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同步缸技术的空间连杆转向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运输车辆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步缸技术的空间连杆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井下无轨车辆运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应用日益广泛,形成了以轻型运人车辆、重型特种车辆以及短壁机械化开采运输车辆为代表的多领域产品系列。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空间狭窄,要求运输车辆机动灵活、转弯半径小,因此对转向机构有着特殊的要求。现有某型运输车辆转向机构由上转向臂、下转向臂、纵拉杆、横拉杆、转向块等组成,左右转向块之间的同步由同步轴实现。由于一个纵拉杆通过上转向臂带动一个摆动轮毂回转,还需要通过两个下转向臂及横拉杆带动对侧摆动轮毂回转,因此纵拉杆及上转向臂受力较为恶劣,且整个转向机构的传递路线较长,刚度较差,易于变形,传递路线长也造成设计性较差,导致同侧摆动轮毂摆动角度一致性不足。同时因为两侧摆动轮毂由横拉杆连接的缘故,两侧之间车轮跳动会互相影响,不适应于应用独立悬架的场合。由于两侧转向油缸的同步精度取决于同步轴,同步轴的同步精度完全取决于同步轴刚度,同步轴刚度基本取决于同步轴直径,而同步轴直径受限于车辆空间要求,因此,该类由同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同步缸技术的空间连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转向连杆机构以及实现两组转向连杆机构同步转向的同步缸控制单元,所述每组转向连杆机构包括由摆动轮毂(1)和固定座(4)铰接构成的前轮边减速器和后轮边减速器,前轮边减速器和后轮边减速器通过连杆组连接,所述连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转向臂(2)、短纵拉杆(5)、副转向块(6)、中间连杆(7)、主转向块(8)、长纵拉杆(9)和后转向臂(10),所述前转向臂(2)、后转向臂(10)分别与对应的前轮边减速器、后轮边减速器连接;所述的连杆组还连接有转向油缸(11),转向油缸(11)的活塞杆与主转向块(8)铰接,所述的两个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步缸技术的空间连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转向连杆机构以及实现两组转向连杆机构同步转向的同步缸控制单元,所述每组转向连杆机构包括由摆动轮毂(1)和固定座(4)铰接构成的前轮边减速器和后轮边减速器,前轮边减速器和后轮边减速器通过连杆组连接,所述连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前转向臂(2)、短纵拉杆(5)、副转向块(6)、中间连杆(7)、主转向块(8)、长纵拉杆(9)和后转向臂(10),所述前转向臂(2)、后转向臂(10)分别与对应的前轮边减速器、后轮边减速器连接;所述的连杆组还连接有转向油缸(11),转向油缸(11)的活塞杆与主转向块(8)铰接,所述的两个转向油缸(11)均与同步缸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同步缸控制单元包括同步缸(12)和液压泵(14),同步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杨敬伟,杨韬仁,闫金宝,王佃武,马福文,郭治富,康鹏,叶竹刚,车立明,刘长龙,宋明江,乔彦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