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卷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59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卷小车的配重装置,适用于冶金行业冷热轧钢卷的稳定移送。运卷小车,由托架、车体、车轮、液压缸所组成;其结构在于在车体的下部装有配重。配重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车体上。根据计算在小车尾部加配重块平衡小车工作中的倾翻力矩,并保证在空载时小车的重心在前后车轮之间,这样,小车无论在空载及工作状态都无倾翻力矩,提高了设备运行寿命及工作稳定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巻小车的配重装置,适用于冶金行业冷热轧钢巻的 稳定移送。
技术介绍
目前钢厂带钢生产线上所用运巻小车在搬运钢巻过程中存在倾翻力矩,该 力矩要靠在轨道上部设立轨道挡板来平衡,在钢巻的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 成冲击震动,降低了设备寿命及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方案针对原设计的不足之处,适当调整小车前轮及后轮的间距,根 据计算在小车尾部加配重块平衡小车工作中的倾翻力矩,并保证在空载时,小 车的重心在前后车轮之间,这样,小车无论在空载及工作状态都无倾翻力矩, 提高了设备运行寿命及工作稳定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运巻小车,由托架、车体、车轮、液压缸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在车体的内部装有配重,配重由多块配重铁所组成,并通过螺杆和 螺母固定在车体内。本技术所述的配重依据下列公式确定其重量G、XC = G2Xb 其中G,——钢巻的重量G2——配重块的重量C——钢巻重心到车轮轴心的距离b——配重块的重心到车辆轴心的距离。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 本技术可克服运巻小车在搬运钢巻过程中存在的倾翻力矩。2、 由于本技术装有配重装置,可避免钢巻在装卸过程中所造成的冲击 震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寿命及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有三张附图,其中 附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运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向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B向视图。图中1、钢巻,2、托架,3、配重,4、液压缸,5、轨道,6、车轮,7、 车体,8、液压缸,9、螺杆,1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托架2、车体7、液压缸8、车轮6、配重3及行走液压缸4 构成运巻小车,运巻小车在液压缸4的作用下通过车轮6在轨道5上前后移动 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移送钢巻1的目的,而托架2在液压缸8的作用下在垂直方 向上下移动实现在垂直方向上移送钢巻1的目的。由于配重3的存在,钢巻1 对运巻小车所产生的倾翻力矩被抵消,使得运巻小车可以平稳地运送钢巻。设钢巻的重量为Gl,配重块的重量为G2,钢巻重心到车轮轴心的距离为c, 配重块3的重心到车轮轴心的距离为b,则小车不倾翻的理论边界条件为由此得出配重块3保证小车不倾翻的最小重量G2= G, Xc/b,如附图所示配 重块3由数块钢板组成,可以通过调节钢板的数量控制G2的大小,使得小车即 可平稳移送钢巻,又不会太重。权利要求1、一种运卷小车,由托架(2)、车体(7)、车轮(6)、液压缸(4、8)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体(7)的内部装有配重(3),配重(3)由多块配重铁所组成,并通过螺杆(9)和螺母(10)固定在车体(7)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巻小车;其特征在于配重(3)依据下列 公式确定其重量G!XC-G2Xb 其中G,——钢巻的重量G2——配重块的重量c——钢巻重心到车轮轴心的距离b——配重块的重心到车辆轴心的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卷小车的配重装置,适用于冶金行业冷热轧钢卷的稳定移送。运卷小车,由托架、车体、车轮、液压缸所组成;其结构在于在车体的下部装有配重。配重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车体上。根据计算在小车尾部加配重块平衡小车工作中的倾翻力矩,并保证在空载时小车的重心在前后车轮之间,这样,小车无论在空载及工作状态都无倾翻力矩,提高了设备运行寿命及工作稳定性。文档编号B65G7/00GK201058747SQ200720012670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袁国明, 陈佑钢 申请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卷小车,由托架(2)、车体(7)、车轮(6)、液压缸(4、8)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体(7)的内部装有配重(3),配重(3)由多块配重铁所组成,并通过螺杆(9)和螺母(10)固定在车体(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佑钢袁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