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祥专利>正文

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00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具有床身(1),床身(1)上设置有动力部分(2)、传动部分(3)、控制部分(4)、主轴(5)、丝杆(6)和尾架部分(7),动力部分(2)将动力通过传动部分(3)的传动,由控制部分(4)控制,带动主轴(5)与丝杆(6)转动,其特征是:主轴(5)上设置有成型芯轴(8),芯轴(8)上设置有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上开有与工件相对应的螺旋凹槽(11),床身(1)上设置轨道,轨道内设置有拖板(12),拖板(12)与丝杆(6)螺纹连接,拖板(12)上设置有托轮(1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的成型机械。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叶片,可作为输送粮食、水泥、肥料等设备中的输送部件,也可用于制成各种规格的在泥土上钻孔的钻杆。常用的螺旋叶片为分段焊接结构,,长度方向由多段焊接而成。这样的结构,在叶片表面存在焊缝,增加了与物体间的磨擦,影响了输送效果,而且焊接时会产生整体变形,对于整体的刚性和强度也会产生影响,再一个就是难以形成大批量的生产,生产效率低。用整块钢板一次性制成的整体螺旋叶片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螺旋输送叶片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该成型机能生产出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具有床身,床身上设置有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主轴、丝杆和尾架部分,动力部分将动力通过传动部分的传动,由控制部分控制,带动主轴与丝杆的转动,主轴上设置有成型芯轴,芯轴上设置有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上开有与工件相对应的螺旋凹槽,床身上设置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拖板,拖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拖板上设置有托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螺柱连接。为使工件在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的螺旋凹槽内平稳成型,再进一步地所述拖板上设置有限位靠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制成的整体螺旋叶片表面光洁,刚性和强度较好,能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床身,2.动力部分,3.传动部分,4.控制部分,5.主轴,6.丝杆,7.尾架部分,8.芯轴,9.固定螺旋模具,10.活动螺旋模具,11.螺旋凹槽,12.拖板,13.托轮,14.限位靠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具有床身1,床身1上设置有动力部分2、传动部分3、控制部分4、主轴5、丝杆6和尾架部分7,动力部分2将动力通过传动部分3的传动,由控制部分4控制,带动主轴5与丝杆6转动,主轴5上设置有成型芯轴8,芯轴8上设置有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螺柱连接,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上开有与工件相对应的螺旋凹槽11,床身1上设置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拖板12,拖板12与丝杆6螺纹连接,拖板12上设置有托轮13和限位靠轮14。成型机的床身为焊接结构,经除应力处理后精加工而成,确保床身的结构稳定性,还保证了工作精度,主轴上可以与普通机床一样安装卡盘,同时能安装工装夹具,具体地,即为带有一与产品相对应的螺旋凹槽的成型芯轴,床身上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拖板,通过丝杆的正反转动,带动拖板前后往复移动,床身头部设置有齿轮箱,可根据产品的节距方便地调节齿轮,以改变主轴转速与丝杆拖板运动速度的匹配,从而适应不同节距的螺旋叶片生产,尾架结构与通用机床基本相同,只是能由气缸推动前后移动,工作时,前移至工作位置,顶住芯轴工作,拆卸工件(或维修)时,能后移而退出工作位置,主电机传动部分为动力输入部分,它由调速电机通过减速器后带动主轴运动,然后,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杆运动,主电机转速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种类工件成型的需要,电气控制部分为常规继电器控制,主要控制开、停,以及主轴的转速调整和配合气动控制的丝杆拖板的快速运动。工装夹具,具体地,即为带有一与产品相对应的螺旋凹槽的成型芯轴,由焊接在芯轴上的固定螺旋模具和在芯轴上可移动的活动螺旋模具组成,两组模具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固定工件,促使工件在螺旋槽内绕芯轴而随主轴的旋转而成型,活动螺旋模具在工作时,由螺柱固定于芯轴上,与固定螺旋模具形成整体,工件经成型后松开螺栓转动活动螺旋模具即可拆卸工件。托轮部件安装于拖板上,工作时,工件靠在托轮上,随拖板的运动一起按工件节距同步移动,托轮的位置可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成型效果。整体螺旋叶片在成型机上的工作过程如下一、下料,选取符合材质要求的板材,按叶片的宽度及展开的长度落料,落料长度必须大于成型后的长度。二、落料后,头部剪斜角、钻孔,头部钻孔是为了成型前的装夹,头部剪斜角是为了减少叶片初始成型的受力,有利于成型。三、装夹运转,将上述工件原料装夹于专用设备上的工装夹具上,调整各部分位置,选择与工件一致的螺旋节距的挂轮,然后低速开动机器。待工作正常后,慢慢的提高生产速度,以提高生产量。四、拆卸工件,成型后的工件嵌在工装夹具的槽内,所以成型加工完成后需将工件从夹具中卸出,由于工装夹具是由固定夹具与活动夹具组成,所以只要把活动夹具的紧固螺栓松开,连同工件向后退出即可。五、将成型后的工件根据规定长度,割掉头尾多余部分,即成为合格的螺旋叶片。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具有床身(1),床身(1)上设置有动力部分(2)、传动部分(3)、控制部分(4)、主轴(5)、丝杆(6)和尾架部分(7),动力部分(2)将动力通过传动部分(3)的传动,由控制部分(4)控制,带动主轴(5)与丝杆(6)转动,其特征是主轴(5)上设置有成型芯轴(8),芯轴(8)上设置有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上开有与工件相对应的螺旋凹槽(11),床身(1)上设置轨道,轨道内设置有拖板(12),拖板(12)与丝杆(6)螺纹连接,拖板(12)上设置有托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螺旋模具(9)和活动螺旋模具(10)螺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螺旋输送叶片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拖板(12)上设置有限位靠轮(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整体螺旋输送叶片的成型机械。具有床身,床身上设置有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主轴、丝杆和尾架部分,动力部分将动力通过传动部分的传动,由控制部分控制,带动主轴与丝杆的转动,主轴上设置有成型芯轴,芯轴上设置有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固定螺旋模具和活动螺旋模具上开有与工件相对应的螺旋凹槽,床身上设置轨道,轨道内设置有拖板,拖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拖板上设置有托轮和限位靠轮。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制成的整体螺旋叶片表面光洁,刚性和强度较好,能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文档编号B23P15/02GK2637427SQ0327731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志祥, 李沛华 申请人:李志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祥李沛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