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44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制动泵,包括泵体、进油孔、进油接头和活塞腔,泵体设有弹簧限位台、内活塞、活塞回位弹簧和主皮碗,内活塞将活塞腔间隔为制动腔和储油腔,进油孔与储油腔连通,泵体内布置有连通储油腔与制动腔的第一调节油孔,泵体端部设有油腔密封装置,贯穿油腔密封装置滑动设有外活塞,外活塞与内活塞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油孔的设置,当制动工作完成后,可以使储油腔内的油快速地进入到制动腔内,以调节两个腔体的压力平衡,防止泵体受应力过大,有助于保护泵体,同时还将活塞分为内活塞和外活塞,增加了储油腔的容积,以方便内部油压的快速调整,本结构维护简单,使泵体受力小,有助于保证泵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液压装置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用的制动栗O
技术介绍
目如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制动栗一般是由缸体、进油接头、活塞、主皮确、密、封圈及复位弹簧等结构,现有技术中制动栗多利用设置在活塞上的中心阀进行补液,但是中心阀安装繁琐,当中心阀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整个制动栗进行拆开,将活塞取出进行维修,因此操作繁琐。另外在制动工作完成后,制动栗内部不能快速的进行压力平衡调整,使整个栗体受到的应力较大,不利于保证制动栗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维护,受应力小的新型制动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制动栗,包括栗体,所述栗体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上安装有进油接头,所述栗体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栗体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弹簧限位台,对应所述弹簧限位台活动设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弹簧限位台之间连接有活塞回位弹簧,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活塞腔之间设有主皮碗,所述内活塞将所述活塞腔间隔为制动腔和储油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栗体内布置有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制动腔的第一调节油孔,所述栗体端部设有油腔密封装置,贯穿所述油腔密封装置滑动设有外活塞,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内活塞同轴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活塞外周设有皮碗限位台,所述皮碗限位台上均布有第二调节油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腔密封装置包括封堵所述储油腔的油腔挡片,所述油腔挡片外侧依次设有副皮碗、皮碗垫片和垫片挡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位于所述储油腔内的所述外活塞端部设有活塞限位台。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储油腔内的所述外活塞端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内活塞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新型制动栗,包括栗体,所述栗体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上安装有进油接头,所述栗体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栗体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弹簧限位台,对应所述弹簧限位台活动设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弹簧限位台之间连接有活塞回位弹簧,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活塞腔之间设有主皮碗,所述内活塞将所述活塞腔间隔为制动腔和储油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栗体内布置有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制动腔的第一调节油孔,所述栗体端部设有油腔密封装置,贯穿所述油腔密封装置滑动设有外活塞,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内活塞同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油孔的设置,当制动工作完成后,可以使储油腔内的油快速地进入到制动腔内,以调节两个腔体的压力平衡,防止栗体受应力过大,有助于保护栗体,同时还将活塞分为内活塞和外活塞,增加了储油腔的容积,以方便内部油压的快速调整,本结构维护简单,使栗体受力小,有助于保证栗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栗体;2_进油孔;3_进油接头;4_弹簧限位台;5_内活塞;6_活塞回位弹簧;7_主皮碗;8_制动腔;9_储油腔;10_第一调节油孔;11_外活塞;12_皮碗限位台;13-第二调节油孔;14_油腔挡片;15_副皮碗;16_皮碗垫片;17-垫片挡环;18-活塞限位台;19-定位凸起;20-定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新型制动栗,包括栗体1,所述栗体I上设有进油孔2,所述进油孔2上安装有进油接头3,所述栗体I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栗体I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弹簧限位台4,对应所述弹簧限位台4活动设有内活塞5,所述内活塞5与所述弹簧限位台4之间连接有活塞回位弹簧6,所述内活塞5与所述活塞腔之间设有主皮碗7,所述内活塞5将所述活塞腔间隔为制动腔8和储油腔9,所述进油孔2与所述储油腔9连通,所述栗体I内布置有连通所述储油腔9与所述制动腔8的第一调节油孔10,所述栗体I端部设有油腔密封装置,贯穿所述油腔密封装置滑动设有外活塞11,所述外活塞11与所述内活塞5同轴设置,外部制动杆与所述外活塞11固定连接。所述内活塞5外周设有皮碗限位台12,所述皮碗限位台12上均布有第二调节油孔13。所述油腔密封装置包括封堵所述储油腔9的油腔挡片14,所述油腔挡片14外侧依次设有副皮碗15、皮碗垫片16和垫片挡环17,通过上述各部分配合,实现对所述储油腔9进行密封。所述位于所述储油腔9内的所述外活塞11端部设有活塞限位台18,可以防止所述外活塞11过渡回位,有助于保证所述储油腔9的密封性。位于所述储油腔9内的所述外活塞11端部设有定位凸起19,所述内活塞5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9配合的定位凹槽20,可以使所述外活塞11顺利的与所述内活塞5卡扣结合,以方便在所述制动杆的推动下,使所述内活塞5向所述制动腔8内移动。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在未进行制动时,所述储油腔9通过所述进油孔2与外界油源接通,而所述内活塞5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油孔10与所述储油腔9之间,因此所述储油腔9与所述制动腔8的油压是相同的;进行制动时,所述制动杆推动所述外活塞11前移,并与所述内活塞5卡合后一起推动所述内活塞5前移,当所述内活塞5经过所述第一调节油孔10后,所述制动腔8和所述储油腔9产生压力差,开始进行制动,制动完成后,所述制动杆带动所述外活塞11回位,而所述内活塞5在所述活塞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回位,回位过程中,回位过程中所述主皮碗7产生变形,此时储油腔9内的油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油孔10以及所述第二调节油孔13与所述主皮碗7之间的间隙快速的流入所述制动腔8,从而快速调节两个腔体之间的压力,使两者快速达到平衡,从而消除了内部压力对所述栗体I产生的应力,进而保护了所述栗体I。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油孔10的设置,当制动工作完成后,可以使储油腔9内的油快速地进入到制动腔8内,以调节两个腔体的压力平衡,防止栗体I受应力过大,有助于保护栗体1,同时还将活塞分为内活塞5和外活塞11,增加了储油腔9的容积,以方便内部油压的快速调整,本结构维护简单,使栗体I受力小,有助于保证栗体I的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新型制动栗,包括栗体,所述栗体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上安装有进油接头,所述栗体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栗体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弹簧限位台,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弹簧限位台活动设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弹簧限位台之间连接有活塞回位弹簧,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活塞腔之间设有主皮碗,所述内活塞将所述活塞腔间隔为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制动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上安装有进油接头,所述泵体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泵体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弹簧限位台,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弹簧限位台活动设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弹簧限位台之间连接有活塞回位弹簧,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活塞腔之间设有主皮碗,所述内活塞将所述活塞腔间隔为制动腔和储油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泵体内布置有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制动腔的第一调节油孔,所述泵体端部设有油腔密封装置,贯穿所述油腔密封装置滑动设有外活塞,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内活塞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遨游汽车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