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532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引导滑座具有背部(1)和从背部(1)折弯的、沿着引导滑座的纵向轴线布置的、用于搭接引导轨(7)的支腿(2),其中,两个支腿(2)分别设有纵向密封件(5),纵向密封件的棒形体(12)在彼此面对的侧上分别具有密封唇(8),其中,棒形体(12)支撑在支腿(2)的沿着纵向轴线设置的贴靠部(9a)上,其中,棒形体(12)以其两个轴向的棒端部(13、15、18)保持在引导滑座上并且以其本身固有的弹簧力向贴靠部(9a)弹簧式地压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这种引导滑座可以安置到引导轨上并且沿着轨道轴线移动。
技术介绍
由DE102007056857A1例如公知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引导滑座。图2、图2a示出了穿过具有引导滑座的直线引导装置的横截面,引导滑座以能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引导轨上。纵向密封件37容纳在被称为定向槽的支承槽中。该支承槽平行于引导滑座的纵向轴线地构造在引导滑座的支腿的自由端部上。由US 2009/0310892 Al公知了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引导装置的纵向密封件经由其轴向的延伸部插入承载体的凹部中。由US 5 451 109 A公知了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引导装置的纵向密封件在两个轴向端部上设有钩,这些钩保持在承载体的支腿上。由DE 10 2009 052 318 Al公知了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引导装置的纵向密封件经由其轴向的延伸部插入具有侧凹部的承载体的凹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引导滑座,其中,纵向密封件毫无问题地容纳在引导滑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引导滑座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具有背部和从背部折弯的、沿着引导滑座的纵向轴线布置的、用于搭接引导轨的支腿。两个支腿分别设有纵向密封件,纵向密封件的棒形体在彼此面对的侧上分别具有密封唇。“棒形”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下表示沿着轴线延伸的主体。当将引导滑座安置到引导轨上时,密封唇向引导轨贴靠并且密封地贴靠到引导轨上。棒形体支撑在支腿的沿着纵向轴线设置的贴靠部上。这意味着,当引导滑座布置在引导轨上时,纵向密封件在其从一个端部至另一端部的轴向延伸上被毫无问题地支撑并且得到了对密封唇的足够的压紧。根据本专利技术,纵向密封件的棒形体以其两个轴向的棒端部保持在引导滑座上并且以其本身固有的弹簧力向贴靠部弹簧式地压靠(anfedern)。以该方式可靠地防止了纵向密封件可能下垂。该弹簧力横向于纵向密封件的纵向方向起作用。弹簧力在笔直的纵向密封件中起作用。通过如下方式导致弹簧力,即,纵向密封件本身拱曲,也就是使其端部不在共同的直线上。如果现在将纵向密封件掰成笔直,那么该掰动弹簧弹性地进行并且在纵向密封件的棒形体中产生弹簧力,从而被掰成笔直的纵向密封件以其棒形体的位于棒端部之间的区段向贴靠部施加横向于棒形体纵向方向的弹簧力。不需要纵向密封件在其轴向中部利用附加的机构保持在引导滑座上。在其中有弹簧力在贴靠部上起作用的轴线与在其中(当引导滑座移动到引导轨上时)有压紧力使密封唇支撑在贴靠部上的轴线优选二者彼此成角度。以有利的方式,引导滑座具有承载体和布置在承载体的沿纵向轴线的方向放置的两个端部上的头部块体,其中,纵向密封件以其两个轴向的端部保持在头部块体上。这种引导滑座经常设有连续的滚动体循环,其中,所谓的滚动体转向部布置在头部块体中,滚动体转向部使滚动体从返回通道转向到引导滑座的负载通道中。这些头部块体可以以有利的方式例如设有凹部,棒形体的棒端部嵌入凹部中。凹部可以位于共同的笔直的轴线上。优选地,密封唇和棒形体一体式地彼此连接,其中,棒形体的两个轴向的棒端部没有密封唇。于是,这两个棒端部可以例如插入头部块体的所提到的凹部中。引导滑座的承载体可以在其两个支腿上分别设有沿纵向轴线构造的用于容纳棒形体的支承槽。于是,该支承槽形成用于棒形体的贴靠部。支承槽具有两个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的、沿纵向轴线延伸的支承面,棒形体支承在支承面上。两个支承槽的一个支承面朝引导滑座的下侧指向,两个另外的支承面彼此面对。彼此面对的支承面用于对纵向密封件毫无问题地进行横向于其纵向轴线地支撑,从而使密封唇以预定的方式向引导滑座贴靠。纵向密封件以其棒形体弹簧弹性地向支承槽的朝引导滑座下侧指向的支承面弹簧式地压靠,从而防止了纵向密封件尤其是在其轴向中部处下垂。将纵向密封件插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中以有利的方式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与引导滑座松开的纵向密封件首先是弯曲状拱曲的,而其不固有弹簧力。在取消了弯曲状拱曲(也就是说使棒形体从弯曲状拱曲朝笔直的轴线的方向偏转)的情况下,两个棒端部可以保持在引导滑座上,其中,由于棒形体被掰直,使得该棒形体在施加弹簧力的情况下变直,从而棒形体以其固有的弹簧力向贴靠部抵靠。该贴靠部可以(如已论述的那样)通过支承槽形成,其中,棒形体于是向两个支承槽的一个支承面弹簧式地压靠。在装配时,首先可以将棒形体的一个棒端部插入引导滑座的一个凹部中,然后可以使棒形体弯曲成使相对置的棒端部插入引导滑座的相对置的凹部中。在该位置中,棒形体弹簧弹性地变形,使其承载密封唇的区段向支承槽的一个支承面弹簧式地压靠,从而使纵向密封件不下垂。附加地,这样掰直的纵向密封件被定向以与引导轨毫无问题地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密封件可以根据如下方法来制造:棒形体可以通过注塑成形而制造有沿着弯曲状拱曲的棒轴线一体成形的密封唇,其中,沿着笔直的轴线喷注棒形体的棒端部。在注塑成形结束之后,可以将弯曲状拱曲的棒体向笔直的棒轴线掰,使棒体弹簧弹性地形变。这种纵向密封件或者说棒形体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由热塑性的弹性体制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在总共^^一个附图中示出的三个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图2示出用于制造根据图1的引导滑座的装配步骤;图3示出穿过图1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的横截面;图4以第一视图示出作为单独部件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的纵向密封件;图5以另外的视图示出图4的纵向密封件;图6示出图2所示的引导滑座,然而是以一个视图;图7示出穿过在头部块体区域内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的横截面;图8以图7所示的截面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型方案的局部;图9示出另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型方案;图10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密封件的喷注工具;以及图11示出弯曲状拱曲的并且随后笔直定向的纵向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引导滑座具有背部I和从背部I折弯的、沿着引导滑座的纵向轴线布置的、用来搭接未示出的引导轨的支腿2。引导滑座具有承载体3和布置在承载体3的沿纵向轴线方向放置的两个端部上的头部块体4。两个支腿2在其自由端部上分别设有纵向密封件5,纵向密封件密封地贴靠在未示出的引导轨上。图2清楚地示出了纵向密封件5,纵向密封件以其一个端部嵌入头部块体4的未进一步示出的凹部6中。纵向密封件5的在图2中与引导滑座松开的端部可以在纵向密封件5弹簧弹性地弯曲的情况下插入相对置的头部块体4的相应的凹部6中,其中,在这种安装好的情况下,纵向密封件5弹簧弹性地预紧,并且弹簧弹性地支撑在承载体3上。图3示出了穿过具有图1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滑座的直线引导装置的横截面。在该示图中示出了引导轨7,引导轨被引导滑座围嵌,其中,纵向密封件以其密封唇8密封地贴靠在引导轨7上。由该图也可以清楚地获知,两个支腿2在其自由端部上分别设有支承槽9,支承槽在承载体3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构造在两个支腿2上的支承槽9具有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的且沿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引导装置的引导滑座,所述引导滑座具有背部(1)和从所述背部(1)折弯的、沿着所述引导滑座的纵向轴线布置的、用于搭接引导轨(7)的支腿(2),其中,两个支腿(2)分别设有纵向密封件(5),所述纵向密封件的棒形体(12)在彼此面对的侧上分别具有密封唇(8),其中,所述棒形体(12)支撑在所述支腿(2)的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设置的贴靠部(9a)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形体(12)以其两个轴向的棒端部(13、15、18)保持在所述引导滑座上并且以其本身固有的弹簧力向所述贴靠部(9a)弹簧式地压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丹尼尔迪特马尔·鲁迪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