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209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壤(2)填充于整个池体(1)内部,净化植物(3)种植于土壤(2)上。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后,其各主要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使它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的结构,特别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 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 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 定、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 等特点。因此,大力开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垂直流人工湿地需要将选定位置的土壤去除后填充相应的填料,建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的人工湿 地结构,已解决垂直流人工湿地建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土壤填充于整个池体内 部,净化植物种植于土壤上。 池体有两个以上。 -级池体中的净化植物为大型藻类。 二级池体和三级池体中的净化植物为挺水植物。 每级池体之间高度依次降低,每级落差1-lOc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后,其各主要污染物的质 量浓度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使它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三级池体净化,每级池体1之间高度依次降低,每级落 差l-10cm,土壤2填充于整个池体1内部,一级池体1中的净化植物3为大型藻类,主要是 浮萍、睡莲或莲,二级池体4和三级池体5中的净化植物3为挺水植物,主要为灯芯草、水 葱、再力花或者香蒲等。 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后,其各主要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大大降低,而且操 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使它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2010年5?10月对浙江省舟山 城北水库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了 6个月的污水净化效果跟踪监测,以期了解人工湿地 工程在生活污水处理上的有效性与持续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人工湿地 工程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壤(2)填充于整个池体(1)内部,净化植物(3)种植于土壤(2)上;池体(1)有两个以上;一级池体(1)中的净化植物(3)为大型藻类;二级池体(4)和三级池体(5)中的净化植物(3)为挺水植物;每级池体(1)之间高度依次降低,每级落差1‑10c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壤(2)填充于整个池体(1)内部,净化 植物(3)种植于土壤(2)上;池体(1)有两个以上;一级池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四喜王凤友张建民刘冬王艺吴云杰杨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