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及其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758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冷却剂出口,其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壁上的支撑筋,该支撑筋能够支撑定子,包括上支撑筋、下支撑筋和中间支撑筋,上支撑筋和下支撑筋为不连续的肋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外表面的加强筋,加强筋具有与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盲孔和贯穿盲孔以连接电机壳体内外的喷液孔。将上支撑筋和下支撑筋设置为不连续的肋板,可使冷却液穿过支撑筋进入下一个流道,可增加流道的数量;此外,设置多个喷液孔可对冷却流体的位置进行分配,增大进入电机上部流道的流量面积,从而达到减少冷却死区的位置,使得电机的冷却更为均匀,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电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制冷循环。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会使压缩机的温度升高,而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因此,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冷却,其中,对于压缩机的电机的冷却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喷液冷却电机的方案,通常为从系统液管取得液体制冷剂,制冷剂经过阀门、过滤器、视液镜等元件后,经过膨胀阀或限流孔口节流后进入压缩机的电机腔内,最后液体通过在电机定子外围、定转子气隙、转子铁芯段冷却流道流动蒸发,冷却电机绕组。但是,由于现有的电机结构包括电机机壳01和与电机机壳01相连的端盖形成电机的工作区域,设置在内部的电机主体结构,电机主体结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具体地,电机机壳01的内部具有六段支撑筋02,以支撑电机主体结构,电机机壳01与电机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定子外围冷却流道,但由于支撑筋02的存在,使得定子外围冷却流道沿圆周方向不连续,定子外围流道与定转子气隙冷却流道截面积小于左边端面绕组空间截面积,没有很好地组织内部的流道,导致大部分制冷剂在喷入后直接进入左边端面绕组空间,再进入铁芯段冷却流道,只有很小部分的制冷剂经过定子外围流道与定转子气隙冷却流道,而大量制冷剂积存在左边端面绕组空间的底部,这种方式很难将喷入的液体均匀地分布在电机的每个部位,有可能出现喷液量很大,却无法对电机完全冷却,特别容易出现冷却死区,存在冷却不均匀,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如何保证电机均匀冷却,以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电机,以保证电机均匀冷却,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压缩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底部一端的冷却剂出口,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壁上用于支撑定子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部的上支撑筋、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底部另一端的下支撑筋和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筋和所述下支撑筋之间的中间支撑筋,所述上支撑筋和所述下支撑筋均为不连续的肋板;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外表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具有与所述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盲孔;沿所述盲孔的轴线方向布置有多个贯穿盲孔,并连通所述电机壳体外部与内部的喷液口。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所述上支撑筋包括两个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块型上肋板。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所述上支撑筋为两个,并且分布在所述加强筋的两侧。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所述下支撑筋包括三个相邻之间具有间隙的下肋板,且相邻的所述下肋板相靠近的边由远离所述冷却剂出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冷却剂出口的一端倾斜。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相邻两个所述下支撑筋靠近所述冷却剂出口的一端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冷却剂出口一端的距离。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所述下支撑筋为两个,并且所述下支撑筋分布在所述加强筋的两侧。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两个所述下支撑筋的所述下肋板由远离所述冷却剂出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冷却剂出口的方向向外倾斜。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喷液口处,用于控制喷入段的喷液量的孑L塞。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中,所述孔塞为节流孔塞。—种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其中,所述电机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端盖、定子和转子以及冷却剂出口,其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壁上的支撑筋,该支撑筋能够支撑定子,实现对定子和转子的安装,此外,该支撑筋包括上支撑筋、下支撑筋和中间支撑筋,并且上支撑筋和下支撑筋为不连续的肋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外表面的加强筋,并且该加强筋具有与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盲孔,并有贯穿盲孔以连接电机壳体内外的喷液孔。通过上述设置,将上支撑筋和下支撑筋设置为不连续的肋板,即具有间隙,可使冷却液穿过支撑筋进入下一个流道,因此,可增加流道的数量;此外,设置多个喷液孔可对冷却流体的位置进行分配,增大进入电机上部流道的流量面积,从而达到减少冷却死区的位置,使得电机的冷却更为均匀,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方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体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体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体的侧视图;图7为图6中A-A方向视图;图8为图6中C-C方向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电机,以保证电机均匀冷却,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本技术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压缩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图9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端盖2、定子和转子以及冷却剂出口 6,其中,电机壳体I和端子2相连,形成电机的内部空间,以对内部部件的工作空间进行限定,而定子和转子等部件均设置在电机的内部空间内,在对电机内部通过冷却液体冷却后冷却液体通过冷却剂出口 6排出,为了保证排放干净,该冷却剂出口 6设置在电机壳体I的底部的一端。本申请的核心中,该电机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壳体I内壁上的支撑筋和设置在电机壳体I外表面的加强筋3。其中,上述的支撑筋用于支撑定子,实现对定子和转子的安装,该支撑筋包括上支撑筋51、下支撑筋52和中间支撑筋,并且上支撑筋51为电机正常放置时,与冷却剂出口 6相对的上部,而下支撑筋51为电机底部的另一端,中间支撑筋为上支撑筋51和下支撑筋52之间,其重点在于本申请中的上支撑筋51和下支撑筋52为不连续的肋板。上述的加强筋3具有与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盲孔,并有贯穿盲孔以连接电机壳体I内外的喷液口 4,此处的盲孔可作为冷却液体进入电机内部之前的流道,冷却液体在盲孔内流动,再通过喷液口 4进入电机内部,可增加冷却液体进入电机内部的面积,可在初始时就改变冷却液体的流向,防止出现电机顶部出现冷却死区的问题。对于该盲孔的端部至少需要超过电机绕组的。通过上述设置,将上支撑筋51和下支撑筋5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底部一端的冷却剂出口(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内壁上用于支撑定子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上部的上支撑筋(51)、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底部另一端的下支撑筋(52)和设置在所述上支撑筋(51)和所述下支撑筋(52)之间的中间支撑筋,所述上支撑筋(51)和所述下支撑筋(52)均为不连续的肋板;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外表面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具有与所述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盲孔;沿所述盲孔的轴线方向布置有多个贯穿盲孔,并连通所述电机壳体(1)外部与内部的喷液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浩安亚洲颜超何汝龙顾裕林刘加春马宁芳苗志强肖福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