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通过上冲压盖与上冲压垫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在上冲连接座上设有上冲头,还包括与上冲头相配合的阴模,在阴模的中心设有下一冲,在下一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的下二冲,在下二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二冲的芯棒,还设有芯棒座和芯棒连杆,在芯棒座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芯棒通过芯棒压盖与芯棒过渡垫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下二冲压垫设置在芯棒的中部位置,下二冲通过下二冲压盖与下二冲压垫相连接,在下二冲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提高扇形齿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扇形齿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模具技术的成熟,各种模具设计应用发展迅速,现有技术的扇形齿模具较为简单,其虽然可以完成扇形齿的加工,但是其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加工精度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且加工效率高的扇形齿模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通过上冲压盖与所述上冲压垫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在所述上冲连接座上设有上冲头,还包括与所述上冲头相配合的阴模,在所述阴模的中心设有下一冲,在所述下一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的下二冲,在所述下二冲的中心设有穿透所述下二冲的芯棒,还设有芯棒座和芯棒连杆,在所述芯棒座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所述芯棒通过芯棒压盖与所述芯棒过渡垫相连接,所述芯棒连杆设置在所述芯棒座的外侧且所述芯棒座与所述芯棒连杆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所述下二冲压垫设置在所述芯棒的中部位置,所述下二冲通过下二冲压盖与所述下二冲压垫相连接,在所述下二冲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所述下一冲通过下一冲压盖与所述下一冲压垫相连接。还包括下二冲内压圈和下二冲外压圈,所述下二冲外压圈与所述下二冲内压圈相连接,所述下二冲内压圈连接在所述下二冲压垫的外侧面上,所述芯棒座和所述芯棒过渡垫设置在所述下二冲外压圈的内侧。还包括下一冲压圈,所述下一冲压圈连接在所述下一冲压垫的外侧面上。所述芯棒连杆的长度为210mm。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提高扇形齿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1,通过上冲压盖2与所述上冲压垫1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3,在所述上冲连接座3上设有上冲头4,还包括与所述上冲头4相配合的阴模5,在所述阴模5的中心设有下一冲6,在所述下一冲6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6的下二冲7,在所述下二冲7的中心设有穿透所述下二冲7的芯棒8,还设有芯棒座9和芯棒连杆10,在所述芯棒座9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12,所述芯棒8通过芯棒压盖13与所述芯棒过渡垫12相连接,所述芯棒连杆10设置在所述芯棒座9的外侧且所述芯棒座9与所述芯棒连杆10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14,所述下二冲压垫14设置在所述芯棒8的中部位置,所述下二冲7通过下二冲压盖15与所述下二冲压垫14相连接,在所述下二冲7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16,所述下一冲6通过下一冲压盖17与所述下一冲压垫16相连接。还包括下二冲内压圈18和下二冲外压圈19,所述下二冲外压圈19与所述下二冲内压圈18相连接,所述下二冲内压圈18连接在所述下二冲压垫14的外侧面上,所述芯棒座9和所述芯棒过渡垫12设置在所述下二冲外压圈19的内侧。还包括下一冲压圈11,所述下一冲压圈11连接在所述下一冲压垫16的外侧面上。所述芯棒连杆的长度为210mm。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提高扇形齿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和实用性。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通过上冲压盖与所述上冲压垫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在所述上冲连接座上设有上冲头,还包括与所述上冲头相配合的阴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模的中心设有下一冲,在所述下一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的下二冲,在所述下二冲的中心设有穿透所述下二冲的芯棒,还设有芯棒座和芯棒连杆,在所述芯棒座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所述芯棒通过芯棒压盖与所述芯棒过渡垫相连接,所述芯棒连杆设置在所述芯棒座的外侧且所述芯棒座与所述芯棒连杆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所述下二冲压垫设置在所述芯棒的中部位置,所述下二冲通过下二冲压盖与所述下二冲压垫相连接,在所述下二冲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所述下一冲通过下一冲压盖与所述下一冲压垫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齿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二冲内压圈和下二冲外压圈,所述下二冲外压圈与所述下二冲内压圈相连接,所述下二冲内压圈连接在所述下二冲压垫的外侧面上,所述芯棒座和所述芯棒过渡垫设置在所述下二冲外压圈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形齿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一冲压圈,所述下一冲压圈连接在所述下一冲压垫的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形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连杆的长度为2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通过上冲压盖与上冲压垫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在上冲连接座上设有上冲头,还包括与上冲头相配合的阴模,在阴模的中心设有下一冲,在下一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的下二冲,在下二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二冲的芯棒,还设有芯棒座和芯棒连杆,在芯棒座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芯棒通过芯棒压盖与芯棒过渡垫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下二冲压垫设置在芯棒的中部位置,下二冲通过下二冲压盖与下二冲压垫相连接,在下二冲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提高扇形齿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和实用性。【IPC分类】B21D37/10【公开号】CN204974982【申请号】CN201520541717【专利技术人】李亚军 【申请人】重庆隆顺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7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形齿模具,包括上冲压垫,通过上冲压盖与所述上冲压垫相连接的上冲连接座,在所述上冲连接座上设有上冲头,还包括与所述上冲头相配合的阴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模的中心设有下一冲,在所述下一冲的中心设有穿透下一冲的下二冲,在所述下二冲的中心设有穿透所述下二冲的芯棒,还设有芯棒座和芯棒连杆,在所述芯棒座的内侧面上设有芯棒过渡垫,所述芯棒通过芯棒压盖与所述芯棒过渡垫相连接,所述芯棒连杆设置在所述芯棒座的外侧且所述芯棒座与所述芯棒连杆相连接,还设有下二冲压垫,所述下二冲压垫设置在所述芯棒的中部位置,所述下二冲通过下二冲压盖与所述下二冲压垫相连接,在所述下二冲的中部设有下一冲压垫,所述下一冲通过下一冲压盖与所述下一冲压垫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顺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