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一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215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M一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上冲盖、上冲头、中模、下冲头、下冲盖、下冲座、中芯棒、芯棒盖、芯棒座、导杆、基座、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普通机械式粉末自动成型压机,通过设置两支中芯棒用于控制线圈插入下冲头的深度(深度可调节),以确保每一颗电感产品的线圈都能够在磁粉体内居中,且在压制过程中,通过中模浮动实现双向压制,保证了磁粉体上下部密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电感性能稳定,品质均一。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如再辅以自动化插线圈系统,则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而且,由于采用了多穴设计,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LM —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模具按加工金属的加工工艺分类,常用的有:冲压模,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翻边模、缩口模、起伏模、胀形模、整形模等;锻模,包括模锻用锻模、镦锻模等;以及挤压模和压铸模。批量生产一个产品,设计并制造一种合适的模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意义重大。虽然模具的各类繁多,但对于单独的非标产品,或者是刚开始采用模具生产的产品,模具的设计往往是一个难题。LM插件式一体成型电感具有高功率、高饱和电流、低阻抗、漏磁小、稳定性高等优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先插线圈再进行粉末压制成形,采用传统手动模具及普通液压机进行半自动化生产时,无法准确控制线圈插入模具的深度及单向压制等造成线圈不能够在磁粉体内居中且磁粉体上下密度差较大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电感的性能。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LM插件式一体成型电感的专用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生产LM插件式一体成型电感的LM —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LM —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上冲盖、上冲头、中模、下冲头、下冲盖、下冲座、中芯棒、芯棒盖、芯棒座、导杆、基座、垫片,其特征在于中模内设置有多个粉仓,每个粉仓内设置一根下冲头,下冲头通过下冲盖设置在下冲座上,下冲座下方设置有垫片,下冲头内设置有通孔,下冲头的通孔内设置中芯棒,中芯棒通过芯棒盖设置在芯棒座上,芯棒座下方设置基座,基座为浮动式设计,每个下冲头上对应设置有上冲头,多个上冲头通过上冲盖设置有上冲座上。中模内的粉仓数量为两个。中模内的粉仓数量为四个。中模通过螺栓与冲床连接。本技术适用于普通机械式粉末自动成型压机,通过设置两支中芯棒用于控制线圈插入下冲头的深度(深度可调节),以确保每一颗电感产品的线圈都能够在磁粉体内居中,且在压制过程中,通过中模浮动实现双向压制,保证了磁粉体上下部密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电感性能稳定,品质均一。同时。本技术如再辅以自动化插线圈系统,则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而且,由于采用了多穴设计,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其中:1-上冲座,2-上冲盖,3-上冲头,4-中模,5-下冲头,6-下冲盖,7-下冲座,8-中芯棒,9-芯棒盖,10-芯棒座,11-导杆,12-基座,13-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LM —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1、上冲盖2、上冲头3、中模4、下冲头5、下冲盖6、下冲座7、中芯棒8、芯棒盖9、芯棒座10、导杆11、基座12、垫片13,其特征在于中模4内设置有多个粉仓,每个粉仓内设置一根下冲头5,下冲头5通过下冲盖6设置在下冲座7上,下冲座7下方设置有垫片13,下冲头5内设置有通孔,下冲头5的通孔内设置中芯棒8,中芯棒8通过芯棒盖9设置在芯棒座10上,芯棒座10下方设置基座12,基座12为浮动式设计,每个下冲头5上对应设置有上冲头3,多个上冲头3通过上冲盖2设置有上冲座I上。中模4内的粉仓数量为两个。中模4内的粉仓数量为四个。中模4通过螺栓与冲床连接。本技术适用于普通机械式粉末自动成型压机,通过设置两支中芯棒8用于控制线圈插入下冲头5的深度(深度可调节),以确保每一颗电感产品的线圈都能够在磁粉体内居中,且在压制过程中,通过中模4浮动实现双向压制,保证了磁粉体上下部密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电感性能稳定,品质均一。同时。本技术如再辅以自动化插线圈系统,则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而且,由于采用了多穴设计,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LM —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上冲盖、上冲头、中模、下冲头、下冲盖、下冲座、中芯棒、芯棒盖、芯棒座、导杆、基座、垫片,其特征在于中模内设置有多个粉仓,每个粉仓内设置一根下冲头,下冲头通过下冲盖设置在下冲座上,下冲座下方设置有垫片,下冲头内设置有通孔,下冲头的通孔内设置中芯棒,中芯棒通过芯棒盖设置在芯棒座上,芯棒座下方设置基座,基座为浮动式设计,每个下冲头上对应设置有上冲头,多个上冲头通过上冲盖设置有上冲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M—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内的粉仓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M—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内的粉仓数量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M—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通过螺栓与冲床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LM一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上冲盖、上冲头、中模、下冲头、下冲盖、下冲座、中芯棒、芯棒盖、芯棒座、导杆、基座、垫片,本技术适用于普通机械式粉末自动成型压机,通过设置两支中芯棒用于控制线圈插入下冲头的深度(深度可调节),以确保每一颗电感产品的线圈都能够在磁粉体内居中,且在压制过程中,通过中模浮动实现双向压制,保证了磁粉体上下部密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电感性能稳定,品质均一。同时。本技术如再辅以自动化插线圈系统,则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而且,由于采用了多穴设计,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IPC分类】B22F3/03【公开号】CN204867399【申请号】CN201520559854【专利技术人】邓宜炘 【申请人】长钰模具(苏州)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M一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包括上冲座、上冲盖、上冲头、中模、下冲头、下冲盖、下冲座、中芯棒、芯棒盖、芯棒座、导杆、基座、垫片,其特征在于中模内设置有多个粉仓,每个粉仓内设置一根下冲头,下冲头通过下冲盖设置在下冲座上,下冲座下方设置有垫片,下冲头内设置有通孔,下冲头的通孔内设置中芯棒,中芯棒通过芯棒盖设置在芯棒座上,芯棒座下方设置基座,基座为浮动式设计,每个下冲头上对应设置有上冲头,多个上冲头通过上冲盖设置有上冲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宜炘
申请(专利权)人:长钰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