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723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包括扶手杆、挡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和挡板之间的管夹,所述管夹由左半夹、右半夹、以及将所述左半夹和右半夹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螺栓构成,所述扶手杆上焊接有螺母,所述管夹上设置有锁入所述螺母中、从而将管夹固定在扶手杆上的第二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扶手管夹固定不牢,车辆运行时管夹容易晃动并产生异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客车用扶手杆管夹普遍采用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结构,图1中示出了扶手杆1、挡板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I和挡板2之间的管夹3,附图2示出了管夹3的具体结构,该管夹3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半夹31和右半夹板32构成。图1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管夹3的结构简单,管夹3与扶手杆I及挡板2之间的安装及拆装十分方便。但是其也存在以下缺点:1、管夹与扶手杆之间有间隙,完全靠左右半夹卡住圆形的扶手杆,中间无固定点,固定不牢固,使得管夹很容易绕扶手杆转动。2、管夹与挡板之间靠螺栓固定,中间有间隙,固定不牢固,容易晃动。3、管夹和扶手杆及挡板之间没有柔性垫片,无法卡死,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磨损、晃动、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扶手管夹固定不牢,车辆运行时管夹容易晃动、产生异响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包括扶手杆、挡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和挡板之间的管夹,所述管夹由左半夹、右半夹、以及将所述左半夹和右半夹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螺栓构成,所述扶手杆上焊接有螺母,所述管夹上设置有锁入所述螺母中、从而将管夹固定在扶手杆上的第二螺栓。本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所述管夹具有由所述左半夹和右半夹共同形成的夹槽,且左半夹和右半夹上均分别粘贴有一块位于所述夹槽槽壁处的橡胶垫片,该管夹通过带有所述橡胶垫片的夹槽夹紧固定住所述挡板。所述橡胶垫片采用阻燃材料制成。所述左半夹和右半夹上均分别设置有便于布置所述橡胶垫片的垫片定位槽。所述左半夹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右半夹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左半夹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螺栓穿入,以便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所述螺栓连接孔的一端成型有将所述螺母收容在其内的螺母让位槽。所述扶手杆为圆杆,所述管夹与扶手杆的连接端设置有与扶手杆外壁面相贴合的圆弧面。本技术的优点是:1、管夹和扶手杆之间是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而不像传统技术那样完全依靠左右半夹夹紧固定扶手杆,因此本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管夹发生松动而相对于扶手杆转动的问题。2、在管夹上增设有两块橡胶垫片,一块粘贴在左半夹上且紧压挡板正面布置,另一块粘贴在右半夹上且紧压挡板反面布置。这两块软性的橡胶垫片紧紧压在挡板的正反两面而与挡板过盈配合,左右半夹通过位于挡板外部的第一螺栓固定在一起,挡板上不需要开孔穿设螺栓(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管夹与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如此使得管夹与挡板之间固定的十分牢靠,在车辆行驶时不会晃动,不会产生异响。3、左半夹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右半夹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装配时,将右半夹上的定位凸起卡入左半夹上的定位凹槽中,再用第一螺栓锁紧,即获得了管夹的主体结构,装配非常方便。而且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相配合,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左、右半夹发生错位。4、左半夹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右半夹上设置有螺纹盲孔,第一螺栓依次锁入螺纹通孔和螺纹盲孔中,且第一螺栓端部的螺栓头沉入螺纹通孔内,第二螺栓位于结构内部不外露,整个结构只有一个外露的螺栓头,视觉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传统客车扶手杆管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客车扶手杆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客车扶手杆管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右半夹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半夹的主视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8的左视图。其中:1-扶手杆,2-挡板,3-管夹,31-左半夹,31a-定位凹槽,31b-螺栓连接孔,31c-螺母让位槽,32-右半夹,32a-定位凸起,33-第一螺栓,34-第二螺栓,35-夹槽,36-橡胶垫片,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图3?图10示出了本技术这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与传统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相同的是,它也包括扶手杆1、挡板2、以及固定连接在扶手杆I和挡板2之间的管夹3。管夹3由左半夹31、右半夹32、以及将所述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螺栓33构成。挡板2可以是玻璃板,也可以是塑料板或金属板。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管夹3与扶手杆I的连接方式与图1所示的传统结构不同,具体为:在扶手杆I上焊接固定有螺母4,管夹3上设置有锁入所述螺母4中、从而将管夹3固定在扶手杆I上的第二螺栓34。可见,本例中管夹3和扶手杆I之间是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而不像传统技术那样完全依靠左右半夹夹紧固定扶手杆。因此本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管夹3发生松动而相对于扶手杆I转动的问题。为了增加乘客握持扶手杆I的舒适度,本实施例将所述扶手杆I采用圆形截面的圆杆。相对应的,所述管夹3与扶手杆I的连接端设置有与该扶手杆I外壁面相贴合的圆弧面,该圆弧面为内凹的圆弧面,如图4。此结构与上述的螺栓螺母连接结构相配合,可进一步增强管夹3和扶手杆I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例中,管夹3与挡板2的连接方式也与图1所示的传统结构不同,具体为:所述管夹3具有由所述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共同形成的夹槽35,且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上均分别粘贴有一块位于所述夹槽3槽壁处的橡胶垫片36,该管夹3通过带有所述橡胶垫片36的夹槽35夹紧固定住所述挡板2。橡胶垫片36共两块,一块粘贴在左半夹31上且紧压挡板2正面布置,另一块粘贴在右半夹32上且紧压挡板2反面布置。这两块软性的橡胶垫片36紧紧压在挡板2的正反两面而与挡板2过盈配合,左右半夹通过位于挡板2外部的第一螺栓33固定在一起,挡板2上不需要开孔穿设螺栓(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管夹与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如此使得管夹3与挡板2之间固定的十分牢靠,在车辆行驶时不会晃动,不会产生异响。并且所述橡胶垫片36是采用阻燃材料制成的,即阻燃橡胶。以提高车辆内部的防火性能。为了方便所述橡胶垫片36在左右半夹上的安装,本例在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上均分别设置有便于布置所述橡胶垫片36的垫片定位槽(图中未标注),如图5和图8。为了方便所述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的拼接装配,本例在左半夹31上设置有定位凹槽31a,对应地在右半夹3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31a相配合的定位凸起32a。装配时,将右半夹32上的定位凸起32a卡入左半夹31上的定位凹槽31a中,再用第一螺栓33锁紧,即获得了管夹3的主体结构。而且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相配合,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左、右半夹发生错位。所述第二螺栓34与管夹3之间的具体装配方式为:所述左半夹31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二螺栓34穿入,以便其与螺母4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孔31b。可见第二螺栓34不与右半夹32直接接触。为了使得管夹3能够更好地贴紧扶手杆1,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例在所述螺栓连接孔31b的一端成型有将所述螺母4收容在其内的螺母让位槽31c,如图8。本例中,所述第一螺栓33与左右半夹之间的具体装配方式可参照图4所示:左半夹3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右半夹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包括扶手杆(1)、挡板(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1)和挡板(2)之间的管夹(3),所述管夹(3)由左半夹(31)、右半夹(32)、以及将所述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螺栓(3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1)上焊接有螺母(4),所述管夹(3)上设置有锁入所述螺母(4)中、从而将管夹(3)固定在扶手杆(1)上的第二螺栓(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黄威王家富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