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状体光耦传输介质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7788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状体光耦传输介质的成型方法,首先,将球状体一端固定在基板上;其次,在基板上设置发光管和光敏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的传输比的范围,选定球状体成型的位置,并在80℃~150℃的温度下进行滴涂一次成型,制作成球状体光耦传输介质。该方法操作简单,球状体介质对键合丝无应力、便于操作,完全避免了纵向结构光耦操作繁琐、键合丝易受到应力和损伤的隐患,且制作的平面光耦传输比一致性好,可作为独立元器件进行筛选老练,满足高等级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同一平面上的发光管与光敏管之间,通过球状体传输介质进行光传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集成电路中使用的光耦,其结构主要为纵向结构,发光管与光敏管面对面 (发光管的正极正对光敏管的发射极)组装形式复杂,传输比调试依靠移动发光管与光敏管之间的位置,工艺繁琐,操作难度较大,传输比一致性差,且易导致电路光敏管和发光管的键合点受到损伤,影响光耦的长期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着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传输比一致性的目的,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球状体光耦传输介质的成型方法。该工艺方法操作简单,球状体介质对键合丝无应力、便于操作,完全避免了纵向结构光耦操作繁琐、键合丝易受到应力和损伤的隐患,且制作的平面光耦传输比一致性好,可作为独立元器件进行筛选老练,满足高等级质量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首先,将球状体一端固定在基板上;其次,在基板上设置发光管和光敏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的传输比的范围,选定球状体成型的位置,并在80°C 150°C的温度下进行滴涂一次成型,制作成球状体光耦传输介质。所述球状体由双组分的绝缘胶构成。所述球状体高度为0. 5mm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亚莉孟彬韩新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