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生物膜强化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92977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生物膜强化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方法,在系统的进水布水管与出水集水管间设置湿地的植物系统,并在植物根部间隙区内设置生物膜载体。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表面流人工湿地构建;二、植物栽培,生长;三、生物膜载体的选择;四、载体的布置与固定;五、湿地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将表流湿地与生物膜相结合,在保持传统表面流人工湿地各种优点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表流湿地的净化能力,同时不会出现潜流湿地滤料堵塞的情况。利用生物膜增加微生物的生物量提高了表流湿地系统的净化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及河、湖的面源处理等方面,在维持湿地生态功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具体是一种将表面流人工湿地与生物膜载体相结合的新型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属于资源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在实际运行中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具有建设成本低、不会堵塞、对高SS含量废水处理效果好、后续运行管理容易等优点。但是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较,表面流人工湿地单位面积去除污染物的效率较低,往往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潜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较小,且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1.湿地施工时采用大粒径的填料,基质的孔隙率较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导致基质表面的微生物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且由于基质的持水率较差, 对湿地内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2.施工时采用小粒径的填料,尽管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但是随着人工湿地的长期运行,最终会发生堵塞。从而产生堵塞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系统的渗透系数明显变小,基质表面严重壅水,同时隔绝了外界氧气向基质内的传输,进而降低了污染物(主要指有机物和氨氮等)的去除效果,引发恶臭,恶化运行环^Ml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生物膜强化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进水布水管与出水集水管间设置湿地的植物系统,并在植物根部间隙区内设置生物膜载体;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表面流湿地构建按照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参数进行湿地系统的建设,施工时系统的底部用可压实的粘土或膨润土进行防水,以预防污水渗透至地下水,导致水质污染,后上覆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土壤厚度一般为30~40cm即可,湿地内部的土壤表层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的为进水布水管与出水集水管;二、植物栽培,生长选择净化能力强,抗逆性较强的湿地植物,如香蒲、芦苇、菖蒲,种植于表流湿地土壤中,植株密度为30~35棵/m2;三、生物膜载体的选择可选择市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张云慧陈梦银赵联芳黄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