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821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器,包括传动轴、驱动盘、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传动轴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相连,抛丸轮本体内安设有分配器,分配器通过驱动盘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驱动盘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直线形的第一凹槽,驱动盘一端端面设置有线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的中间部分相配合,第一凹槽的两端部分与第一凸台的侧面形成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与抛丸轮本体端面上的两个第二凸台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轴与分配器、传动轴与抛丸轮本体之间均通过凹槽与凸台配合的连接方式来传动,对中性好,精度高;且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由于凸台和凹槽紧密配合,承载能力加强,避免了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对传动轴上的螺纹孔造成冲击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板表面强化和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抛丸器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中,抛丸器主要用于钢板表面去除氧化铁皮和表面强化,以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抛丸器的工作原理是:硬材料丸粒通过漏斗先进入高速旋转的分配器中,然后通过定向套的开口再进入高速旋转的抛丸轮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丸粒沿着曲线叶片运动高速地抛出打击在钢板的表面上,起着对钢板表面清理或强化的作用。目前,抛丸器的传动轴与分配器和抛丸轮的一般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在抛丸器传动轴1的端面上开设有两组螺纹孔,一组螺纹孔配合第一连接螺钉7固定分配器2的驱动盘3,驱动盘3的中间开设一个螺纹孔配合第二连接螺钉8以连接分配器2,分配器2起着使丸料偏转和加速的作用;另一组螺纹孔配合第三连接螺钉9固定抛丸轮本体4,抛丸轮本体4上安装有八个曲线叶片5;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随着传动轴1一起做高速旋转运动;定向套6套设在分配器2外,不随传动轴1旋转,定向套6的开口位置决定了喷丸流的方向。抛丸器在工作时,电机驱动传动轴1,从而带动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高速旋转。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由于硬材料丸粒对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的表面会发生强烈的撞击和摩擦,导致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严重磨损,所以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需经常更换。由于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过度磨损后的偏载,以及分配器2和抛丸轮本体4上的安装孔与连接螺钉之间存在间隙,两者在高度旋转过程中对传动轴1端面上的螺纹孔产生很大的冲击,r>传动轴1轴端形状及螺纹孔遭到破坏,这种破坏不易修复,最终会导致整个传动轴1报废。由于该结构形式不利于传动轴1的更换,当传动轴1报废后,不仅增加了备件成本,也增加了检修时间和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动效果好、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抛丸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丸器,包括传动轴、驱动盘、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相连,抛丸轮本体内安设有分配器,分配器通过驱动盘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与驱动盘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直线形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盘一端端面设置有线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配合;驱动盘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螺钉与传动轴的端面压紧。按上述方案,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的中间部分相配合,第一凹槽的两端部分与第一凸台的侧面形成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与抛丸轮本体端面上的两个第二凸台相配合;所述抛丸轮本体通过第二连接螺钉与传动轴的端面压紧。按上述方案,在驱动盘和分配器之间的抛丸轮本体内安设有隔离环,隔离环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端面内壁紧贴,隔离环的另一端与分配器的端面紧贴。按上述方案,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抛丸轮本体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盘的两端穿出通孔,分别与传动轴和分配器连接。按上述方案,所述分配器和驱动盘的轴向中心对应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与第三连接螺钉相配合;所述分配器通过第三连接螺钉与驱动盘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动轴与分配器、传动轴与抛丸轮本体之间均通过凹槽与凸台配合的连接方式进行传动,对中性好,精度高,传动效果好;且装拆自如,维护方便,节省安装时间;且在传动轴的高速旋转过程中,由于凸台和凹槽紧密配合,凸台承载能力的加强,避免了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对传动轴端面上的螺纹孔造成冲击破坏,降低了传动轴的损耗,提高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检修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抛丸器传动轴与驱动盘和抛丸轮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传动轴与驱动盘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抛丸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在图2-图9中,1、传动轴;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一螺纹孔(a);1.4、第二螺纹孔(a);2、驱动盘;2.1、第一凸台;2.2、第一螺纹孔(b);2.3、第三螺纹孔;3、隔离环;4、抛丸轮本体;4.1、第二凸台;4.2、第二螺纹孔(b);4.3、通孔;5、分配器;6、第一连接螺钉;7、第二连接螺钉;8、第三连接螺钉。如图2所示的一种抛丸器,包括传动轴1、驱动盘2、分配器5和抛丸轮本体4,传动轴1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4相连,抛丸轮本体4内安设有分配器5,分配器5通过驱动盘2与传动轴1相连;传动轴1与驱动盘2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直线形的第一凹槽1.1,驱动盘2一端端面设置有直线形的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与第一凹槽1.1的中间部分相配合(可为过渡配合),如图3所示;驱动盘2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螺钉6与传动轴1的端面压紧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第一连接螺钉6,对称分布在第一凹槽1.1的两侧);第一凸台2.1与第一凹槽1.1的中间部分配合后,第一凹槽1.1的两端部分均分别与第一凸台2.1的侧面形成两个第二凹槽1.2,如图3所示;两个第二凹槽1.2分别与抛丸轮本体4端面上的两个第二凸台4.1相配合(可为过渡配合);抛丸轮本体4通过第二连接螺钉7与传动轴1的端面压紧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六个第二连接螺钉7,六个第二连接螺钉7对称分布在第一凹槽1.1的两侧);在第二凸台4.1所在的抛丸轮本体4端面上开设有通孔4.3,驱动盘2设置在通孔4.3内,两端分别伸出通孔4.3;驱动盘2的一端与传动轴1相连,另一端与分配器5相连。本实施例中,在驱动盘2和分配器5之间的抛丸轮本体4内安设有隔离环3,隔离环3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4端面内壁紧贴,隔离环3的另一端与分配器5的端面外壁紧贴;隔离环3防止丸粒从分配器5进入到抛丸轮本体4后通过分配器5和抛丸轮4之间的间隙进入驱动盘2上,减小了驱动盘2的磨损,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分配器5和驱动盘2的轴向中心对应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3,第三螺纹孔2.3与第三连接螺钉8相配合;所述分配器5通过第三连接螺钉8与驱动盘2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驱动盘2的端面和传动轴1的端面上对应间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包括驱动盘2上的第一螺纹孔(b)2.2和传动轴1上的第一螺纹孔(a)1.3,其中,开设在驱动盘2端面上的第一螺纹孔(b)2.2为沉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连接螺钉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器,包括传动轴、驱动盘、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相连,抛丸轮本体内安设有分配器,分配器通过驱动盘与传动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驱动盘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直线形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盘一端端面设置有线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配合;驱动盘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螺钉与传动轴的端面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器,包括传动轴、驱动盘、分配器和抛丸轮本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抛丸轮本体相连,抛丸轮本体内安设有分配器,分配器通过驱动盘与传动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驱动盘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直线形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盘一端端面设置有线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配合;驱动盘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一连接螺钉与传动轴的端面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的中间部分相配合,第一凹槽的两端部分与第一凸台的侧面形成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与抛丸轮本体端面上的两个第二凸台相配合;所述抛丸轮本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军王玉萍周绍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