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舞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承载表演者的可收縮和展开的表演用道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大型的演出中,往往将一些大型的结构或道具需要做成10m以上的球状体,而 且需要特技演员在该球状体上面做特技表演。现有的球状体表演用道具不仅占用空间太 大,而且使特技演员不能迅速到位。此外,由于现有的球状体表演用道具不能收縮,因此要 求的存放空间较大。 目前,没有既能存放在相对较小空间内又能满足球体本身结构的承载要求的球状 体表演用道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演出的可折叠式球状体道具结构,其能够 在表演时展开成能够承载表演者的球体,在结束表演时可折叠起来并收放到占用空间小于 半个球体的空间内。 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球状体道具结构包括球状体,具 有可叠放的多个环体;顶升装置,安置在球状体的内部,其顶部与球状体的顶部相连;基础 架,用于安置和固定顶升装置。 其中,球状体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顶升装置顶部相连的顶升平台顶升平台与球状 体通过多根均布的钢拉杆相连,多个环体的直径由球体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其相邻环体 之间通过多根交替设置的吊绳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型演出的可折叠式球状体道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球状体(3),具有可叠放的多个环体(11-19); 顶升装置(1),安置在球状体(3)的内部,其顶部与球状体的顶部相连; 基础架(9),安置和固定顶升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华,徐原平,尹华钢,姜初伟,樊宏伟,贺虎成,尹续峰,李志强,张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