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90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线芯外部设有粘胶层,第二线纱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一线纱的第一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一基线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第二线纱的第二纤维层由竹浆纤维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一方面,线芯由两根相同纤维材料的线纱形成双螺旋结构,保证了线芯的整体结合性,并且提高纱线整体结构的抗拉伸强度和弹性,另一方面,第二线纱螺旋缠绕在线芯外部,通过粘胶层与线芯粘结,提高了连接牢固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纱线的抗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
技术介绍
赛络纺是将两根粗纱平行引入细纱机牵伸区,经分别牵伸后从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出来汇合,由于捻度的作用,两根单纱自身被加上一定的捻度,并且两根单纱在汇合后它们之间也有捻度,同时完成了单纱、股线的加捻、并合、卷绕工作。然而,当采用两种不同纤维材料进行赛络纺时,如何使得两种纤维结合性好,从而突出两种纤维各自的优点,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包括:线芯、粘胶层、绕包层;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每根第一线纱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和包覆在第一基线外部的第一纤维层,第一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一基线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粘胶层包覆在线芯外部,绕包层包覆在粘胶层外部,绕包层由粘接在粘胶层上的第二线纱形成,第二线纱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二线纱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和包覆在第二基线外部的第二纤维层,第二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二基线上的竹浆纤维形成。优选地,第二线纱的螺旋方向与第一线纱的螺旋方向相反。优选地,第二线纱相邻两圈之间间隔预定距离L。优选地,第二线纱的外径为D,0.< L < D。优选地,第二线纱抵靠所述线芯外壁。优选地,第一纤维层的截面积为SI,第二纤维层的截面积为S2,S2 = 2S1。本技术中,所提出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线芯外部设有粘胶层,第二线纱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一线纱的第一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一基线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第二线纱的第二纤维层由竹浆纤维形成。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一方面,线芯由两根相同纤维材料的线纱形成双螺旋结构,保证了线芯的整体结合性,并且提高纱线整体结构的抗拉伸强度和弹性,另一方面,第二线纱螺旋缠绕在线芯外部,通过粘胶层与线芯粘结,提高了连接牢固性,并且进一步提尚纱线的抗拉伸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包括:线芯、粘胶层、绕包层;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I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每根第一线纱I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11和包覆在第一基线11外部的第一纤维层12,第一纤维层12由粘接在第一基线11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粘胶层包覆在线芯外部,绕包层包覆在粘胶层外部,绕包层由粘接在粘胶层上的第二线纱2形成,第二线纱2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二线纱2的盘旋方向与第一线纱I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二线纱2抵靠所述线芯外壁,第二线纱2相邻两圈之间间隔预定距离L,第二线纱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21和包覆在第二基线21外部的第二纤维层22,第二纤维层22由粘接在第二基线21上的竹浆纤维形成,第二线纱2的外径为D,0.5D ^ L ^ D0在具体设计中,第一纤维层12的截面积为SI,第二纤维层22的截面积为S2,S2 =2S1,使得纺纱线兼具铜氨纤维和竹浆纤维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线芯外部设有粘胶层,第二线纱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一线纱的第一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一基线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第二线纱的第二纤维层由竹浆纤维形成。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一方面,线芯由两根相同纤维材料的线纱形成双螺旋结构,保证了线芯的整体结合性,并且提高纱线整体结构的抗拉伸强度和弹性,另一方面,第二线纱螺旋缠绕在线芯外部,通过粘胶层与线芯粘结,提高了连接牢固性,并且进一步提尚纱线的抗拉伸强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线纱2的盘绕方向与第一线纱I的螺旋方向相反,采用上述纺纱线进行纺纱时,防止纱线松脱,进一步提高纱线的整体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粘胶层、绕包层; 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I)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每根第一线纱(I)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11)和包覆在第一基线(11)外部的第一纤维层(12),第一纤维层(12)由粘接在第一基线(11)上的铜氨纤维形成; 粘胶层包覆在线芯外部,绕包层包覆在粘胶层外部,绕包层由粘接在粘胶层上的第二线纱(2)形成,第二线纱(2)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二线纱(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21)和包覆在第二基线(21)外部的第二纤维层(22),第二纤维层(22)由粘接在第二基线(21)上的竹浆纤维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第二线纱(2)的盘旋方向与第一线纱(I)的螺旋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第二线纱(2)相邻两圈之间间隔预定距离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第二线纱(2)的外径为D,0.5D 彡 L 彡 D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第二线纱(2)抵靠所述线芯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第一纤维层(12)的截面积为SI,第二纤维层(22)的截面积为S2,S2 = 2S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线芯外部设有粘胶层,第二线纱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一线纱的第一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一基线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第二线纱的第二纤维层由竹浆纤维形成。本技术提出的弹性双纤维纺纱线,一方面,线芯由两根相同纤维材料的线纱形成双螺旋结构,保证了线芯的整体结合性,并且提高纱线整体结构的抗拉伸强度和弹性,另一方面,第二线纱螺旋缠绕在线芯外部,通过粘胶层与线芯粘结,提高了连接牢固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纱线的抗拉伸强度。【IPC分类】D02G3/04, D02G3/36, D02G3/32【公开号】CN204898195【申请号】CN201520696275【专利技术人】陈昶, 刘守串, 陈瑞兵, 孙玉童, 童朝俊 【申请人】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9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双纤维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粘胶层、绕包层;线芯由两根第一线纱(1)对捻而成双螺旋结构,每根第一线纱(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11)和包覆在第一基线(11)外部的第一纤维层(12),第一纤维层(12)由粘接在第一基线(11)上的铜氨纤维形成;粘胶层包覆在线芯外部,绕包层包覆在粘胶层外部,绕包层由粘接在粘胶层上的第二线纱(2)形成,第二线纱(2)沿线芯长度方向螺旋绕包在粘胶层外部,第二线纱(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21)和包覆在第二基线(21)外部的第二纤维层(22),第二纤维层(22)由粘接在第二基线(21)上的竹浆纤维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刘守串陈瑞兵孙玉童童朝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