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架传送装置系统中支承和引导服装的设有开口的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520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架传送装置系统的带,设置有规则间隔的开口(F),其特征在于,该带具有一系列靠近的托架(1),这些托架均固定到上述带的上部纵向边缘上,每一托架均由成对对置的相同弯曲爪(2、3)构成,用于支承在中央位置具有水平轴线的对置的一对轮(10)和在每一端具有垂直轴线的单轮;上述轮(8)可以使该带保持相连且能够在作为高架传送装置系统支承机构的箱式导轨内进行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高架传送装置系统中用于引导和支承服装的设有开口的带。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用以移动和分选服装的高架传送装置系统、优选在衣架生产领域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本申请人在1982年申请的意大利专利第192241号中记载了一种类似的系统。尤其是,这种系统的支承元件也是限定该系统工作路线的元件是由具有方形截面的管状导轨构成,它的下侧(朝下一侧)连续地形成一个中间纵向窄槽。上述导轨和用于推动并支承带有服装的衣架的元件相配合,也就是说,一条金属带和上述导轨具有相同长度。内在弹性使上述带能够在整个路线中均由上述导轨覆盖住,无论是非直线的,还是非平面的部分。尤其是,上述金属带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一系列具有规定间隔的且具有双重功能的开口,所谓双重功能,即一方面,这些开口可以作为悬挂服装的衣架的钩点,另一方面,通过具有垂直轴线的电动链齿轮作用在金属带的一或多个部分上而向前拖动所述金属带。这是由于链齿轮边缘上的齿可以精确地和金属带相邻部分上的开口相啮合。显而易见的是,链齿轮的转动使金属带向前线性运动。为了和管状支承导轨相配合,金属带的上部纵向边缘设置有多对规则的具有水平轴线的间隔惰轮,所述惰轮直接固定到金属带上,这样每对惰轮的设置为一个在金属带一侧,另一个在金属带的相对一侧。由于惰轮被设计成一个设置在金属带一侧,另一个设置在另一侧,所以具有水平轴的两对惰轮之间的空间在偏心位置就可以容纳着一个挨着一个的两个具有垂直轴线的小惰轮。这是通过如下完成的,即每一惰轮的垂直销安装在L形托架的水平翼中心上,该托架的垂直翼横向固定到金属带上。由于一系列交替的具有垂直轴线的轮和具有水平轴线的轮精确地和导轨的纵向腔相配合,所以金属带和上述导轨之间连接起来,而金属带体则在导轨的下侧,从旁边自由地在纵向槽内向前移动。如果它们容纳在导轨内,则金属带的轮就可以执行特定的功能。在向前运动并相对导轨保持恒定高度时,直径稍微小于导轨内腔高度的具有水平轴线的成对对置的轮主要是设计用于支承上述金属带。直径稍微大于导轨内腔宽度的一半的具有垂直轴线的连续成对对置的轮主要是设计用于当金属带在导轨的非直线部分上移动时,由于和导轨横侧相干涉,相对导轨促进弹性金属带的弯曲和校正其中心。根据上述系统中不同部分的弯曲和金属带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在右侧导轨、右手侧金属带或者左侧导轨、左手侧金属带的伸出位置上的与具有垂直轴线的轮干涉。从功能性的观点看,这种技术能够保证有利的效果而且可以用在所有的高架传送装置系统中。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着相当显著的缺陷,即在长时间使用后,金属带即使不断裂,也易于裂缝。当金属带在导轨的非直线部分上沿着弯曲移动时,金属带承受着巨大的挠曲应力,从而导致上述缺陷。由于金属带两侧的横向支承点相距很长距离,所以上述应力破坏性特别大。如上所述,上述金属带设置有规则的具有重复顺序的三个支承导向件,分别为一对具有水平轴线的对置轮,左侧突出位置上的具有垂直轴线的轮和右侧突出位置上的具有垂直轴线的轮。我们认为,如果向右弯曲,金属带仅由右侧突出位置上的轮子支承,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轮子中在右侧支承金属带的那个轮和随动轮之间的空间就大于具有水平轴线的成对轮直径和金属带左侧突出位置上具有垂直轴线的轮的直径之和。很明显地,上述应力还要取决于上述导轨部分的弯曲半径。但是上述叙述清楚地表明金属带沿着上述传送装置系统非直线部移动的那部分具有多角折线结构,而不是一条圆滑曲线。这些折线部分由靠在导轨内垂直面上的具有垂直轴线的轮所限定而形成。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上述可以使金属带结构在金属带最大弯曲时破裂或断开的挠曲应力发生在所述带的最大弯曲的点上,也就是说发生在与上述多角折线的顶点相重合的横向支承点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用于高架传送装置系统的具有开口的柔性带免于遭受挠曲应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具有水平轴线和垂直轴线的轮子并不直接固定到柔性带结构上。为了支承和引导金属带,上述轮子被固定到专用托架上,并分别跨过柔性带的上部纵向边缘。上述托架由两个相同的且具有对置凸面的对置弯曲金属爪相配合形成,并在它们的中心部安装到上述柔性带上。尤其是,由于由上述爪构成的托架需要设置在金属带的上部边缘的鞍状位置上,所以这些爪的两个中心部由很短的空间隔开,这个空间大致对应于柔性金属带的厚度。明显地,相对于相对的爪的端部,每个爪的端部都具有从中央到边缘增大的距离的趋势。换句话说,每一设置在每个端部的托架都形成有一种在外端部的“楔形榫头”,该楔形榫头具有最宽侧面。上述托架的两个爪结构在托架中线上形成一种向上突出的小孔,用于插入并固定成对对置惰轮的具有水平轴线线的销,这些惰轮分别设置在上述带的左右侧的突出位置上。大致在具有楔形榫头结构的每一端部的起始处,这些爪为上述托架提供了一能够容纳具有垂直轴线的销的壳体,这些销设计用以支承惰轮,该惰轮的直径稍微小于导轨的宽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托架,两个具有垂直轴线的销被支承在上述托架纵向对称平面的不同点上。这是尤其重要的。这是由于一旦上述托架被固定在上述柔性带的上部纵向边缘上并且直到上述带处于良好的直线位置上,两个具有垂直轴线的销就可以相对上述带的下部纵向边缘被放在中央共面位置上。我们认为,如果具有垂直轴线的轮的直径稍微小于导轨的内部宽度,则清楚地可知,每一轮均可以在上述导轨的所有非直线部上包括左侧部分或右侧部分上支承和导向上述金属带。这就可以显著地减少上述带沿着上述系统的弯曲部分移动时两个相邻支撑点间的距离(参考具有垂直轴线的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技术方案,上述带的两个相邻支承点相间隔的距离稍微大于两个相连具有水平轴线的惰轮的直径,如上所述,这两个惰轮和每一具有垂直轴线的轮交替设置。因此,具有垂直轴线的销在沿着导轨的曲线部移动时所承受的应力就传递到支承这些销的上述托架上,而不是传递到柔性带上,且托架仅仅在中间一点固定到上述带上。非常清楚的是,上述带的相邻支承点间的距离减少了,从而可以在上述导轨的非直线部上使上述带的曲线轮廓显著地变得圆滑,减少使上述带破裂或断开的有害弯曲应力。而且,组成上述托架的成对对置弯曲爪可以进一步保证上述带的完整性。实际上,当部分上述带因上述导轨的非直线部分而弯曲时,上述部分就可以精确地靠在构成固定到上述带的上部纵向边缘的托架的一个弯曲爪(根据弯曲方向,可以是左爪或右爪)的内侧上。上述柔性带的不同部分靠在上述爪的弯曲轮廓上与其匹配是非常有利的,这是由于它可以使上述部分产生平缓的规则曲线,因此就有利于沿着支撑点间的整个带部分均匀分配上述弯曲应力。附图说明为了清楚起见,参考附图,继续叙述本专利技术,但仅仅是用于叙述的目的,并不是用以进行限制,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部分带的轴侧视图,分解示出了托架,但没有轮;图2和图1相同,只不过托架固定在上述带上,而轮却没有安装在托架上;图3和上述图相同,只不过托架固定在上述带上,轮安装在托架上;图4是传送装置系统弯曲部分中本专利技术部分带的底视图;图5在弯曲位置上带的截面图,其中一个平面和所有开口都相交,例如图3中的平面V-V;图6和图2相同,只不过它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图7和图1相同,只不过它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5,本专利技术的柔性金属带N设置有促进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架传送装置系统的带,设置有规则间隔的开口(F),其特征在于,该带具有一系列靠近的相同托架(1),这些托架均固定到上述带的上部纵向边缘上,每一托架均由成对对置的相同弯曲的爪(2、3)构成,用于支承在中央位置具有水平轴线的成对对置轮(10)和在每一端具有垂直轴线的单轮(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恩里科马里亚圣蒂基
申请(专利权)人:不动产麦道尔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