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005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至少一人工湿地区通过该共用配水渠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共用配水渠,并使得人工湿地区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在水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水体的流动速度相对增加,将水体中的杂质冲刷到共用配水渠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堵塞,而目前解决堵塞的成本相对较高。经研究发现,普通人工湿地在中段和尾段的堵塞比较严重。目前解决普通人工湿度堵塞的技术手段一般是对湿地进水进行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尤其是含有大量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时,必须在湿地之前设置预处理设施。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及其它一些不利于人工湿地处理过程的物质,以减少湿地中的沉积,防止堵塞。常见的预处理设施有隔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厌氧沉淀塘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预处理设施仅仅能除掉一部分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其它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将进入至人工湿地,积少成多,同样会导致人工湿地的堵塞,因此,人们采用比如以反向水流冲洗并冲洗方向交替循环等方式来解决堵塞问题,但防堵塞结构均相对复杂,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至少一人工湿地区通过该共用配水渠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向人工湿地区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出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的入口宽度总和。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人工湿地区向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入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的出口宽度总和。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方向沿相邻所述人工湿地区单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的宽度等于上游所述人工湿地区的出口宽度和下游所述人工湿地区的入口宽度总和。进一步的,所述共用配水渠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人工湿地区的水流方向相垂直。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人工湿地区呈直角梯形形状或等腰梯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将人工湿地区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端部共用配水渠,并使得人工湿地区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在水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水体的流动速度相对增加,将水体中的杂质冲刷到共用配水渠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如图1所述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6,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通过该共用配水渠6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3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本技术主要设计在于对人工湿地的抑堵,其可应用于生态浮床、植物塘、或者其它形态结构,其中的共用配水渠6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的水流方向相垂直,这样,在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向人工湿地区3的水流,或人工湿地区3向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水流,又或是相邻人工湿地区3之间的水流均可通过该共用配水渠6具有相邻单向且连续的水流方向。由于人工湿地区3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在水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水体的流动速度相对增加,将水体中的杂质冲刷到共用配水渠6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在应用中,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宽度也可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同样可以将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内的水体杂质冲刷至共用配水渠6中,缓解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杂质堵塞问题,保证整个结构的正常运作。具体地,共用配水渠6的设置,如图1上部,水流方向沿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向人工湿地区3方向设置,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出口宽度与人工湿地区3的入口宽度总和。如图1下部,水流方向沿人工湿地区3向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方向设置,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入口宽度与人工湿地区3的出口宽度总和。如图1中部,水流方向沿相邻人工湿地区3单向设置,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上游人工湿地区3的出口宽度和下游人工湿地区3的入口宽度总和。即共用配水渠6应用于相邻的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与人工湿地区3之间的端部水流过渡连接并兼沉渣的作用;或者应用于相邻的人工湿地区3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之间的端部水流过渡连接并兼沉渣的作用;或者应用于相邻的人工湿地区3之间的端部水流过渡连接并兼沉渣的作用。也即是说该共用配水渠6是分段设置,其根据人工湿地区3、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两端的水流进出口宽度具体设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采用模块化或组合模块化设置,其可以相互组合,优选的,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呈直角梯形形状或等腰梯形形状,当然,实际应用中,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的形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主权项】1.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通过该共用配水渠(6)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3)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向人工湿地区(3)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出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入口宽度总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人工湿地区(3)向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I)的入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出口宽度总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相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6),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通过该共用配水渠(6)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3)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梁于东盛范春梅李有为唐世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