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包括: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对折胶膜;第一输送台,包括有一第一输送带,用于与放料机构对接;送料装置,与第一输送台的侧部对接,用于将待包装物送入对折胶膜中;纵封切断装置,用于对加入待包装物后的对折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并切断;抽真空装置,用于对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进行抽真空并横向热封;移料装置,用于将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移至抽真空装置上。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将待包装物自动加入对折胶膜内,在进行抽真空前对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可防止抽真空后表面胶膜皱褶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效率高,成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对待包装物进行真空包装的包装机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用积层或复合膜对折封切两侧或上下双层膜以制袋机封切三边或者用吹膜筒料上端切袋口下端封切制成下端封口之真空袋进行包装,此种方式需要手工往袋子内加入待包装物,再进行真空包装,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自动裹包再真空包装方式系以上下卷膜自动推入产品。但是,该种方式在热封-抽真空-热封的工序后成品表面因前后双封口无法平行对称极易产生皱褶,既影响产品美观,又会导致成品包装强度下降,在运输过程易漏真空。又如用单卷对折再自动推入产品封切,则每次须送膜一对折一再入料一抽真空一封口,则仅适合大件产品少量包装,且不易更换及调整不同宽度胶膜包装,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包括: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对折胶膜;第一输送台,包括有一第一输送带,用于与放料机构对接;送料装置,与第一输送台的侧部对接,用于将待包装物送入对折胶膜中;纵封切断装置,用于对加入待包装物后的对折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并切断;抽真空装置,用于对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进行抽真空并横向热封;移料装置,用于将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移至抽真空装置上。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一第二输送带,该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台对接,所述纵封切断装置位于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台之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三输送带、推杆及若干撑杆,所述撑杆安装在第一输送带上方并位于对折胶膜的两层膜之间,推杆用于将第三输送带上的待包装物推至第一输送带上。所述所述第一输送台可活动的安装在一滑动平台上。所述移料装置包括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上的伸缩装置及安装在伸缩装置输出端的拨动杆,拨动杆在伸缩装置的驱动下可进入对折胶膜的两层膜之间。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为气缸或油缸或丝杆结构。本技术还包括一第四输送带,该第四输送带用于承接抽真空装置加工后的成品Ο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加入待包装物的端部与第四输送带取下成品的端部位于工作人员不走动时的可操作范围内。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加入待包装物的端部与第四输送带取下成品的端部分别位于抽真空装置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可实现将待包装物自动加入对折胶膜内,在进行抽真空前对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可防止抽真空后表面胶膜皱褶的现象,且因使用对折胶膜裹包则仅须封切两侧,充填待包装物后再抽真空封口第三边以达封口平整快速进料,且因只封口前端单边基准线,更换不同宽度对折卷膜,不必调整宽度,平整又快速,本技术加工效率高,成品质量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三;图6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四;图7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五;图8是本技术对待包装物的加工原理过程示意图六。【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8,本技术是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包括:放料机构1,用于提供对折胶膜0 ;第一输送台2,包括有一第一输送带3,用于与放料机构1对接;送料装置,与第一输送台2的侧部对接,用于将待包装物4送入对折胶膜0中;纵封切断装置5,用于对加入待包装物后的对折胶膜0进行纵向热封并切断;抽真空装置6,用于对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进行抽真空并横向热封;移料装置,用于将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移至抽真空装置6上。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可实现将待包装物4自动加入对折胶膜内,在进行抽真空前对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可防止抽真空后表面胶膜皱褶的现象,且因使用对折胶膜裹包则仅须封切两侧,充填待包装物后再抽真空封口第三边以达封口平整快速进料,且因只封口前端单边基准线,更换不同宽度对折卷膜,不必调整宽度,平整又快速,本技术加工效率高,成品质量尚。如图所示,抽真空装置6包括一第二输送带7,该第二输送带7与第一输送台2对接,纵封切断装置5位于第二输送带7与第一输送台2之间;第一输送台2可活动的安装在一滑动平台8上。在待包装物4尺寸较小时,从第一输送带3移至第二输送带7时亦从二者之间的间隙中掉落,设置滑动平台8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在纵封切断装置5对对折胶膜纵向热封并切断后,滑动平台8带动第一输送带3与第二输送带7紧密对接,二者之间无间隙,此时通过移料装置将对折胶膜迀移至第二输送带7即可,然后滑动平台8回位带动第一输送带3右移,此时纵封切断装置5又可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如图所示,送料装置包括第三输送带9、推杆10及两撑杆11,撑杆11安装在第一输送带3上方并位于对折胶膜0的两层膜之间,推杆10用于将第三输送带9上的待包装物4推至第一输送带3上,撑杆11的角度和高度可调。通过撑杆11将对折胶膜的两层膜张开方便推杆10将待包装物4推入两层膜之间,实现自动送料。该结构简单实用,工作稳定。如图所示,移料装置包括轨道12、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12上的气缸13及安装在气缸13输出轴上的拨动杆14,拨动杆14在气缸13的驱动下可进入对折胶膜0的两层膜之间。当纵封切断装置5对对折胶膜纵向热封并切断后,气缸13工作将拨动杆14插入对折胶膜0的两层膜之间,此时气缸13左移带动该对折胶膜进入第二输送带7,气缸13收回带动拨动杆14推出对折胶膜0,气缸13右移回位,完成移料动作,此结构的移料装置工作稳定快速。其中气缸亦可用油缸或丝杆结构或者别的伸缩结构代替。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还包括一第四输送带15,该第四输送带15用于承接抽真空装置6加工后的成品。如图1所示,第三输送带9的加入待包装物4的端部与第四输送带15取下成品的端部位于工作人员不走动时的可操作范围内。此结构可方便单个工作人员对整台包装机进行操控。如图2所示,第三输送带9的加入待包装物4的端部与第四输送带15取下成品的端部分别位于抽真空装置6的两端。此结构可方便进行高效流水线生产。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对折胶膜; 第一输送台,包括有一第一输送带,用于与放料机构对接; 送料装置,与第一输送台的侧部对接,用于将待包装物送入对折胶膜中; 纵封切断装置,用于对加入待包装物后的对折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并切断; 抽真空装置,用于对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进行抽真空并横向热封; 移料装置,用于将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移至抽真空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一第二输送带,该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台对接,所述纵封切断装置位于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台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三输送带、推杆及若干撑杆,所述撑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真空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料机构,用于提供对折胶膜;第一输送台,包括有一第一输送带,用于与放料机构对接;送料装置,与第一输送台的侧部对接,用于将待包装物送入对折胶膜中;纵封切断装置,用于对加入待包装物后的对折胶膜进行纵向热封并切断;抽真空装置,用于对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进行抽真空并横向热封;移料装置,用于将纵向热封好的对折胶膜移至抽真空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简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