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浸没式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6629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浸没式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快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培养,获得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2)将步骤1)获得的绿色球状体置于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内进行间歇浸没式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培养空间利用率高且利于培养气体成分交换,从而提高培养物质量与繁殖系数,适宜大规模生产;培养装置及配件,易于整体消毒灭菌,培养过程全封闭,污染机率小;结构简单紧凑,耗能低,节约了培养空间,降低了组培成本;减化整体组织培养过程中组培苗的转移继代操作,节省了人工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涉及一种适用于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GreenGlobular Body, GGB)的增殖和再生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数量多且快速、实验条件易控制、可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及种质资源保存以及花卉、果树、蔬菜、林木及中草药的脱毒苗生产与快繁无性繁殖等方面,例如百合脱毒籽球的无性快速繁殖。传统的固体或半固体组织培养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琼脂,并且在灌装及清洗时需处理大量容器,故耗费大量劳动力,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外设计专利技术了一些植物组织间歇浸没式培养装置,其优势:一方面间歇式浸没培养方式使气体交换充分,氧气供应充足,降低了普通液体培养易产生畸形苗与玻璃化苗的机率,从而提高了培养质量与繁殖效率,另外,间歇式浸没培养方式利用自动化调控元件,辅助组织培养过程,减少了劳动密度,降低培养成本。但是,这类装置通常设备庞大,不易拆卸或移动,且控制元件复杂,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它们也不易于简便的无菌人工接种操作以及高效的装置整体清洗以及灭菌处理。目前国内仅有对肾蕨、巢蕨、鹿角蕨等少数几种蕨类进行GGB培养的报道,所使用培养方法均为固体培养,尚无间歇浸没式培养GGB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其包括如下步骤:I)将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诱导获得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2)将步骤I)获得的绿色球状体置于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内进行间歇浸没式培养;所述的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装置、载物构件和运输配件,所述的培养容器装置包括容器主体以及通过螺纹啮合的密封盖体;所述容器密封盖体顶部设有气体交换的通孔;所述容器主体侧壁的一端其底部与顶部均各设一外伸开孔;所述载物构件包括载物筛盘以及固定框架,单个载物筛盘通过多个摞叠置于固定框架内,而固定框架再搁置于所述培养容器内;所述的运输配件包括硅胶软管、蠕动栗和储液容器,通过两条硅胶软管与所述的培养容器、蠕动栗、储液容器相连接。其中,所述通孔的向下延伸管内装有杀菌纤维团和微孔滤膜,底部由不封口的螺纹塞固定。其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空心圆盘底座、垂直焊接于圆盘直径两边的固定杆和连接固定杆的提手;所述的空心圆盘底座包括空心圆环以及由空心圆环圆心辐射出三条两两角度为120度且与空心圆环相接的焊接杆,且焊接杆连接于空心圆环的位置再垂直向下延伸出支腿。其中,两条硅胶软管使所述的容器主体与储液容器相连接,其中,第一条硅胶软管一端与容器主体底部外伸开孔相连,另一端与储液容器下部开口相连;第二条娃胶软管一端与容器主体顶部外伸开孔相连,另一端与储液容器上部开口相连;所述第一条硅胶软管嵌入婦动栗。其中,所述储液容器还设置有液体培养基注入口。所述的主入口还设置有密封盖。其中,所述培养容器装置整体为透明可高压灭菌PC材质。其中,所述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使用前,整体或各个部件经高温高压灭菌,将蕨类植物的无菌GGB平铺于灭菌后的载物筛盘上,每个载物筛盘放置100-150个GGB,将多个装有GGB的载物筛盘摞叠并置于固定框架内,再将其放入培养容器内,使用盖体密封。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间歇式培养的程序,分别设为早上9 一 10点,下午15-17点和晚上21 — 22点各I个小时,蠕动栗会在设定时间内将储液袋内的培养基推入与排出培养容器主体。其中,每培养5-10天,更新储液溶液内的液体培养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为可将蕨类植物GGB进行增殖的液体培养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培养的蕨类植物的种类,选择适合适合该物种的增殖液体培养基。本专利技术优点:培养空间利用率高且利于培养气体成分交换,从而提高培养物质量与繁殖系数,适宜大规模生产;培养装置及配件,易于整体消毒灭菌,培养过程全封闭,污染机率小;结构简单紧凑,耗能低,节约了培养空间,降低了组培成本。蕨类植物的GGB为分化能力非常强的胚性组织,任意方向均有增殖和分化能力,于液体培养基中间歇浸没培养更有利于其各个表面的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快速吸收,因此该方法能大大提高GGB的培养效率。若按每个载物筛盘放置100 - 150个GGB进行培养,每隔4周进行一次切割,扣除损耗每个GGB能切割为5个GGB,即增殖5倍。此培养容器若摞叠9层载物筛盘,单个培养容器经过4周可使900-1350个GGB增殖到4500-6750个GGB,大大提高了 GGB增殖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中的载物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的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装置、载物构件和运输配件。所述的培养容器装置整体为透明可灭菌PC材质,包括容器主体I以及通过螺纹啮合的密封盖体2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为圆柱形腔体,其侧壁的一端顶部与底部均各设一外伸开孔3和4 ;所述密封盖体其顶部设有气体交换的通孔5,其中通孔5的向下延伸管内装有杀菌纤维团和微孔滤膜,底部由不封口的螺纹塞固定。所述的载物构件放置于所述培养容器内,包括可摞叠的单个圆柱形不锈钢载物筛盘8以及承载载物筛盘的不锈钢固定框架9 ;所述的载物筛盘8底壁与侧壁均由筛网构成,可多个摞叠置于固定框架9内;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空心圆盘底座、垂直焊接于圆盘直径两边的固定杆902和连接固定杆的提手903 ;所述的空心圆盘底座包括空心圆环901以及由空心圆环901圆心辐射出三条两两角度为120度且与空心圆环901相接的焊接杆904,且焊接杆904连接于空心圆环901的位置再垂直向下延伸出支腿905。所述运输配件包括两条耐高温硅胶软管、蠕动栗以及非PVC复合膜圆柱形储液容器6 ;其中通过两条硅胶软管使所述的容器主体I与储液容器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条硅胶软管7 —端与容器主体I顶部外伸开孔4相连,另一端与储液容器开口 10相连。此开口主要调节培养容器与储液容器之间气体的交换,保证培养过程气体的循环流通。所述第二条娃胶软管11 一端与容器主体I底部外伸开孔3相连,另一端与储液容器开口 14相连。此开口主要是控制培养容器与储液容器之间液体的交换,保证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循环流通。所述第二条硅胶软管11中部嵌入蠕动栗15 ;所述储液容器除连接硅胶软管的开口 10与14夕卜,还包括液体培养基注入口 16,所述液体培养基注入口 16也设置有密封盖1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CN105210867.html" title="一种间歇浸没式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快繁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间歇浸没式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快繁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浸没式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增殖快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诱导获得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2)将步骤1)获得的绿色球状体置于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内进行间歇浸没式培养;所述的连通器式间歇式植物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装置、载物构件和运输配件,所述的培养容器装置包括容器主体以及通过螺纹啮合的密封盖体;所述容器密封盖体顶部设有气体交换的通孔;所述容器主体侧壁的一端其底部与顶部均各设一外伸开孔;所述载物构件包括载物筛盘以及固定框架,单个载物筛盘通过多个摞叠置于固定框架内,而固定框架再搁置于所述培养容器内;所述的运输配件包括硅胶软管、蠕动泵和储液容器,通过两条硅胶软管与所述的培养容器、蠕动泵、储液容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石雷柴敏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