿孔而与所述固定板相互螺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件的后侧内壁面具有一沟槽,所述沟槽容纳所述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具有一收线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焊为一 USB插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埠供一第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其一端为USB插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焊,其另一端可为一 Micro USB插头或一 Lightning插头。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件底端具有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的MicroUSB插头或一 Lightning插头可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至电子产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埠供连接一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另一端可连接一电源装置、一车充电源装置或一车内USB插槽。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得知,本技术电子产品支撑架的传输线可连接车内USB插槽,再通过传输件的设计,连接一电子产品,提供电力给所述电子产品,延长所述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除了提供电力外,也将所述电子产品连接车载电子产品,令乘客可直接通过所述电子产品控制车载电子产品,如调整车载音响、DVD拨放器,或传输档案至车载计算机,无须再经过驾驶者操作车载电子产品,使驾驶者能够专心地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A、3B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夹持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子产品支撑架10包含了一固定座11及一夹持座12、一连接臂13、两夹臂14、第一传输孔111及第二传输孔112。所述各夹臂14具有一枢接端141,两枢接端141分别枢接在所述固定座11的后侧,且各夹臂14另一端为一锁固端142,该锁固端142可通过一螺丝来锁住固定,该锁固端142未固定时,可相对于该枢接端141转动;所述第一传输孔11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所述第二传输孔11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后侧。请参考图2至图6所示,所述连接臂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上,连接臂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座12。连接臂13具有一连接臂本体131及一连接臂外壳132,所述连接臂本体13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内,所述夹持座12通过一枢接件133枢接在所述连接臂本体131的另一侧,所述连接臂外壳132包覆所述未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的连接臂本体131外侧。在所述连接臂本体131内设置一传输件15,所述传输件15具有一第一连接埠151、一第二连接埠152及一电路板153,第一连接埠151及所述第二连接埠15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53 ;所述第一连接埠151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孔111中,所述第二连接埠152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孔112中。经由所述电路板153电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埠151及所述第二传输焊152,使所述传输件15能够传输电力及讯号。所述夹持座12具有一上夹持件121及一下夹持件122,所述下夹持件122具有一容置空间123,所述上夹持件121其下端套接在容置空间123内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3内,使所述上夹持部121可相对于所述下夹持部122相对上下移动。所述容置空间123内设有一底座1211,所述底座1211与所述上夹持件121的下端固接;所述下夹持件122顶端具有一盖体1221,所述盖体1221固设在所述容置空间123的上周缘且位于所述底座1211上方,当所述底座1211随着所述上夹持件121在所述容置空间123内上下移动时,所述盖体1221限制所述底座1211无法脱离所述容置空间123,避免所述上夹持件121与所述下夹持件122分离。所述容置空间123内可具有至少一弹簧126,所述弹簧1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夹持件121及所述容置空间123的底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件121在内顶面设有一上凸块1215,在所述容置空间123的内底面设有一下凸块1231,所述弹簧126的两端即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凸块1215及所述下凸块1231。所述弹簧126的上、下两端可为勾状,并分别勾住形成在所述上凸块1215及下凸块1231的穿孔,使所述弹簧126设置在所述上夹持件121及所述下夹持件122之间。当所述上夹持件121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弹簧126拉伸延展,此时,所述弹簧126提供一收缩力,将所述上夹持件121及所述下夹持件122相对拉近,将电子产品夹持并固定在所述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之间。通过所述上夹持部121的移动,令所述夹持座12可固定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计算机,或是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产品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固定座,具有两夹臂、第一传输孔及第二传输孔,所述各夹臂的一端为一枢接端,且分别枢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后侧,所述第一传输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传输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后侧;一连接臂,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一夹持座,供固定一电子产品,所述夹持座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所述夹持座具有一上夹持件及一下夹持件,所述下夹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夹持件的下端套接在所述容置空间,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令所述上夹持件可相对所述下夹持件上下移动;其中,在所述连接臂内设置一传输件,所述传输件具有一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埠及一第二连接埠,所述第一连接埠及所述第二连接埠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埠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孔,所述第二连接埠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阿波罗数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