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278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属于烟煤可燃物质中含硫量的分析设备领域。它包括装设于U型架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轴承架,升降电机架、升降电机、装设于滚珠丝杠上的滚动螺母、升降架、装设于倒置L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架,第一旋转电机、转轴、转板、第二旋转电机架、第二旋转电机、装设有工作盘的工作轴,n个轴对称装设于工作盘上的搅松柱,装设于托盘支柱上的坩埚托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紧凑、无需人工参与、借助操作器升降与转动实施多个坩埚流水式搅松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烟煤可燃物质中含硫量的分析设备领域,特指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
技术介绍
硫对煤的炼焦、气化、燃烧都会带来有害的影响,测量煤中硫元素的含量对于正确评价煤的质量和加工利用都有重要的意义。艾士测硫法具有准确度高、成批测定等优点,艾士测硫法难以实现自动化测量,其原因之一是需要手工对烟煤灼烧物进行搅松。手工对烟煤灼烧物进行搅松具有以下缺点:对装有烟煤灼烧物的坩祸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工搅松烟煤灼烧物劳动强度大,且搅松效果不好。为此,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烟煤灼烧物搅松仪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无需人工参与、借助操作器升降与转动实施多个坩祸流水式搅松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它包括装设于U型架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轴承架,装设于所述轴承架上的升降电机架,装设于所述升降电机上与滚珠丝杠一端相连的升降电机,装设于所述滚珠丝杠上的滚动螺母,装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装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与所述滚动螺母相连的升降架,装设于所述升降架上、向上延伸到所述U型架外部的倒置L架,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架,装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一端采用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上的轴承、另一端装设有转板的转轴,装设于所述转板上的第二旋转电机架,装设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架上的第二旋转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转板上的轴承、另一端装设有工作盘的工作轴,η个轴对称装设于所述工作盘上的搅松柱,装设于托盘支柱上的坩祸托盘。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互平行;所述搅松柱的末端装设有直径为3mm的搅松圈;所述坩祸托盘上设有12个轴对称分布的坩祸孔,所述坩祸孔内放置有坩祸,所述坩祸内装有烟煤灼烧物;所述工作轴的轴线与所述工作盘的中心线、其中一个所述坩祸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板转动,进而带动工作盘转动,实现工作盘与坩祸托盘上的坩祸上下对齐;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电机正、反向转动,通过滚珠丝杠带动升降架、导致L架,以及工作盘等上升、下降;第二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工作轴、工作盘转动,进而带动搅松圈转动,对烟煤灼烧物实施搅松。(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无需人工参与、借助操作器升降与转动实施多个坩祸流水式搅松,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搅松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一U型架;2—第一导轨;3—第一滑块;4一升降架;5—轴承架;6—升降电机架;7—升降电机;8—滚珠丝杠;9一滚动螺母;10—联轴器;11 一轴承;12—第二导轨;13—第二滑块;14一托盘支柱;15—坩祸托盘;16—倒置L架;17—第一旋转电机架;18—第一旋转电机;19一第二旋转电机架;20—第二旋转电机;21—转轴;22—转板;23—工作轴;24—工作盘;25—搅松柱;26—搅松圈;27—坩祸;28—烟煤灼烧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包括装设于U型架1上的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12和轴承架5,装设于轴承架5上的升降电机架6,装设于升降电机6上与滚珠丝杠8 一端相连的升降电机7,装设于滚珠丝杠8上的滚动螺母9,装设于第一导轨2上的第一滑块3,装设于第二导轨12上的第二滑块13,两端分别装设于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上与滚动螺母9相连的升降架4,装设于升降架4上、向上延伸到U型架1外部的倒置L架16,装设于倒置L架16上的第一旋转电机架17,装设于第一旋转电机架17上的第一旋转电机18,一端米用联轴器10与第一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倒置L架16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转板22的转轴21,装设于转板22上的第二旋转电机架19,装设第二旋转电机架19上的第二旋转电机20,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20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转板22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工作盘24的工作轴23,η个轴对称装设于工作盘24上的搅松柱25,装设于托盘支柱14上的;t甘祸托盘15 ;第一导轨2与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搅松柱25的末端装设有直径为3_的搅松圈26 ;坩祸托盘15上设有12个轴对称分布的坩祸孔,坩祸孔内放置有坩祸27,坩祸27内装有烟煤灼烧物28 ;工作轴23的轴线与工作盘24的中心线、其中一个坩祸27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工作过程:先将装有烟煤灼烧物28的坩祸27放置于所述坩祸托盘15的坩祸孔中;第一旋转电机18转动,带动转轴21和转板22转动,使得编号为i的坩祸27与工作盘24对齐;升降电机7正向转动、带动滚珠丝杠8正向转动,升降架4、导致L架16、转板22和工作盘24同步下降,使得搅松圈26进入i号坩祸27内的烟煤灼烧物28中;第二旋转电机20转动,带动工作轴23和工作盘24转动,搅松圈26实施对烟煤灼烧物28的搅松;完成i号坩祸27内的烟煤灼烧物28的搅松后,升降电机7反向转动,搅松圈26上升,离开烟煤灼烧物28 ;第一旋转电机18转动一格,使得编号为(i+1)的坩祸27与工作盘24对齐;重复升降电机7的运动,完成(i+Ι)号i甘祸27内烟煤灼烧物28的搅松。【主权项】1.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U型架(1)上的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12)和轴承架(5),装设于所述轴承架(5)上的升降电机架¢),装设于所述升降电机(6)上与滚珠丝杠(8) —端相连的升降电机(7),装设于所述滚珠丝杠(8)上的滚动螺母(9),装设于所述第一导轨(2)上的第一滑块(3),装设于所述第二导轨(12)上的第二滑块(13),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3)上与所述滚动螺母(9)相连的升降架(4),装设于所述升降架(4)上、向上延伸到所述U型架⑴外部的倒置L架(16),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16)上的第一旋转电机架(17),装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架(17)上的第一旋转电机(18),一端采用联轴器(10)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16)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转板(22)的转轴(21),装设于所述转板(22)上的第二旋转电机架(19),装设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架(19)上的第二旋转电机(20),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转板(22)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工作盘(24)的工作轴(23),η个轴对称装设于所述工作盘(24)上的搅松柱(25),装设于托盘支柱(14)上的坩祸托盘(15);所述第一导轨(2)与所述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所述搅松柱(25)的末端装设有直径为3mm的搅松圈(26);所述坩祸托盘(15)上设有12个轴对称分布的坩祸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器升降与转动的烟煤灼烧物串行搅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U型架(1)上的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12)和轴承架(5),装设于所述轴承架(5)上的升降电机架(6),装设于所述升降电机(6)上与滚珠丝杠(8)一端相连的升降电机(7),装设于所述滚珠丝杠(8)上的滚动螺母(9),装设于所述第一导轨(2)上的第一滑块(3),装设于所述第二导轨(12)上的第二滑块(13),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3)上与所述滚动螺母(9)相连的升降架(4),装设于所述升降架(4)上、向上延伸到所述U型架(1)外部的倒置L架(16),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16)上的第一旋转电机架(17),装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架(17)上的第一旋转电机(18),一端采用联轴器(10)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倒置L架(16)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转板(22)的转轴(21),装设于所述转板(22)上的第二旋转电机架(19),装设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架(19)上的第二旋转电机(20),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相连,中部通过装设于所述转板(22)上的轴承(11)、另一端装设有工作盘(24)的工作轴(23),n个轴对称装设于所述工作盘(24)上的搅松柱(25),装设于托盘支柱(14)上的坩埚托盘(15);所述第一导轨(2)与所述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所述搅松柱(25)的末端装设有直径为3mm的搅松圈(26);所述坩埚托盘(15)上设有12个轴对称分布的坩埚孔,所述坩埚孔内放置有坩埚(27),所述坩埚(27)内装有烟煤灼烧物(28);所述工作轴(23)的轴线与所述工作盘(24)的中心线、其中一个所述坩埚(27)的轴线在同一铅垂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艳班书昊苏少航胡爱萍华同曙蒋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