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14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提高冷冻速度且实现更高保鲜质量的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包括内设有设备间、加工间、装有冷冻液的冷冻池和冷藏间的集装箱,设备间内设置有供电装置、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控制冷藏间制冷系统和冷冻池制冷系统,冷藏间制冷系统给冷藏间供冷,冷冻池制冷系统给冷冻池降温,冷冻池内设有测量冷冻液温度的温度测量仪、悬挂升降装置和冷冻袋,悬挂升降装置通过传送带挂接冷冻袋,控制器连接控制悬挂升降装置运行来带动冷冻袋浸入或脱离冷冻液,冷冻池外设有第一制冷管道,第一制冷管道上设有循环泵以驱动冷冻液内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产品贮运保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冻保鲜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农产品及食品保质保鲜主要采用冷冻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为先进的冷冻技术和更高的被冻产品质量是技术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食品冷冻的方式主要采用冷空气制冷,冷空气制冷对一般食品的保质问题不大,但对食品保鲜的能力较差,以水产为例,-18度到一 35度的冷空气制冷,-18度的冷库保存,保质期为9 -12个月,但通常的产品60天后,鲜度品质下降严重,口感及营养物质流失,归根结底,其主要因素是冻结速度低,被冻物体在冻结过程中形成了较大冰晶和细胞内外较大压差,最终导致物体细胞壁破裂,细胞液流失。再者,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农产品品种多,区域分部广,存在区域产能不集中的普遍问题,若因此设立固定加工厂,又存在成本昂贵、加工季节短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极冻保鲜移动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提高冷冻速度且实现更高保鲜质量的极冻保鲜移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设有设备间、加工间、装有冷冻液的冷冻池和冷藏间,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供电装置、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和冷冻池制冷系统,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给冷藏间供冷,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给冷冻池降温,所述冷冻池内设有测量冷冻液温度的温度测量仪,所述冷冻池上方设有悬挂升降装置,所述悬挂升降装置通过传送带挂接有冷冻袋,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悬挂升降装置运行来带动所述冷冻袋浸入或脱离冷冻液,所述冷冻池外设有第一制冷管道,所述第一制冷管道上设有循环栗以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冷冻池与第一制冷管道内循环,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包括蒸发管和冷冻池压缩机,所述蒸发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管内,所述温度测量仪将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来控制冷冻池压缩机运行。进一步的,所述设备间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给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散热。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内还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冻池相连接以储存冷冻液。进一步的,所述冷冻液为食用级冷冻液。进一步的,所述冷冻液的温度保持在-40度。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使用移动集装箱可以解决多区域多产品、小批量加工难成本高的问题;二、产品在较低温度的冷冻液中快速冻结,冻结速度可达每小时10-15cm,是目前较为领先的技术;三、采用控制器集中管理控制,解放劳动力,生产效率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极冻保鲜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包括集装箱1,所述集装箱I内设有设备间6、加工间5、装有-40度食用级冷冻液的冷冻池2和冷藏间4,所述设备间6内设置有供电装置6、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散热装置65、和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分别控制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和冷冻池制冷系统,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给冷藏间供冷,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给冷冻池降温,所述冷冻池2内设有测量冷冻液温度的温度测量仪,所述冷冻池2上方设有悬挂升降装置21,所述悬挂升降装置21通过传送带挂接有冷冻袋,所述控制器64连接控制悬挂升降装置21运行来带动所述冷冻袋浸入或脱离冷冻液,所述冷冻池2外设有第一制冷管道,所述第一制冷管道上设有循环栗以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冷冻池与第一制冷管道内循环,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包括蒸发管和冷冻池压缩机63,所述蒸发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管内,所述温度测量仪将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根据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来控制冷冻池压缩机63运行。优选的,极冻保鲜移动装置的所述集装箱I内还设有储液箱3,所述储液箱3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冻池2相连接以储存冷冻液,这样在不加工时,可将冷冻液从冷冻池2导入储液箱3,便于运输。本技术的工作流程:(I)、被冻物体在操作台预处理;(2)、打开供电装置61,预设冷冻液的工作温度到-40度,冷藏间4的工作温度-18到-25度;(3)、达到工作温度后,将被冻物体放入冷冻袋内,控制器64控制悬挂升降装置21按照设定时间或手动将冷冻袋浸入冷冻液内进行冷冻(具体操作中,被冻物体也可直接挂接在悬挂升降装置21上直接接触冷冻液或真空包装后浸入);(4)、每个被冻物体冷冻袋的浸入冷冻时间到达工艺流程要求后,如15或30分钟,自动提升并人工取出;(5)、被冻物体取出后,做相应后处理操作,然后装箱入冷藏间4保存,再批量放入标准冻库进行集中管理。极冻保鲜移动装置的实施案例:(I)肉类冷冻:在加工间5内将一公斤猪肉进行包装,之后将打包好的冷冻袋挂接在悬挂升降装置21上,控制器64控制运行以将冷冻袋浸入一 40度冷冻液内,30分钟后,猪肉的中心温度达到一 18度,再通过悬挂升降装置21将冷冻袋提出,通过人工处理装箱,运送至一 20度冷藏间4储存,可保鲜6 — 9个月;(2)根据(I)中所述的操作程序将水产实施冷冻,20头虾,-40度环境冷冻,10分钟中心温度达到一 18度,再到一 25度冷藏间4储存,可保鲜6 — 9个月。极冻保鲜移动装置采用可运输的集装箱I为外壳,分20尺和40尺两种规格,生产能力分别为150公斤/小及300公斤/小时,主要形成有冷冻池2、冷藏间4和加工间5三个独立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1-3个冷冻池2以提升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在控制器64自动化操作的情况下,让所有加工工作在集装箱I大小的空间完成,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实现冻结速度快,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保存时间长,并基本可以实现低成本批量加工产品的目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I),所述集装箱(I)内设有设备间(6)、加工间(5)、装有冷冻液的冷冻池(2)和冷藏间(4),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供电装置、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和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分别控制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和冷冻池制冷系统,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给冷藏间供冷,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给冷冻池降温,所述冷冻池(2)内设有测量冷冻液温度的温度测量仪,所述冷冻池(2)上方设有悬挂升降装置(21),所述悬挂升降装置(21)通过传送带挂接有冷冻袋,所述控制器(64)连接控制悬挂升降装置(21)运行来带动所述冷冻袋浸入或脱离冷冻液,所述冷冻池(2)外设有第一制冷管道,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冻保鲜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1),所述集装箱(1)内设有设备间(6)、加工间(5)、装有冷冻液的冷冻池(2)和冷藏间(4),所述设备间(6)内设置有供电装置、冷藏间制冷系统、冷冻池制冷系统和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分别控制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和冷冻池制冷系统,所述冷藏间制冷系统给冷藏间供冷,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给冷冻池降温,所述冷冻池(2)内设有测量冷冻液温度的温度测量仪,所述冷冻池(2)上方设有悬挂升降装置(21),所述悬挂升降装置(21)通过传送带挂接有冷冻袋,所述控制器(64)连接控制悬挂升降装置(21)运行来带动所述冷冻袋浸入或脱离冷冻液,所述冷冻池(2)外设有第一制冷管道,所述第一制冷管道上设有循环泵以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冷冻池与第一制冷管道内循环,所述冷冻池制冷系统包括蒸发管和冷冻池压缩机(63),所述蒸发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管内,所述温度测量仪将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根据采集到的冷冻液温度数据来控制冷冻池压缩机(63)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旭腾祥元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