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宜江专利>正文

一种头枕杆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2210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枕杆表面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子直径为10-30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或热塑性塑料粉末;(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180-220℃下烘烤10-20min,使吸附的塑料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表面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简单、节能降耗、成本低、处理过程中无污染、环保;形成的涂层具有耐腐蚀、耐光照、抗冲击、耐化学品、耐磨损、低摩擦、降噪音的性能;既保证头枕杆耐久循环要求,又能确保其耐腐蚀、耐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表面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头枕杆表面处理方 法。
技术介绍
头枕杆是座椅系统的一部分,头枕通过其内部的头枕杆安装在靠背的上部。目前 市场中,大部分头枕杆采用的是镀锌、镀铬或者电泳的表面处理。其中的镀铬表面光洁,质 地坚硬,耐腐蚀,耐老化,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其制造过程伴随高污染和高能耗,随着国家对 环境保护的重视,对能源利用率要求的提高,这样的工艺不断的被边缘化,其难度和成本也 不断上升。并且由于电镀对毛坯料要求偏高,导致生产不良率居高不下。镀锌耐腐蚀、表面 较好,但是不耐磨;电泳的成本低,但是不耐磨,微防腐。镀锌和电泳由于表面硬度差,使用 一定次数后表面易刮伤,导致表面不良,同时刮擦后也极易锈蚀。常规项目中,头枕插杆的 电镀成本约占插杆总成本的40-50%。且由于电镀是高污染工艺,未来成本必然会继续上 升。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替代电镀的表面处理,使头枕杆满足关键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要环保 和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头枕杆镀锌、镀铬或者电泳表面处理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供了一种低成本和环保的头枕杆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 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 (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 粒子直径为10-30 μ 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或热塑性塑料粉末; (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180-220°C下烘烤10-20min,使吸 附的塑料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表面涂层。 步骤(1)中,抛丸机使用粒子直径为0. 1-0. 5mm的硬质球作为抛丸钢珠,并前后双 向同时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射。 步骤(2)中,热固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环氧树脂30-40%、聚酯 30-35 %、填充料20-30 %、助剂3-8% ;热塑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聚酰胺 50-60 %、填充料 30-40 %、助剂 3-8 %。 填充料为沉淀硫酸钡、碳酸钙、高岭土、硅藻土、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助剂为增光剂、安息香、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步骤(2)中,将头枕杆通过挂具接地,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通过双向机械手 臂喷出,使喷出的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 步骤(3)中,表面涂层的厚度为50-150 μ m。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头枕杆表面处理方法简单、节能降耗、生产成本低、 处理过程中无污染、环保;形成的涂层具有耐腐蚀、耐光照、抗冲击、耐化学品、耐磨损、低摩 擦、降噪音的性能;既保证了头枕杆耐久循环要求,又能确保其耐腐蚀、耐老化性能。【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的,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 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抛丸机使用粒子直径为0.1 mm的硬质球作为抛 丸钢珠,前后双向同时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射,同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 力。 (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 粒子直径为1〇μπι,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热固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环 氧树脂30%、聚酯35%、填充料30%、助剂5%;填充料为沉淀硫酸钡、高岭土、色料的混合, 沉淀硫酸钡、高岭土、色料的质量比为2 :2 :1。助剂为增光剂、流平剂的混合,增光剂、流平 剂的质量比为1 :1。 (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180°c下烘烤20min,使吸附的塑料 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厚度为50 μm的表面涂层。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的,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 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抛丸机使用粒子直径为0. 4mm的硬质球作为抛 丸钢珠,前后双向同时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射。 (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 粒子直径为20 μπι,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热固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环 氧树脂40%、聚酯30%、填充料22%、助剂8%;填充料为沉淀硫酸钡、碳酸钙、色料的混合, 沉淀硫酸钡、碳酸钙、色料的质量比为3 :2 :1。助剂为增光剂、安息香、流平剂的混合,增光 剂、安息香、流平剂的质量比为1 :1 :1。 (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220Γ下烘烤lOmin,使吸附的塑料 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厚度为100 μm的表面涂层。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的,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 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抛丸机使用粒子直径为0. 5mm的硬质球作为抛 丸钢珠,前后双向同时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射。 (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 粒子直径为30 μ m,塑料粉末为热塑性塑料粉末,热塑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聚 酰胺52 %、填充料40 %、助剂8 %。填充料为沉淀硫酸钡、色料的混合,沉淀硫酸钡和色料的 质量比为1 :1。助剂为安息香、流平剂的混合,安息香、流平剂的质量比为1 :1。 (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180°c下烘烤20min,使吸附的塑料 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厚度为80 μm的表面涂层。 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的,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 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抛丸机使用粒子直径为0. 3mm的硬质球作为抛 丸钢珠,前后双向同时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射。 (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 粒子直径为20 μ m,塑料粉末为热塑性塑料粉末,热塑性塑料包含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聚 酰胺60%、填充料32%、助剂8%。填充料为碳酸钙、色料的混合,碳酸钙、色料的质量比为 3 :1 ;助剂为增光剂。 (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220°C下烘烤lOmin,使吸附的塑料 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厚度为150 μm的表面涂层。 相比传统镀铬等表面处理,头枕杆表面易产生氢脆等问题,使机械性能降低,喷塑 后头枕杆机械性能不会下降。传统镀层在头枕上下调节循环中能够承受100到3000次不 等,循环后镀层会有损伤,导致外观不良,同时耐腐蚀性能下降,长期放置后易锈蚀;本专利技术 的喷塑处理后头枕杆经过高温l〇〇°C,低温-40°C环境静置100小时后,再上下调节10000 次,随后再进行常规盐雾实验,仍然能够满足300小时盐雾实验要求。远远大于常规电镀耐 久3000次或者常规盐雾实验96小时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处理后的头枕杆与镀铬、电泳处 理的头枕杆的机械性能比较结果见表1。 表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处理的头枕杆与传统处理的头枕杆的机械性能结果 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使用抛丸机对头枕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将头枕杆表面油污去除,同时使表面变粗糙,提高表面处理的附着力;(2)喷塑:使用静电喷枪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在头枕杆表面;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子直径为10‑30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或热塑性塑料粉末;(3)高温固化:将头枕杆放入高温烘烤炉中,在180‑220℃下烘烤10‑20min,使吸附的塑料粉末烧融后固化,形成表面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宜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