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柱专利>正文

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97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由模具(1)和气嘴(6)组成,其特征是: A、在气嘴(6)内部轴向的中心部位,通入压缩空气进气管(7a)、一侧通入排气管(8)、另一侧通入水管(10); B、压缩空气进气管(7a)的开口端高于气嘴(6)的上端面,在气嘴(6)上端面的上部的压缩空气进气管(7a)上,装置有水室(3),水室(3)与从气嘴(6)中通入的水管(10)相连接; C、在水室(3)与气嘴(6)上端面之间,装置有排气隔板(4); D、空气排出管(8)的开口,设置在气嘴(6)的上端面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属于加工塑料中空容器用设备。塑料中空容器,一般是采用吹塑方法生产的,即是把塑化的塑料胚置于模具中,合模后吹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把料胚吹胀成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中空制品,传统的吹塑方法所用设备,除挤出机外,主要装置为模具及气嘴,模具除制有一定型腔外,还制有通冷却水的孔道;气嘴制成与容器口内壁相应的形状,并且在气嘴中制有通入、排出压缩空气的一个气道,使气嘴在合模后把料胚封密住,吹入压缩空气后,能够保证气体不逸出,产生足够的压力,把料胚吹胀成型,保压成型后,在同一气道中把压缩空气排出,制成产品。这种塑料中空容器的生产装置,由于气嘴中只有一个通入、排出压缩空气的气道,在生产中吹入料胚中的压缩空气,被密封而滞留于制品的型腔中;由于料胚的温度高,型腔中的压缩空气温度被升高,此时高温的料胚只能从外表依靠通有冷却水的模具散发热量而降温。塑料的导热性差、模具的冷却水分布不可能均匀,制品内部的热量不能被排出,仅能使制品从外表被冷却,制品的降温过程时间长,冷却的不均匀,整体冷却效果差,容易产生内应力集中,使产品形成凸凹不平,薄厚不均,表面不光滑,正品率低,影响产品的质量。这种情况对生产薄壁、小型产品并不显著,对生产厚壁的或大型产品,特别显著,为改变这一情况,目前都采用延长冷却定型时间来克服,这样就使生产周期长、产量降低,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品整体冷却均匀性、表面不光滑、正品率低的质量缺陷。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从制品内部循环冷却内壁、缩短冷却定型时间、提高制品整体冷却均匀性、消除制品凸凹不平、使表面平整、光滑、提高正品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产量、尤其适用于生产厚壁的、大型的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由模具(1)和气嘴(6)组成的成型装置中,气嘴(6)具有这样的特征技术在气嘴(6)内部的轴向中心部位通入压缩空气进气管(7a)、一侧通入压缩空气排出管(8)、另一侧通入冷却水管(10),并且压缩空气进气管(7a)在容器(M)内的开口端高于气嘴(6)的上端面,在气嘴(6)上端面与压缩空气进气管(7a)开口端中间的压缩空气进气管(7a)的部位,装置着水室(3),水室(3)与从气嘴(6)中通过的水管(10)相连接;在水室(3)与气嘴(6)上端面之间,装置着排气隔板(4);空气排出管(8)的开口,设置在气嘴(6)的上端面上。这种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可以在不改变模具冷却水装置结构的同时,实现内部循环冷却,即在吹入压缩空气使制品成型后,在保持一定的压力下,在排出制品中空气的同时,充入空气,形成空气的循环,把制品中的热量排出,从而实现从制品内部进行气体循环冷却。必要时还可以通入水,使水室中的水被压缩空气雾化而吹入制品中,又和空气一同被排出,从而强化了内部冷却、提高制品整体冷却效果。因此这种装置可以实现从制品内部以循环的空气、水为媒介排出热量,从而缩短冷却定型时间,消除制品的凸凹不平,使表面光滑平整,提高正品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的提高产量。这种装置尤其适用于大型、厚壁的中空容器的生产,经试用,对改进质量、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这种装置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吹塑方法生产塑料中空容器的传统装置,推出一种能从制品内部用循环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新型装置,将对吹塑生产塑料中空容器的装置产生重大改进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这种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塑料中空容器循环冷却内壁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模具(1)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并各设有冷却水道(2),在模具的型腔中为置入并成型的中空容器(M),这部分与现在多数使用的模具结构相同。能循环冷却内壁主要是由具有如图1、图2、图3所示结构的气嘴(6)所产生的在气嘴(6)轴向的中心部位,通入压缩空气进气管(7a)、一侧通入空气排出管(8)、另一侧通入水管(10)。压缩空气进气管(7a)进入容器(M)的开口端,高于气嘴(6)的上端面,在这部分的压缩空气管路上设置着水室(3),水室(3)与水管(10)相连接;在水室(3)与气嘴(6)上端面之间,设置一个排气隔板(4);空气排出管(8)的开口,设在气嘴(6)的上端面上。在压缩空气进气管(7a)上,设阀门(11a);在压缩空气排出管(8)上,设阀门(11c),在排气管(8)的开口端与阀门(11c)之间,设压力表(9);在水管(10)上设阀门(11d)。这样,当在模具(1)中置入料胚(M),放置气嘴(6)合模后,压缩空气从进气管(7a)充入,使料胚(M)成型,压力表(9)显示出空气压力,之后根据制品大小、壁厚情况确定定型时间,开启阀门(11c),容器(M)中的空气便从容器(M)与排气隔板(4)的间隙之间,经排气管(8)排出。排气隔板(4)可以保证容器(M)中的空气,沿内壁形成涡流状,先后被排出,而不会使部分空气滞留于容器(M)中,从而提高空气循环流动性,在空气循环流动过程的同时,容器(M)中的热量被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容器内壁的冷却,为了保证对大型或厚壁产品内壁循环冷却的效果和改进质量,提高生产率,可以从水管(10)、并调节阀门(11d)向水室(3)中充水,当循环冷却内壁时,从进气管(7a)排出的空气,便把水室(3)中的水雾化,含有水微珠的空气使容器(M)中空气温度快速下降,从而强化了对容器内壁的冷却作用。实施例1、模具(1)可以采用现行方法制造,并设置合适的冷却水孔(2)。2、气嘴(6)有效工作部位的长度,必须与容器口相适应,可以首先钻制成三个孔,在孔端制成管螺纹,再分别与压缩空气进气管(7a)、排气管(8)、水管(10)相连接,也可以使进气管(7a)、排气(8)、水管(10)在气嘴(6)中的孔通过,进气管(7a)的开口应高于气嘴(6)的上端面,排气管(8)的开口端设在气嘴(6)的上端面上。3、水室(3)固定在进气管(7a)的上部,水室(3)与水管(10)相连接,并且水室(3)的上部应设置开口,开口必须与进气管(7a)位于同轴线上,高于进气管(7a)出气口5-10mm,以保证循环充气时空气能与水充分接触,形成水雾,如生产薄壁的或小型容器可不设水管(10)、水室(3),但生产大型的或厚壁容器则必须设水管(10)、水室(3)。4、排气隔板(4)的横截面,应该制成与容器(M)横截面相似的形状,即可以是园形、椭园形、正方形、长方形,也可以是与容器(M)横截面相似的其他形状,但排气隔板(4)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必须小于容器(M)出口内壁之间的尺寸,以保证方便的取出成品。排气隔板(4)的底部用隔热圈(5)与气嘴(6)的上端面相连接,隔热圈(5)用非金属材料制作。5、为加速排放容器(M)内部空气的速度,在排气管(8)的压力表(9)与阀门(11c)之间,与压缩空气管(7b)相连接,在压缩空气管(7b)上,设阀门(11b),为使从容器(M)中进入排气管(8)中的压缩空气,能产生负压,以便能顺利把容器(M)中的水气排出,使排气管(8)与其相连接的压缩空气管(7b)在空气前进方向的夹角在30角以内。由于本装置只对气嘴进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