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294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包括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和视频监控单元,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外壳上设置有云台和摄像头,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内部集成有第一数据收发器、供电电源和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第一数据收发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一光耦隔离电路和无线视频发送模块,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接有步进电机模块,无线视频发送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第一控制开关,供电电源为摄像头供电的回路中串联有继电器,视频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器以及与其相接的第二无线控制收发模块、无线视频接收模块和显示器,无线视频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第二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视频传输距离远,精度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线视频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被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其中视频监控在图像探测方面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利益,由于视频监控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实时、准确性等特点,针对野外等人不方便进入的地方的特殊探测需求,出现了野外探测机器人,我们能清晰的观察到机器人所经位置的路面情况,但是由于摄像头的功率比较大,实时开启摄像头耗费电量能源,续航能力差,探测工作局限,为降低功耗,延长野外探测机器人的探测时间,需要对摄像头的工作状态进行无线控制,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无线传输距离远、成本低、设计合理、功耗小的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能够通过无线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切换摄像头工作状态,实现摄像头的无线控制,并通过控制开关状态的比对实现视频信息无线传输与否,另外,采用步进电机操作云台转动,从而使摄像头采集多个方向的视频信息,摄像头精度高,无线视频传输距离远,可持续或断续开启摄像头,节能省电,续航能力强,探测工作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视频传输距离远,控制精度高,探测时间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包括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和布设在监控室内用于控制接收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探测的视频数据的视频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外壳前端设置有云台和安装在所述云台上的摄像头,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一数据收发器、供电电源和与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相接的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一光耦隔离电路和无线视频发送模块,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接有步进电机模块,所述无线视频发送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云台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模块的转轴上并与其输出端相接,所述供电电源为摄像头供电的回路中串联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由第一数据收发器控制且与其输出端相接,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的输入端相接;所述视频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器和与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相接且与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控制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的输入端接有接收无线视频发送模块无线传输的视频数据的无线视频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的输出端接有显示器,所述无线视频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为芯片 STM32F101C8T6。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外壳底端设置有两个滚轮。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的输出端还接有第二光耦隔离电路,所述第二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控制所述两个滚轮运行的直流电机模块。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型号为TLP521_4的芯片U1,所述步进电机模块包括型号为LM298N的芯片U3和步进电机BI,所述芯片Ul的第2管脚、第4管脚、第6管脚和第8管脚分别与芯片STM32F101C8T6的PBO管脚、PBl管脚、PB2管脚和PB3管脚相接,芯片Ul的第16管脚经电阻R15与芯片U3的INl管脚相接,芯片Ul的第14管脚经电阻R17与芯片U3的IN2管脚相接,芯片Ul的第12管脚经电阻R19与芯片U3的IN3管脚相接,芯片Ul的第10管脚经电阻R21与芯片U3的IN4管脚相接,芯片U3的OUTl管脚、0UT2管脚、0UT3管脚和0UT4管脚分别与步进电机BI的第I管脚、第3管脚、第4管脚和第6管脚相接,步进电机BI的第2管脚和第5管脚均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型号为TLP521_4的芯片U2,所述直流电机模块包括型号为LM298N的芯片U4、直流电机Ml和直流电机M2,所述芯片U2的第2管脚、第4管脚、第6管脚和第8管脚分别与芯片STM32F101C8T6的PB4管脚、PB5管脚、PB6管脚和PB7管脚相接,芯片U2的第16管脚经电阻R2与芯片U4的INl管脚相接,芯片U2的第14管脚经电阻R4与芯片U4的IN2管脚相接,芯片U2的第12管脚经电阻R6与芯片U4的IN3管脚相接,芯片U2的第10管脚经电阻R8与芯片U4的IN4管脚相接,芯片U4的OUTl管脚和0UT2管脚分别与直流电机Ml的两端相接,芯片U4的0UT3管脚和0UT4管脚分别与直流电机M2的两端相接。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工业C⑶摄像头。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包括芯片STC12C2052AD。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包括型号为nRF24L01的模块U5,所述模块U5的IRQ管脚、CE管脚、CSN管脚、SCK管脚、MOSI管脚和MISO管脚分别与芯片STM32F101C8T6的PAO管脚、PAl管脚、PA2管脚、PA5管脚、PA7管脚和PA6管脚相接;所述第二无线控制收发模块包括型号为nRF24L01的模块U6,所述模块U6的IRQ管脚、CE管脚、CSN管脚、SCK管脚、MOSI管脚和MISO管脚分别与芯片STC12C2052AD的第6管脚、第8管脚、第12管脚、第13管脚、第14管脚和第15管脚相接。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视频发送模块包括GF-T2838视频发送器和接口 P1,所述GF-T2838视频发送器的AUD10_L管脚、AUD10_R管脚和VIDEO管脚分别与芯片STM32F101C8T6的PA3管脚、PA4管脚和PB8管脚相接,所述GF-T2838视频发送器的ANT管脚与接口 Pl的信号端相接,GF-T2838视频发送器的GND管脚与接口 Pl的外壳均接地;所述无线视频接收模块包括RX6788视频接收器和接口 P2,所述RX6788视频接收器的AUD10_L管脚、AUD10_H管脚和VIDEO管脚分别与芯片STC12C2052AD的第17管脚、第18管脚和第19管脚相接,所述RX6788视频接收器的ANT管脚与接口 P2的信号端相接,RX6788视频接收器的GND管脚与接口 P2的外壳均接地。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 Pl和接口 P2均为BNC接口。上述的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控制开关SI,所述控制开关SI的第8管脚、第7管脚、第6管脚和第5管脚分别与GF-T2838视频发送器的BX管脚、CH3管脚、CH2管脚和CHl管脚相接,控制开关SI的第4管脚、第3管脚、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探测机器人用无线视频传输装置,包括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和布设在监控室内用于控制接收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探测的视频数据的视频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外壳前端设置有云台(1‑7)和安装在所述云台(1‑7)上的摄像头(1‑4),所述野外探测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第一数据收发器(1‑1)、供电电源(1‑2)和与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1‑1)相接的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1‑11),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1‑1)的输出端接有第一光耦隔离电路(1‑5)和无线视频发送模块(1‑12),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1‑5)的输出端接有步进电机模块(1‑6),所述无线视频发送模块(1‑12)的输入端接有第一控制开关(1‑13),所述云台(1‑7)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模块(1‑6)的转轴上并与其输出端相接,所述供电电源(1‑2)为摄像头(1‑4)供电的回路中串联有继电器(1‑3),所述继电器(1‑3)由第一数据收发器(1‑1)控制且与其输出端相接,所述摄像头(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1‑1)的输入端相接;所述视频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器(2‑1)和与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2‑1)相接且与第一无线控制收发模块(1‑11)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控制收发模块(2‑2),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2‑1)的输入端接有接收无线视频发送模块(1‑12)无线传输的视频数据的无线视频接收模块(2‑3),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器(2‑1)的输出端接有显示器(2‑5),所述无线视频接收模块(2‑3)的输入端接有第二控制开关(2‑4),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器(1‑1)为芯片STM32F101C8T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景刚高云霞谷文萍李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