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33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开口、柜门、排气管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管、加热装置和杀菌装置,所述本体内设置食用菌培养单元,所述食用菌培养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滴水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食用菌种植箱,所述食用菌种植箱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食用菌种植箱的底端设置集水槽、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气体通道调节温度速度快而且均匀,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相同的条件,进气装置上设置加热装置,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恒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食用菌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经常食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血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是目前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食用菌生长必须具备合适的温度条件,必须提供和保持洁净的生长环境。目前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一般是采用床栽、露天栽种或者料袋连体栽种,采用床栽或露天栽种的食用菌的栽培属于开放式场所,这样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到病虫侵害,为了防止病虫害,对菌菇施用农药,就会形成污染,降低产品质量。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在调节温度方面大多采用单口大容量排气进行控温,存在调节温度速度慢、不均匀,造成不同区域的食用菌产量不同、资源浪费的缺陷。2、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没有排污装置,不仅清污困难,而且容易造成装置被污染,影响食用菌生长;3、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进气装置上没有加热装置,由于室内外存在较大温差,会因换气而造成装置内温度有较大的波动,影响食用菌的生长4、现有的食用菌养殖装置温度和湿度,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影响了食用菌类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调节温度速度快而且均匀,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相同的条件,进气装置上设置加热装置,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恒温中,食用菌养殖箱杀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保持装置清洁。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本体的顶端设置排气管,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和进气管,所述进气通道内设置加热装置和杀菌装置,所述本体内设置若干个食用菌培养单元,所述食用菌培养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滴水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食用菌种植箱,所述食用菌种植箱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食用菌种植箱的底端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排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分别与智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设置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与进气管连通,所述集气装置的横截面积由一端向另一端增大,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段设置扩气装置,所述扩气装置与本体连通,所述扩气装置的横截面积由一端向另一端增大,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进气通道的连通。所述集气装置和扩气装置均为锥形管。所述滴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和滴水槽,所述滴水槽设置有漏水滴的小孔。所述进气装置的顶端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抽拉盒,所述抽拉盒内设置若干个筒体,所述的筒体两端设置有布满小孔的可拆卸的端盖,所述筒体内盛有碱石灰颗粒。所述本体内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与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对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设置气体通道调节温度速度快而且均匀,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相同的条件,进气装置上设置加热装置,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恒温中,食用菌养殖箱杀过设置排水装置,能够保持装置清洁;2、本技术进气通道设置集气装置和扩气装置,更容易对气体进行加热和消毒,使气体加热更加均匀,而且能够节省资源;3、本技术抽拉盒内设置碱石灰颗粒,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4、本技术滴水装置能够更加均匀的为食用菌加水,满足食用菌的生长用水的同时节约水资源;5、本技术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能够进一步确保装置内处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促进食用菌生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进气装置的剖面图;附图3是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本技术抽拉盒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本体;10、排气管;11、进气通道;12、进气管;13、加热装置;14、杀菌装置;15、集气装置;16、扩气装置;17、进水管;18、滴水槽;2、柜门;3、智能控制装置;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气体通道;5、食用菌种植箱;51、集水槽;52、排水管;6、滑槽;61、抽拉盒;62、筒体;63、端盖;7、温度控制装置;8、湿度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种食用菌养殖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柜门2,柜门2优选设置为透明柜门2,方便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所述本体的顶端设置排气管10,所述柜门2上设置智能控制装置3,所述本体I的底端设置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11和进气管12,所述进气通道11内设置加热装置13和杀菌装置14,加热装置13为气体加热器,杀菌装置14为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进入装置的气体进行加热和杀菌,使装置内的食用菌处于卫生和恒温中,避免细菌污染食用菌,避免因换气而造成装置内温度有较大的波动。所述本体I内设置若干个食用菌培养单元,所述食用菌培养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位于第二支撑板4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的两端设置气体通道43,调节温度速度快而且均匀。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上设置滴水装置,为食用菌提供生长用水。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上设置食用菌种植箱5,所述食用菌种植箱5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食用菌种植箱5的底端设置集水槽51,保持装置内清洁卫生。所述集水槽51的一端设置排水管52,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13分别与智能控制装置3连接,使加热装置13对气体的加热温度和装置内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换气而造成装置内温度有较大的波动。为了能够更容易对气体进行加热和消毒时,使气体加热更加均匀,而且能够节省资源,所述进气通道11的一端设置集气装置15,所述集气装置15与进气管12连通,所述集气装置15的横截面积由一端向另一端增大,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进气通道11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1的另一段设置扩气装置16,所述扩气装置16与本体I连通,所述扩气装置16的横截面积由一端向另一端增大,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进气通道11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集气装置15和扩气装置16均为锥形管,减少装置对气体的阻力。为了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所述进气装置的顶端设置滑槽6,所述滑槽6内设置抽拉盒61,所述抽拉盒61内设置若干个筒体62,所述的筒体62两端设置有布满小孔的可拆卸的端盖63,所述筒体62内盛有碱石灰颗粒,可以调节食用菌养殖培育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各项生长指标的装置。为了能够更加均匀的为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养殖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柜门(2),所述柜门(2)上设置智能控制装置(3),所述本体(1)的顶端设置排气管(10),所述本体(1)的底端设置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11)和进气管(12),所述进气通道(11)内设置加热装置(13)和杀菌装置(14),所述本体(1)内设置若干个食用菌培养单元,所述食用菌培养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位于第二支撑板(4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的两端设置气体通道(43),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上设置滴水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上设置食用菌种植箱(5),所述食用菌种植箱(5)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食用菌种植箱(5)的底端设置集水槽(51),所述集水槽(51)的一端设置排水管(52),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13)分别与智能控制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