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容器密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87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容器封口的密封盖,由外盖[1]、密封圈[2]、凹口内盖[3]组成。外盖[1]的盖顶内固定永磁体[4],密封圈[2]与凹口内盖相联嵌入容器开口,凹口内有磁性活塞[5],内盖侧壁开有通孔[6],底部置永磁体[7]。凹口内永磁体活塞[5]随外盖的盖上取下,受永磁体[4]的作用,吸上时,密封容器开口,落下时容器成开启状态。这种密封盖无需螺口就能方便轻松地将容器密封盖紧,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损坏、寿命长的优点,特别适宜使用在经常开盖的旅行杯、旅行水壶上,也可替代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容器封口的密封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接触、使用形形式式的容器,如茶杯、水壶、保温瓶等,这些存放饮用水的容器大都有一个能开、能封的盖,以便保持容器内饮水的清洁卫生,有些用于旅行和保温的杯,壶、瓶,还要求盖有密封,保温的功能,容器内饮用水不至于因摇恍溢流出容器和存放的饮用水冷却。现有这类容器的盖,均采用螺口来盖紧、固定在容器上,盖和容器的接口处垫入密封圈,螺口盖压紧密封圈,就能起到密封容器的作用。使用这种螺口盖,每开启一次容器就要对螺口盖作一次旋进,旋出的动作,在频繁旋进旋出螺口盖时,稍有不慎螺纹错位,就易将盖咬死在容器上;容器内盛放开水时,螺口因受热膨胀,盖的开启就很费力,特别是需经常开启使用的容器,如保温茶杯、旅行水壶等,螺口盖既费事,又因频繁旋进旋出地摩擦螺口,很容易损坏,影响密封。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螺口盖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螺口紧固的容器密封盖,它能毫不费力地将盖密封紧固在容器上,又能轻巧地开启,使用十分方便。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实型的密封盖由能盖住容器开口并与之相配的外盖,嵌在容器开口上的密封圈,和密封圈相联的凹口内盖组成,外盖的盖顶内固定永磁铁,凹口内盖与密封圈相联,凹口内有可上下移动的永磁体活塞,凹口内盖侧壁开有通孔,使凹口内外相通。容器密封盖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凹口内盖随密封圈嵌入容器开口上,当外盖未盖在容器上时,凹口内的永磁体活塞,在重力作用下,落在凹口底部,容器内液体经容器内壁与凹口内盖的间隔空隙,从通孔流入凹口腔,出凹口内盖,当外盖盖在容器上时,外盖上的永磁铁将凹口腔内的永磁体活塞吸上,紧贴在密封圈上,封堵住凹口内盖,容器内液体虽从通孔进入凹口内,但不能从凹口内盖流出,这种容器盖无需螺口就能方便轻松地将容器密封盖紧。取下外盖,凹口腔内永磁体活塞失去向上的吸力,回落到凹口底,凹口内盖又成开启状态。该密封盖特别适宜使用在旅行杯、旅行水壶上,也可替代普通保温瓶的软木塞瓶盖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在容器上的剖视图。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容器密封盖由外盖[1]、密封圈[2],凹口内盖[3]组成,外盖[1]以非磁性材料注塑成型,其形状与容器相配;能方便地盖在容器上,在外盖的盖顶固定永磁铁[4],并使之密封在盖顶夹层内。密封圈[2]以橡胶、塑料模压成型,圈的断面成T型,圈的大小与容器开口卡紧相配,凹口内盖[3]以注塑或铝材冲模成型,内盖的侧壁一周开有多个通孔[5],凹口上沿略向外折边,以便T型封圈将内盖卡紧相连,内盖的凹口腔内放置在腔内能上下移动的永磁体活塞[6],活塞[6]在上位时,紧贴在密封圈[2]上,凹口内盖底内,注塑成型过程中置磁性材料[7],保证容器开启状态时不管容器成何种位置,永磁体活塞定位在凹口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器封口的容器密封盖,由外盖[1]、密封圈[2]、凹口内盖[3]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盖[1]的盖顶内固定永磁铁[4],密封圈[2]与凹口内盖[3]相联卡紧在容器开口上,凹口内置可上下移动的永磁体活塞[5],凹口内盖[3]的侧壁开有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容器封口的容器密封盖,由外盖[1]、密封圈[2]、凹口内盖[3]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盖[1]的盖顶内固定永磁铁[4],密封圈[2]与凹口内盖[3]相联卡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