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27060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学和免疫学领域,涉及一种茯苓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地,组成该茯苓多糖的单糖包括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茯苓多糖用于制备疫苗佐剂、疫苗组合物或抗体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疫苗佐剂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学和免疫学领域,涉及一种茯苓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 地,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茯苓多糖用于制备疫苗佐剂、疫苗组合物或抗 体的用途。
技术介绍
获考:(Poria)为非裙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获茶属 (Poria)、真菌获茶(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 功效(中国药典,2010版,p224)。近年来与本专利
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归纳如下: 余建国等(余建国,等.中国兽医科技,2004,34(11) :70-74)给1日龄的雏鸡腹 腔注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株(0.2mL/只),并从当日开始给试验组雏鸡以1、2和 3mg/只的剂量连续肌肉注射茯苓多糖1周。结果表明3个剂量茯苓多糖均可显著提高雏鸡 的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及ΜΦ活性。 张志军等(张志军,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 29:1213-1216)将含60%茯苓多 糖混合物(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胆碱,3β-羟基羊毛留三烯酸,葡萄 糖、腺嘌呤、组氨酸等,未提及制备方法)按〇. 4、0. 8和1. 6mg/鼠的剂量灌胃给予小鼠一 周。发现小鼠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谢国秀等(谢国秀,等.生命科学研究,2009, 13 (3) :246-248)将不同剂量 (200μg或1000μg)的茯苓多糖分别与低剂量(0. 015μg)或高剂量(1. 5μg)流感病毒 (A/PR/8)灭活疫苗共同免疫小鼠。一次免疫后3周收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gG、IgGl和 IgG2a的抗体水平,并用致死量(40XLD50)流感病毒(A/PR/8)攻击小鼠。结果表明茯苓多 糖能增加血清抗体水平,提高小鼠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攻击的能力,其免疫增强效果与氢氧 化铝相当。 王青等(王青,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 :127-130)观察茯苓多糖 对卵清白蛋白(0VA)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茯苓多糖每天按200mg/kg剂 量灌胃给药小鼠,1周后1次性灌胃抗原〇VA5mg,对小鼠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后1,2,3周, 收集小鼠粪便样本,ELISA检测小鼠粪便0VA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lgA)。结果表明 茯苓多糖对肠道slgA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其活化淋巴结B淋巴细胞有关。Lee等(Lee等.和汉医药学杂志,1999,16 (526) :175-182)在肺炎球菌gV型多糖 类蛋白质结合抗原接种小鼠前,预先注射当归多糖和茯苓多糖〇. 2-1.Omg。结果表明较未 用多糖组gvPSIgG与IgM生成明显增加。中药多糖组小鼠用有毒力的19F型肺炎球菌攻击 后,血中的细菌迅速清除。用gV型肺炎球菌多糖类蛋白质结合抗原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中 药多糖共育后,TNF-a的生成较对照组高4. 0-5. 5倍,IL-2高15-39倍,IL-4高4. 6 - 64 倍。茯苓多糖还诱导IFN-γ生成增加。Lee等(Lee,etal.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 2004,4:1029-1038)米 用1%碳酸钠提取茯苓,获得水提物。水提物经过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和S印hadexG-50 柱层析,获得一个分子量为8000Da的糖肽(PCSC),PCSC中糖与肽的百分比为78 :22。糖部 分含有甘露糖(92% )、半乳糖为6. 2%,阿拉伯糖为1. 3%。肽部分主要含有天冬氨酸、丝 氨酸和缬氨酸。PCSC能显著活化RAW264. 7巨噬细胞,活化NF-κB/Rel和NO的分泌。Chen等(Chen,et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 2004, 42:759-769)从获茶 中分离得到1个中性多糖组分(PC-PS),分子量为160000Da。PC-PS能抑制人白血病U937 细胞和HL-60的增殖和分化,能提高TFN-α和IFN-γ的分泌。 归纳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茯苓多糖能提高受药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 力,但未明确阐明使用的茯苓多糖的具体制备方法和理化性质。 不同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茯苓多糖具有本质差别,理化性质往往存在截然不同的 区别,生物学活性亦不相同。 目前,尚需要制备新的茯苓多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种茯苓多糖。本专利技术人惊奇 地发现,所述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疫苗佐剂作用。由此提供了下述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茯苓多糖,其中,组成该茯苓多糖的单糖包括岩藻糖、 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组成该茯苓多糖的单糖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 半乳糖。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中,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之间 的摩尔比依次为 1 : (1 - 2) : (0· 3 - 4) : (2 - 3. 5);具体地,为 1 : (1 -L5) : (0· 5 - 3. 5): (2 - 3. 5);更具体地,为 1 : (1. 3 - 1. 5) : (0· 5 - 1. 8) : (2. 6 - 3)。 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之间的摩尔比依次 分别如表2中的摩尔比所示。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中,按照葡萄糖计算,其含糖量为20% - 80%、20% - 60%、20% - 40%、40% - 80%、40% - 60%、20%、40%、60% 或 80%。 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葡萄糖计算,茯苓多糖的含糖量分别如表1 所示。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获茶多糖,其分子量在IXl〇4Da- 8X105Da之间。具体 地,该分子量范围是不连续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包含如下两个多糖组分: 组分 1 (PCP-1):分子量范围为 1X104Da- 8X104Da;组分 2 (PCP-2):分子量范围 2X105Da- 8X105Da; 具体地,组分1的峰商分子量为2. 71X104Da;组分2的峰商分子量为 6. 47X105Da。具体数据见附图1和附图2。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大分子成分仅由组分1和组分2组成。具 体地,所述大分子成分为分子量3IXl〇4Da的成分。 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仅由组分1和组分2组成。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茯苓多糖,其亦可称为茯苓总多糖或者茯苓提取物;其可由下 面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茯苓多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茯苓药材用水进行浸提,得到水提液;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取温度为50 - 60°C,浸提时间为5小时,提取2 次。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水提液在50°C-60°C下减压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沉 淀,得到沉淀物;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茯苓水提浓缩液加入3倍体积的乙醇,醇沉时间为 72小时。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沉淀物加水溶解,溶解液进行透析或超滤; 4)将步骤3)中透析所得的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茯苓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茯苓多糖,其中,组成该茯苓多糖的单糖包括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霞单俊杰李帅李海霞贾培媛麻浩武军华刁玉林刘圆圆张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中安佐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