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214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芯棒,属于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连接段(1)和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3),所述螺旋槽(3)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2),所述螺旋槽(3)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2)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3)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4),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4)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磨床芯棒,其拆卸起来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芯棒,主要用于筒状零件的外圆加工,属于机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在设备中可起到支承、定位、导向或保护轴的作用。目前,轴套加工用夹具一般采用一芯轴与轴套配合定位,轴套的锁紧通常都是用一螺母或一垫片加一螺母直接压紧轴套端面。为了保证轴套加工时的稳定性,通常轴套与芯轴配合的很死,因此工件拆卸起来十分不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芯轴和轴套表面磨损,从而对工件加工质量造成影响,增加了产品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磨床芯棒,其拆卸起来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磨床芯棒,它包括连接段和安装段,所述安装段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所述螺旋槽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床芯棒,其安装段外表面开设有一条螺旋槽,在轴套装夹时,轴套内壁上的赃物可进入螺旋槽内,从而防止加工时对轴套内壁造成损伤,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另外拆卸时往液压油通道内注入液压油,使得轴套与芯轴分离,方便了轴套的拆卸,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轴套和芯轴的磨损,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床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连接段I 安装段2 螺旋槽3 液压油孔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床芯棒,它包括连接段I和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3,所述螺旋槽3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2,所述螺旋槽3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2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3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4,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4相连通。【主权项】1.一种磨床芯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段(I)和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2 )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3 ),所述螺旋槽(3 )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2),所述螺旋槽(3)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2)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3)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4),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4)相连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芯棒,属于机加工设备
它包括连接段(1)和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3),所述螺旋槽(3)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2),所述螺旋槽(3)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2)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3)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4),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4)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床芯棒,其拆卸起来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IPC分类】B24B41/06, B24B5/36, B24B5/35【公开号】CN105196119【申请号】CN201510646368【专利技术人】皮炼武 【申请人】江阴江顺精密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芯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段(1)和安装段(2),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呈锥形,其锥度为1:5000,所述安装段(2)外表面上开设有一条螺旋槽(3),所述螺旋槽(3)的长度贯穿整个安装段(2),所述螺旋槽(3)两端封闭,所述安装段(2)内部开设有液压油通道,所述螺旋槽(3)内开设在有液压油孔(4),所述液压油通道与液压油孔(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炼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江顺精密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