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进水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135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间歇式进水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人工湿地,包括进水池,以及与所述进水池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进水池中的出水控制结构,该结构包括浮球和设置在所述浮球上的连线;所述连线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一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出水的气囊塞;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气囊塞堵塞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上;当所述进水管开始进水时,所述连线被浮球带动向上运动,所述气囊塞被所述连线带动脱离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开始出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设置在人工湿地的前端,增加水流量,提高流水速度,有效提高湿地布水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使基质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布水的间歇式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的极大的发展,其研宄和应用已经涉及到多类污水处理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河水与景观湖水等等。对比已有的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的工艺特点和处理功效。其中,垂直流湿地占地面积小,充氧效果好,能够充分利用处理基质,对污水中的BOD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也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尤其是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已成为一些土地利用有限的区域内人工湿地应用的首选。而在垂直流湿地系统中,湿地的布集水方式是除湿地基质、植物以外决定湿地运行良好与否的重要环节,一种良好的布集水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污水被均匀地分流到整个湿地表面,进而保证湿地中的基质得到充分利用。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一些湿地的污水来源的流量不均、流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式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池,以及与所述进水池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进水池中的出水控制结构,该结构包括浮球和设置在所述浮球上的连线;所述连线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一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出水的气囊塞;当所述气囊塞所受水压大于等于所述浮球的浮力时,所述气囊塞处于封堵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状态;当所述气囊塞所受水压小于所述浮球的浮力时,所述气囊塞处于脱开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洽群林惟薛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渠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