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钢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78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一定重量的承力构件,钢构单元包括外护钢板和弹性支承板,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外护钢板通过弹性支承板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所有钢构单元的外护钢板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轮胎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防破和防爆性能,即使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提高雪地行车、野外行车、坑洼地行车、沙地行车的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附属配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轮胎保护、防滑的轮胎钢构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汽车在雪地行驶会存在轮胎打滑、刹车距离过远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最多方法是在轮胎滚动面绑上铁链来解决,申请人也查阅了相关专利资料,虽然有很多专利文献可以提供解决方法,如专利号02160547.5,01241687.8的专利技术,但是仅仅只是从轮胎防滑方面来考虑问题,而且技术也不完善,得不到推广应用。我们还知道,在野外行车、坑洼地行车和沙地行车,轮胎最容易受破胎、爆胎和抓地力不够的困扰,破胎特别是爆胎会给行车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抓地力不够会导致轮胎打滑、并且陷入坑洼动弹不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防破和防爆性能,即使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提高雪地行车、野外行车、坑洼地行车、沙地行车的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的轮胎钢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一定重量的承力构件,钢构单元包括外护钢板和弹性支承板,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外护钢板通过弹性支承板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所有钢构单元的外护钢板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轮胎的外径。上述的轮胎钢构,安装后会使弹性支承板处于适当拉伸状态,于是外护钢板紧贴在轮胎滚动面上,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所以提高抓地能力、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性能;另外,围住轮胎滚动表面的外护钢板在弹性支承板的支承作用下本身是一个可承受汽车重量的承力构件,所以即使出现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此时外护钢板围成的圈体会起到支承汽车车身的作用;还有,因为外护钢板的设置,可使汽车轮胎减少与底面尖锐物的接触,起到一定的轮胎防破、防爆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防破和防爆性能,即使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提高雪地行车、野外行车、坑洼地行车、沙地行车的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钢构单元由四片外护钢板、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和一个大C型弹性支承板组成,大C型弹性支承板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与中心板固定连接,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的底部分别铰接连接在大C型弹性支承板的两头,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具有四个头,每个头固定连接一片外护钢板。上述设计可将每片外护钢板所承受的力较均匀地分配集中到中心板并传递到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上,形成设计合理的承力构件。作为优选,中心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限位销位于C型弹性支承板的C型弯折内侧对C型弹性支承板进行周向限位。上述设计可在汽车急刹车时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钢构单元受周向力过大产生串位变形。作为优选,外护钢板、C型弹性支承板由弹簧钢板冲压形成。作为优选,外护钢板的前后设有凸缘挡在轮胎两侧。上述设计可使外护钢板在轮胎滚动表面更好得到定位。作为优选,外护钢板的中间为“井”字形设计,抓地凸起设置于“井”字形设计的每条井条上,抓地凸起为橡胶材质。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减轻外护钢板重量并尽可能多设计抓地凸起的数量,提高轮胎抓地能力和防滑性能,橡胶材质的抓地凸起可以让装上轮胎钢构的汽车轮胎行驶在柏油路上而不对柏油路造成损坏。【附图说明】本技术有以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钢构单元的结构图,图3为外护钢板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轮胎钢构,由四组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汽车四分之一重量的承力构件,每组钢构单元由四片外护钢板4、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3和一个大C型弹性支承板2组成,外护钢板4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5,大C型弹性支承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与中心板I固定连接,中心板I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3的底部分别通过销轴7铰接连接在大C型弹性支承板2的两头,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3具有四个头,每个头通过联接座6固定连接一片外护钢板4,中心板I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销8,限位销8位于大小C型弹性支承板的C型弯折内侧对C型弹性支承板进行周向限位,外护钢板4的前后设有凸缘9挡在轮胎两侧使外护钢板4在轮胎上更好定位,外护钢板4的中间为“井”字形设计,抓地凸起5设置于“井”字形设计的每条井条上,抓地凸起5为橡胶材质,外护钢板4、C型弹性支承板由弹簧钢板冲压形成,四组钢构单元的十六块外护钢板4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汽车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汽车轮胎的外径,所以充气汽车轮胎会使弹性支承板处于适当拉伸状态,夕卜护钢板4紧贴在轮胎滚动面上。上述的轮胎钢构,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所以提高抓地能力、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性能,橡胶材质的抓地凸起可以让轮胎行驶在柏油路上而不对柏油路造成损坏;另外,围住轮胎滚动表面的外护钢板在弹性支承板的支承作用下本身是一个可承受汽车重量的承力构件,所以即使出现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此时外护钢板围成的圈体和其它支撑力的作用下会起到支承汽车车身的作用;还有,因为外护钢板的设置,可使汽车轮胎减少与底面尖锐物的接触,起到一定的轮胎防破、防爆的保护作用。【主权项】1.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一定重量的承力构件,钢构单元包括外护钢板和弹性支承板,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外护钢板通过弹性支承板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所有钢构单元的外护钢板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轮胎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每组钢构单元由四片外护钢板、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和一个大C型弹性支承板组成,大C型弹性支承板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与中心板固定连接,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的底部分别铰接连接在大C型弹性支承板的两头,两个小C型弹性支承板具有四个头,每个头固定连接一片外护钢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限位销位于C型弹性支承板的C型弯折内侧对C型弹性支承板进行周向限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外护钢板、C型弹性支承板由弹簧钢板冲压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外护钢板的前后设有凸缘挡在轮胎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外护钢板的中间为“井”字形设计,抓地凸起设置于“井”字形设计的每条井条上,抓地凸起为橡胶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一定重量的承力构件,钢构单元包括外护钢板和弹性支承板,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外护钢板通过弹性支承板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所有钢构单元的外护钢板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轮胎的外径。本技术可使汽车轮胎具备防滑、防破和防爆性能,即使破胎、爆胎也不影响行车,提高雪地行车、野外行车、坑洼地行车、沙地行车的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IPC分类】B60B15/04, B60B15/06【公开号】CN204936688【申请号】CN2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轮胎钢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钢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承受一定重量的承力构件,钢构单元包括外护钢板和弹性支承板,外护钢板的外表面设置抓地凸起,外护钢板通过弹性支承板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与汽车轮毂或汽车轮轴固定连接,所有钢构单元的外护钢板在一起围成一圈护住充气轮胎的滚动表面,围成的圈体内孔尺寸小于充气轮胎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福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