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1844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其中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子像素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个子像素组包含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一相邻于该第一列的第二列;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以及一第四子像素,位于该第三行及该第二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变像素排列方式减少耗电且增加亮度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外型轻薄、低福射、体积小及低耗能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笔记本计算机或平面电视等资讯产品上。因此,液晶显示器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成为市场主流,其中又以主动矩阵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Active Matrix TFT IXD)最受欢迎。简单来说,主动矩阵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系统由一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以及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所构成。源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分别控制数据线(Data Line)及扫描线(Scan Line),其在面板上相互交叉形成电路单元矩阵,而每个电路单元(Cell)包含液晶分子及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栅极驱动器先将扫描讯号送至晶体管的栅极,使晶体管导通,接着源极驱动器将时序控制器送来的数据转换成输出电压后,将输出电压送至晶体管的源极,此时液晶一端的电压会等于晶体管漏极的电压,并根据漏极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透光率达到显示不同颜色的目的。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品质可通过计算一方向上液晶显示器所包含的像素数目来得知。举例来说,使用者可通过计算每英吋像素数目(pixels per inch, PPI)来取得判断液晶显示器的图像品质的依据。请参考图1,图1为图像品质与每英吋像素数目间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品质与每英吋像素数目间呈现正比关系。然而,人眼的辨识能力有限,当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吋像素数目超越一阈值后,人眼往往难以分辨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也就是说,当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吋像素数目超越一阈值后,人眼所接收到的图像便无网格状。举例来说,在人眼视力1.0且人眼与液晶显示器的距离为12英吋的情况下,当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吋像素数目超越286时,人眼便难以辨识液晶显示器上像素间的距离。在此状况下,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吋像素数目仅需达到286,即可使人眼接收到无网格状的图像。此外,每一像素点可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也可随之减少,从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且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功率消耗。因此,如何在维持图像品质的前提下减少子像素的数目便成为业界亟欲探讨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子像素排列方式减少耗电且增加亮度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子像素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个子像素组包含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一相邻于该第一列的第二列;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以及一第四子像素,位于该第三行及相邻于该第一列的一第二列。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驱动模块,用于包含多个子像素组的一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含一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一第二列的第一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的第二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的第三子像素及一位于该第三行的及该第二列的一第四子像素。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子像素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个子像素组包含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相邻于该第一列的一第二列;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一第三子像素,位于该第二行、该第三行及该第二列;一第四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三行的一第四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一第五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四行的一第五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一第六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五行的一第六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以及一第七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六行的一第七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驱动模块,用于一包含多个子像素组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个子像素组包含一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相邻于该第一列的一第二列的第一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的第二子像素;一位于该第二行、该第三行及该第二列的第三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三行的一第四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的第四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四行的一第五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的第五子像素;一位于相邻于该第五行的一第六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的第六子像素;以及一位于相邻于该第六行的一第七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的第七子像素。【附图说明】图1为图像品质与每英吋像素数目间关系的TJK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3为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14为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另一颜色配置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21为图8所示的显示装置另一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22A?22C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其余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0、40、60、80、90、100、110、150、180、190 显示装置CD行驱动单元DLl ?DLx、DLn ?DLn+9数据线DRI驱动模块RD列驱动单元SLl ?SLy、SLm ?SLm+4扫描线SPl ?SP23子像素SP13A、SP13B、SP14A、SP14B次要子像素SPGl ?SPG5、SPGCl、SPGC2、SPGC3子像素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利用不同子像素排列的方式,减少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据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及亮度可获得提升,且液晶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及布局面积可进一步被降低。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可为包含一液晶面板的电子装置,如电视、智能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图2仅绘示出显示装置20中部份的子像素作为代表。需注意的是,图2用来介绍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0包含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l (图2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l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3,图3为图2中子像素组SPGl的示意图。在图3中,子像素组SPGl包含子像素SPl?SP4。子像素SPl直立于第j行及1、i+1列,相似地,子像素SP2直立于第j+1行及1、i+1列。另一方面,子像素SP3、SP4则被横置于第j+2、j+3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多个子像素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个子像素组包含有: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一列及一相邻于该第一列的第二列;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一行的一第二行、该第一列及该第二列;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该第二行的一第三行及该第一列;以及一第四子像素,位于该第三行及该第二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闵
申请(专利权)人: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