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气动或液压方法输送粉尘状、粉末状或颗粒状散装物料的装置,其具有一输送管线,并在输送管线中设置有一条内管,其平行于输送管线的轴线,且优选为偏心设置的,所述内管上间隔地制有多个孔口,并在孔口中设置有流阻器,在孔口区域处,流阻器具有一上游侧平面和一下游侧平面,从而为输送介质形成了一个通入到输送管线中的出口孔、以及一个通入到内管中的入口孔,其特征在于:上游侧平面与内管(2)的轴线(14)形成了一个小于90°的夹角(α),上游侧平面将冲流输送介质向出口孔(20、20a、20b)偏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气动或液压方法输送粉尘状、粉末状或颗粒状散装物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从专利文献DE 1506848可知,这样的方案是已知的设置一旁通管线,其平行于主管线。旁通管线具有入口孔和出口孔,它们被设置成相互离开一段距离。在入口孔与出口孔之间,设置了旁通管线的一封堵件,从而使旁通管线中的输送介质可被通入到主输送管线中,并间隔性地再从主输送管线排出到旁通管线中。 从专利文献DE 2102301可知这样的方案在主输送管线内设置一旁通管线。在旁通管线中,利用一第一舌片构成出口孔,所述第一舌片自身被制在旁通管线的内部,其位于底部一侧,并被设置成沿横断方向指向输送流。在流动方向的后方,在同一方向上制有一第二舌片,用于形成一再次进入孔。在这种结构中,如同上述的那样,当在输送管线中形成了材料粘堵固结团时,也是通过从旁通管线向输送管线供应输送空气来实现粘堵物分解的。 从欧洲专利文件EP 0160661还可知晓这样的方案在作为旁通管线的内管的入口孔与出口孔之间,布置一垂直直立的盘体,所述盘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该开孔可被制成一圆孔,或者还可被制成一狭缝的形式。该措施有助于实现这样的效果输送管线内的散装物料始终能产生强烈的旋流,从而不会在开始段中形成任何固结的材料团。即使发生了堵结,利用内管中的输送介质(例如空气)也可将材料堵团分解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装置,用于对粉尘状、粉末状或颗粒状散装物料执行气动输送或液压输送,在该装置中,在使输送功能得以保持的同时,减少了能量消耗。 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或液压输送粉尘、粉末、或颗粒状散装物料的装置,具有一输送管线和一位于输送管线中的内管,该内管具有圆型横截面并且与输送管线的轴线平行,所述内管上具有多个间隔的孔口和位于孔口区域中盘体形式的流阻器,所述流阻器在所述内管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孔口的外部并且具有一上游侧表面和一下游侧表面,由此为输送介质形成了一个通入到输送管线中的出口孔、以及一个通入到所述内管中的入口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体在与所述内壁相邻的区域为椭圆形,所述上游侧表面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形成一个小于90°的角,上游侧平面将冲流输送流向出口孔偏流。 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与流动方向横切地形成上游侧平面,从而将冲入的输送流向出口孔偏流。优选地是利用一盘体或挡板来构成流阻器,但该盘体或挡板并不是实现功能的条件。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游侧平面和流阻器分别延伸到各开孔近乎于最深的位置处。作为备选择方案,流阻器的长度显著较短,可能仅延伸到内管的轴线处,甚至可更短。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流阻器上可设置至少一个开孔,但如在EP 0160661中已公开的那样,所述开孔例如可被制成一圆形孔或一狭缝。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优选地是在内管中形成单个连续的开孔,其被流阻器细分成一个入口孔和一个出口孔。出口孔可被制成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口孔。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流阻器所处区域中,向内管中形成一角状切口,利用该切口形成出口孔和入口孔。在专利文件EP0160661中也公开了这种形式的内管开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切口角的顶点位置分别处于流阻器区域或盘体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切口角的顶点可被设置在内管2的轴线14上,并与下游侧平面离开一定的距离。 以合适的方式选定切口角的支边分别相对于三角形侧边或直角三角形斜边的角度,侧边或斜边连接着两支边的端部。所述角度小于90°,这种情况是优选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内管靠近于输送管线的内壁。这样的实施方式甚至在文献EP 0160661中已经公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内管与输送管线的壁面离开一定的距离。利用该措施,事实上可使输送机用于输送散装物料的横截面积略微减小,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该措施可分别防止出现任何的堵塞或材料塞团。 如上文所述那样,流阻器可优选地由一扁平盘体构成的,其通过合适的方式固结在内管中,例如可用焊接的方法连接到一起。根据一实施例,盘体可由一完整的椭圆形状制成,或者可由一椭圆片段形成。在将盘体在圆形的内管中进行横切向定位时,由于希望至少在上部区域处、盘体所处的位置靠近内管的壁面,所以内管的上部就必须是椭圆形的构造。在下部边缘处,可将内管设计成其它的形式。例如可设置一直线边缘或宽度有限的切口,这样的结构是从下边缘设置而成的。 在本专利技术设计形式的输送装置中,实现了对输送流较为平顺的偏流,由此而产生较少的湍流。在另一方面,利用流阻器而使回流到输送管线中的流体量达到最大。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获得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与普通的输送装置相比,输送能力至少是相同的,但其所需的能量消耗则被减小了,且输送操作是未受扰动的。由于此类输送装置的能量消耗是相当可观的,所以本专利技术可获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下文将更为详细地介绍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输送管线的横截面图和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附图中表示出了一些相同的细节结构。为此原因,将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这些相同的细节结构。 在图1中,如同在普通气动输送装置或液压输送装置中那样,采用了横截面为圆形的输送管线1。要被输送的物料用标号10指代。物料被一输送流推动着,从而沿箭头12所示的方向向前流动,一部分输送横截面保持没有任何散装物料的状态,在任何情况下,悬浮颗粒总是位于在输送管线1的底部上向前移动的正常散装物料10上方。在图1的横截面视图中,未表示出散装物料。 在输送管线1中设置了一根内管2,其截面也为圆形,但其直径却显著小于输送管线1,其所处位置贴近输送管线1内壁的上侧。按照与输送管线1相同的方式,内管中充有输送介质。内管2上间隔地制有斜角形状的切口,图1中表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切口。切口形成了切口角的两支边3和4,两支边的交点位于内管2的轴线上。 在内管2中,表示出了一个椭圆盘体形式的流阻器5,其中央处具有一个周边为圆形的开孔16。但该开孔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椭圆形的。如从图中可看出的那样,支边3、4的交点位于盘体5的中央处。盘体5具有一上游侧平面和一下游侧平面。上游侧平面和整个盘体5都向内管14的轴线倾斜,从而如图中的扭摆箭头18所示那样使流体被横向地偏流,由此向下流向切口的开孔。这样,就利用盘体5和切口为输送介质形成了一个出口孔20和一入口孔22中。 角度β小于90°,并略大于角度δ,其中的角度β是在支边3与连接两支边3、4的三角形侧边或直角三角形斜边之间的夹角,角度δ是支边4与三角形侧边或直角三角形斜边之间的夹角。这样,盘体5的下边缘就另外将上述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分隔成一较长部分和一较短部分,使得出口孔20大于入口孔22。 只有在发生堵塞的情况下,从内管2进入到主输送管线的输送介质的回流才会或多或少地变强,而在未发生堵塞的正常工作条件下,大部分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气动或液压输送粉尘、粉末、或颗粒状散装物料的装置,具有一输送管线和一位于输送管线中的内管,该内管具有圆型横截面并且与输送管线的轴线平行,所述内管上具有多个间隔的孔口和位于孔口区域中盘体形式的流阻器,所述流阻器在所述内管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孔口的外部并且具有一上游侧表面和一下游侧表面,由此为输送介质形成了一个通入到输送管线中的出口孔、以及一个通入到所述内管中的入口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体(5,5a,5b)在与所述内壁相邻的区域为椭圆形,所述上游侧表面与所述内管(2)的轴线(14)形成一个小于90°的角(α),上游侧平面将冲流输送流向出口孔(20,20a,20b)偏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表面或盘体(5,5b)几乎延伸到所述孔口的最深点,或突出到所述输送管线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5)具有圆孔或狭缝状开孔(1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6)位于轴线(14)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表面或盘体(5,5a)终止在对应孔口最深处的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表面或盘体(5,5a)终止在所述内管(2,2c)轴线(14)的高度处或者甚至轴线(14)的下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孔(20,20a,20b)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口孔(22,22a,22b)。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斯腾·杜韦,克劳斯·冯·格尔德恩,
申请(专利权)人:米勒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