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立筒库卸料减压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5365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粮食立筒库上的装置,由减压通风管、管盆、接粮筒、连杆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使用本装置,达到粮食立筒库从周转粮库变为储备粮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粮食出库时的流动形式由整体变为管状,从上层到下层,达到减压;冷热空气交换达到降温;管顶起到破拱的作用;筒库内粉尘被抽出,达到除尘防爆。(*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粮食立筒库的装置,达到粮食立筒库以周转粮库变为储备粮库的目的。现有立筒库,由于没有减压通风装置,造成①由粮食生理作用产生的热量使粮库温度高达40℃以上,稍不及时处理将影响粮食质量;②库内聚集大量粉尘,稍有火源会引起爆炸;③由于粮食水分高,出现结拱崩塌,会导致筒壁结构爆裂;④卸粮产生的环向力,导致筒壁产生裂缝。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粮食立筒库卸料减压通风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钢材焊制成管顶、管中、管座,然后将管顶、管中、管座三部分以法兰螺栓紧固连为一根减压通风管,由座盆支承,通过管座的撑脚用螺栓紧固在座盆上,座盆安装在筒底漏斗下方,在座盆下面安装接粮筒,在接粮筒下方设置进风口,管顶、管座分别设置出粮口,控制出粮口的闸阀由可调拉杆控制,根据物料等因素在减压通风管上布置风眼,上述结构就形成了可用于糖食立筒库的卸料减压通风装置。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粮食出库时的流动形式由整体变为管状,以上层到下层,达到减压;②装置通风装置,冷热空气交换,达到降温;③管顶起到破拱的作用,达到防拱破拱;④由于筒库内粉尘被抽出,达到除尘防爆。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立筒库结构图。图2为立筒库卸料减压通风装置剖面图。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立筒库由筒壁(F)、圈梁(E)、筒底漏斗(G)、出粮输送带(C)、进粮输送带(D)、风机(A)、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组成,圈梁(E)安装在筒壁(F)外围,起到加固作用,在筒库上端安装风机(A),筒库下端是筒底漏斗(G),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与筒底漏斗(G)紧接,在立筒库上端设置进粮输送带(D),下端设置出粮输送带(C)。参照图2,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由管顶(1)、出粮口(2)、上闸阀(3)、上拉线(4)、连杆(5)、下拉线(6)、管中(7)、管座(8)、传动螺母(9)、下闸阀(10)、出粮口(11)、防尘罩(12)、传动系统(13)、集粮斗(14)、卸粮咀(15)、定位柱(16、17)、筒底(18)、撑脚(19)、紧固件(20)、座盆(21)、接粮筒(22)、进风口(23)、横梁(24)组成,接粮筒(22)上端与紧固件(20)连接,进风口(23)设置在接粮筒(22)下方,接粮筒下端与集粮斗(14)联接,管座(8)、管中(7)、管顶(1)联接为一根减压通风管,由座盆(21)支承,通过管座的撑脚(19)用螺栓紧固于座盆(21),座盆(21)与筒底(18)的紧固件(20)紧固,上拉线(4)、下拉线(6)的一端安于筒底漏斗壁,另一端安于管中(7)处,并配松紧法兰调整,传动系统(13)安装在接粮筒(22)内,由横梁(24)支承,在管顶设置出粮口(2),在管座设置出粮口(11),分别由上闸阀(3)下闸阀(10)控制,传动螺母(9)、连杆(5)安装于接减压通风管(7)内,以控制下闸阀(10)及上闸阀(3),上闸阀(3)及下闸阀(10)分别由定位柱(16)及(17)来定位。工作原理(一)、卸料减压在粮食出库时,打开上升降闸阀(3),粮食先由管顶的出粮口(2)流出,使粮食上层先卸,下层静止,粮食的流动形式由整体转变为管状,减少筒壁下部环向受力摩擦,上层粮食卸完后打开下升降闸阀(10),下层粮食就由筒底咀的出粮口(11)畅通无阻地卸完,达到卸料减压目的。(二)、通风降温储粮需要通风时,将减压通风管内的上(3)下(11)闸阀关闭好,打开接粮筒的进风门(23),在筒顶轴流排风机(A)的作用下,仓外的冷空气由进风门(23)进入减压通风管内,经管壁(7)的透风孔均匀地透过粮层,把粮堆中的热空气排除出筒库外,经过冷热空气的交换,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三)、防拱破拱在卸粮时出现粮层拱块崩塌,管顶尖的破拱帽(1)可以将拱块驱散或破碎,万一出现粮层拱块崩塌,其拱间的气流压力,可以由管壁(7)的透风孔或上(2)下(11)出粮口迅速排泄于筒库之外,从而防止粮食拱块崩塌出现的冲击可能引起筒库下部结构爆裂,达到防拱破拱目的。(四)、除尘防爆粮食进库时,开动筒顶轴流排风机(A)进行抽风,把筒库内的残余粉尘排出筒库外,保持筒库内清洁无尘,根除筒库粉尘爆炸主要源泉,达到除尘防爆目的。权利要求一种由筒壁(F)、圈梁(E)、筒底漏斗(G)、出粮输送带(C)、进粮输送带(D)、风机(A)组成的立筒库卸料减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底漏斗(G)处设置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由管顶(1)、出粮口(2)、上闸阀(3)、上拉线(4)、连杆(5)、下拉线(6)、管中(7)、管座(8)、传动螺母(9)、下闸阀(10)、出粮口(11)、防尘罩(12)、传动系统(13)、集粮斗(14)、卸粮咀(15)、定位柱(16、17)、筒底(18)、撑脚(19)、紧固件(20)、座盘(21)、接粮筒(22)、进风口(23)、横梁(24)组成,接粮筒(22)上端与紧固件(20)连接,进风口(23)设置在接粮筒(22)下方,接粮筒下端与集粮斗(14)连接,管座(8)、管中(7)、管顶(1)连接为一根减压通风管,由座盆(21)支承,通过管座的撑脚(19)用螺栓紧固于座盆(21),座盆(21)与筒底(18)的紧固件(20)紧固,上拉线(4)、下拉线(6)的一端安于筒底漏斗壁,另一端安于管中(7)处,并配松紧法兰调整,传动系统(13)安装在接粮筒(22)内,由横梁(24)支承,在管顶设置出粮口(2),在管座设置出粮口(11),分别由上闸阀(3)下闸阀(10)控制,传动螺母(9)、连杆(5)安装于减压通风管(7)内,以控制下闸阀(10)及上闸阀(3),上闸阀(3)及下闸阀(10)分别由定位柱(16)及(17)来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粮食立筒库上的装置,由减压通风管、管盆、接粮筒、连杆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使用本装置,达到粮食立筒库从周转粮库变为储备粮库的目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粮食出库时的流动形式由整体变为管状,从上层到下层,达到减压;冷热空气交换达到降温;管顶起到破拱的作用;筒库内粉尘被抽出,达到除尘防爆。文档编号B65D90/00GK2077436SQ90215728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郭陵球, 曾桂中, 邵根潮 申请人:韶关市粮食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筒壁(F)、圈梁(E)、筒底漏斗(G)、出粮输送带(C)、进粮输送带(D)、风机(A)组成的立筒库卸料减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底漏斗(G)处设置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卸料减压通风装置(B)由管顶(1),出粮口(2)、上闸阀(3)、上拉线(4)、连杆(5)、下拉线(6)、管中(7)、管座(8)、传动螺母(9)、下闸阀(10)、出粮口(11)、防尘罩(12)、传动系统(13)、集粮斗(14)、卸粮咀(15)、定位柱(16、17)、筒底(18)、撑脚(19)、紧固件(20)、座盘(21)、接粮筒(22)、进风口(23)、横梁(24)组成,接粮筒(22)上端与紧固件(20)连接,进风口(23)设置在接粮筒(22)下方,接粮筒下端与集粮斗(14)连接,管座(8)、管中(7)、管顶(1)连接为一根减压通风管,由座盆(21)支承,通过管座的撑脚(19)用螺栓紧固于座盆(21),座盆(21)与筒底(18)的紧固件(20)紧固,上拉线(4)、下拉线(6)的一端安于筒底漏斗壁,另一端安于管中(7)处,并配松紧法兰调整,传动系统(13)安装在接粮筒(22)内,由横梁(24)支承,在管顶设置出粮口(2),在管座设置出粮口(11),分别由上闸阀(3)下闸阀(10)控制,传动螺母(9)、连杆(5)安装于减压通风管(7)内,以控制下闸阀(10)及上闸阀(3),上闸阀(3)及下闸阀(10)分别由定位柱(16)及(17)来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陵球曾桂中邵根潮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粮食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