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217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菇培养料,还涉及上述的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树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麸皮10-20、牡丹籽壳10-30、豆粕1-5、玉米秸10-20、田箐叶20-50、石膏粉1-4、糖1-4、畜粪2-8、稻壳5-15、玉米芯4-12、油棕木屑5-15、橡子粕1-6、橡子树木屑5-15、湖北海棠叶5-10。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茶树菇培养料,有利于茶树菇的生长,茶树菇的生物效率高,能达到112%左右,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了田箐叶,田箐叶是生长于荒废田地中的常见植物,经常被废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合理利用了田箐叶,而且田箐叶的抗病虫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茶树菇的病虫害,尤其是减少茶树菇遭受霉菌螨类及菌蛆类侵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菇培养料,还涉及上述的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茶树菇受资源、技术、市场等影响,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从技术层面看,影响茶树燕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菌株退化,茶树燕育种工作相对滞后,菌株来源单一,并且出现明显退化现象;二是配方不合理,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特别是氮素营养的配比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茶树菇的产量。三是制袋成品率低,茶树菇秋季制袋正处于高温条件下,制袋成品率只达到70-80%,差的甚至低于50%,四是病虫危害,茶树菇生长期长,易受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茶树菇产量。有的茶树菇菌柄粗,丛子实体数少,颜色较深,菌盖呈棕褐色,子实体耐高温能力强,产量高,但鲜菇口感稍差;还有的茶树菇菌柄细,丛子实体数多,颜色略浅,菌盖呈红棕色,产量略低,但肉质嫩,鲜菇口感好。使用科学的配方有利于茶树菇生产,如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污染率高,出菇迟;含氮量过低,则会导致产量低。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特点,设计一种适于茶树菇生产的,生物学效率高且在茶树菇生长中,具有一定的提高茶树菇抗病害能力的培养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茶树菇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的茶树菇培养料;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茶树菇培养料,该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麸皮10-20牡丹籽壳10-30豆柏1-5 玉米秸10-20田箐叶20-50石膏粉1-4 糖1-4畜粪2-8稻壳5-15 玉米芯4-12油棕木肩5-15橡子柏1-6 橡子树木肩5-15 湖北海棠叶5-10。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_4%,粉碎至粒径为l_3mm。上述的畜粪为牛粪和鸡粪的混合物,牛粪的含水率为4%,鸡粪的含水率为3%,牛粪与鸡粪的重量比为3:1; 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1_4%,粉碎至粒径为0.5-2mm。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1_4%,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l_3mm。上述的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所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1_2。上述的培养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麸皮15牡丹籽壳20豆柏3 玉米秸15田箐叶40石膏粉2 糖3畜粪5稻壳10 玉米芯8油棕木肩10橡子柏4 橡子树木肩12 湖北海棠叶8。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柏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膏粉2份、糖3份、畜粪5份、稻壳10份、玉米芯8份、油棕木肩10份、橡子柏4份、橡子树木肩12份、湖北海棠叶8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2-5,得培养料。上述的料水重量比为1:4。油棕木肩的含水率为1-4%,其粒度为l_3mm ; 橡子柏的含水率为2-4%,粉碎至其粒度为2_左右; 油棕木肩其含水率为1_5%,上述的橡子柏的含水率为1-4% ;玉米芯的含水率为1-4%。田箐,原产于中国东南沿海盐碱地,在江浙、河南、山东等地均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粗生快长、高产优质的水旱两用作物。田箐作为豆科绿肥,根上着生着许多根瘤。根瘤中共生的固氮细菌借助田箐植株内有机养料,通过固氮酶把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可给态氮素,是非常可观的肥源。同时,由田箐胚乳提取出的半乳甘露聚糖胶,可作为增稠、稳定和凝固剂,在食品、造纸、石油、矿冶、纺织等工业中用途广泛。因此,田箐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资源,它不仅限于农业方面的利用,而是作为一种新型胶用材料跨进了工业应用的广阔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大。采用田箐叶作为原料,可以明显的提高茶树菇抗病害的能力。采用牡丹籽壳代替牡丹籽壳,其效果要优于牡丹籽壳;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茶树菇培养料,有利于茶树菇的生长,茶树菇的生物效率高,能达到112%左右,而且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田箐叶,田箐叶是生长于荒废田地中的常见植物,经常被废弃,本专利技术的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合理利用了田箐叶,而且田箐叶的抗病虫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茶树菇的病虫害,尤其是减少茶树菇遭受霉菌螨类及菌蛆类侵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柏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膏粉2份、糖3份、畜粪5份、稻壳10份、玉米芯8份、油棕木肩10份、橡子柏4份、橡子树木肩12份、湖北海棠叶8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玉米秸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左右,粉碎至粒径为2mm左右。田箐叶其水分含量为2%左右,粉碎至粒径为Imm左右。牡丹籽壳的水分含量为2%,将牡丹籽壳粉碎至粒径为2_。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上述的葡萄糖和蔗糖的重量比为3:2。油棕木肩其含水率为3%左右,橡子柏的含水率为2%左右。玉米芯的含水率为3%。采用实施例1的培养料培养,茶树菇具有菌丝满床快、出菇早等特点,鲜菇的产量尚O对比例I 将麸皮15份、豆柏3份、棉子壳20份、玉米秸15份、田箐叶40份、石膏粉2份、糖3份、畜粪5份、稻壳10份、玉米芯7份、油棕木肩10份、橡子柏4份、橡子树木肩12份、湖北海棠叶8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其余完全相同。对比例I相对于实施例1,将牡丹籽壳调整为棉子壳。实施例1中的茶树菇生物效率为112.2%,对比例I中为105.4% ;对比例I要低于实施例1中的茶树菇生物学效率; 对比例2 茶树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麸皮15份、豆柏3份、牡丹籽壳20份、玉米秸15份、石膏粉2份、糖3份、畜粪5份、稻壳10份、玉米芯8份、油棕木肩10份、橡子柏4份、橡子树木肩12份、湖北海棠叶8份均匀混合,加水搅拌,使料水重量比为1:4,得培养料。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对比例2中,去掉了田箐叶,对比例2中的病害发生率比实施例1高出4.3%左右,生物学效率低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树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麸皮10‑20         牡丹籽壳10‑30        豆粕1‑5玉米秸10‑20       田箐叶20‑50          石膏粉1‑4糖1‑4             畜粪2‑8              稻壳5‑15玉米芯 4‑12        油棕木屑5‑15        橡子粕1‑6橡子树木屑5‑15     湖北海棠叶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