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四维专利>正文

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349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其是在一玻璃容器上设有一圆形且具有预定高度的开口,再以一软质盖体挤入开口内,而使盖体外缘紧贴开口内缘,且在该盖体内塞入一迫紧块,并以一转动体的斜面抵推迫紧块使其向外扩张,以抵推盖体紧贴开口内缘,消除因开口真圆度不佳而可能产生的缝隙,避免水液自盖体与开口间的缝隙渗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迫紧块受转动体斜面的作用抵迫盖体向外扩张并挤迫容器开口,使盖体与开口紧密贴合而无缝隙的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现有的密闭容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玻璃水球,其是在一球形玻璃容器1顶侧开设一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开口11,且于该开口11内缘设有凹环槽13,并将该玻璃容器1注满水液14,以其顶面151设有装饰物152的盖体15推入塞紧于开口11中,使一部份水液14溢出而令玻璃容器1内无气泡,并使该盖体15外侧的凸缘153嵌卡于开口11内侧的凹环槽13中而定位,再将玻璃容器1翻转180°后,成为一美丽的玻璃水球。但是,由于该玻璃容器1是吹气制成,精密度不高,尤其是该开口11的真圆度不如车削加工的精度高,而有略呈椭圆或不规则形状的可能,因此,上述盖体15为达到防水的功效,是用软质橡胶制成,并使其外径大于开口11内径,以塞入并紧迫于开口11内壁,虽然如此,仍不能保证盖体15与开口11完全贴合,而留有细小间隙。不过,由于水液14不具有压缩性,故在热胀时,玻璃容器1内的水液14的体积膨胀,因压力升高而增加水液14的渗透能力,使该水液14沿着存在于盖体15与开口11的细小间隙慢慢渗出,并同时跑入少许空气,使原本充满水液14的玻璃容器1中出现气泡,而影响其整体外观品质,造成消费者退货或换货,甚至赔偿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统计,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不良品的比率高达20%-30%,甚为严重。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借助盖体中空部所设的一迫紧块,使该迫紧块斜面抵迫盖体向外扩张,而与密闭容器开口紧密贴合,可在该开口真圆度不高的情形下仍保持紧密接触,以避免水液自盖体与开口之间的间隙挤出,消除因漏水而产生气泡的发生率,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其是在一可容纳水液的玻璃容器一侧设一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开口,以一软质橡胶盖体挤入开口内,而使盖体外缘紧贴开口内缘;所述的盖体内装设一迫紧块,该迫紧块外缘设有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以该斜面迫紧盖体向外扩张而可紧密贴合于开口内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盖体顶面设有装饰物,使装饰物位于水液中,盖体内的迫紧块可在其外缘下半段设有多条裂缝,而在上半段内缘设有螺纹段,并以一转动体外缘上半段的螺纹段螺合于迫紧块内缘的螺纹段,而以其下半段的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抵迫迫紧块的下半段,再以迫紧块向外扩张的下半部压迫盖体而紧密贴合于开口内缘,盖体内缘设有环形凹槽,而迫紧块则设有配合嵌入的凸块,该迫紧块凸块的外径大于盖体内径,而迫紧块下半段的裂缝具有预定间距,使迫紧块凸块靠并后其外径等于盖体内径。所述的开口内缘设有环形凹槽,而盖体则设有配合嵌入的凸环。所述的迫紧块顶面设有与盖体接触时产生较大摩擦力的粗糙面。所述的转动体底面设有多个凸块。玻璃容器是一球形。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习用密闭容器的装配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剖面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请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第一实施例,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包括一玻璃容器2、一盖体3、一装饰物4、一迫紧块5及水液7等部分。上述玻璃容器2的顶面设有一圆形开口21,该开口21具有一预定高度,而其内缘设有环形凹槽23,以水液7注入玻璃容器2内,并充满至开口21位置。上述盖体3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具有适当弹性及塑性的橡胶制成,其外径略大于玻璃容器2的开口21内径,而顶面31则结合该装饰物4,且设有配合嵌入凹槽23的凸环32。上述迫紧块5是装设于盖体3内,由材质比橡胶更硬的硬质塑胶(丙烯酸树脂或金属亦可)制成,其外缘设有向外向内延伸的斜面51,以该斜面51迫紧盖体3的凸环32向外扩张,而可紧密贴合于开口21内缘的环形凹槽23。借由上述构造,请参阅图3,将玻璃容器2反置使其开口21向上,注入水液7后使水面位于开口21位置,再将该盖体3由上而下挤入开口21内,利用挤压的力量使多余的水液5溢出,使玻璃容器2内的水液7无气泡,并使盖体3外缘紧贴于开口21内缘,使其凸环32嵌入开口21的环形凹槽23中。但为增加盖体3与开口21的密闭度,可装入迫紧块5,由于该迫紧块5为硬材质,而盖体3为软材质,故可在迫紧块5装入盖体3内后,以其斜面51抵迫盖体3向外扩张,可使该盖体3外缘紧密贴合于开口21内缘,具有较佳的防漏效果。将玻璃容器2翻转180°后,该装饰物4位于水液7中而形成一美妙的景象。当然,本技术仍有许多实施例,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由于该玻璃容器2的开口21在制造时的真圆度不够,使得该盖体3与开口21之间的密闭性不佳,而有漏水的可能,故需要更佳的防漏结构。请参阅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盖体3在其凸环32的相对内缘可设有凹槽33,而迫紧块5外缘的下半段可设有多条裂缝52,而在相邻裂缝52之间设有向外向下延伸的可配合嵌入盖体3凹槽33的凸块53,该凸块53的外径大于盖体3内径,使凸块53靠并后其外径等于盖体3内径,以方便装入盖体3内,且在上半段的内缘设有螺纹段55,并在该迫紧块5顶面设有粗糙面54。还可在上述迫紧块5内装设一硬质的转动体6,该转动体6外缘的上半段设有螺纹段61,而下半段设有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62,且其底面设有多个凸块63,供用手握持时可方便转动。借由上述构造,请参阅图5,先以迫紧块5塞入盖体3内,由于是以一硬质的迫紧块5挤入一软质的盖体3中,使得该软质盖体3可向外扩张,并使该迫紧块5的凸块52嵌入盖体3的凹槽33,且以迫紧块5顶面的粗糙面53与盖体3紧密接触而具有较大摩擦力,使迫紧块5与盖体3不能相对转动。然后使盖体3与迫紧块5的结合体直接塞入玻璃容器2的开口21中,使软质的盖体3外缘与开口21内缘紧密接触,且使该盖体3的凸环32嵌入环形凹槽23中,以避免盖体3与开口21轴向滑离。再以该转动体6外缘下半段的螺纹段61旋入迫紧块5内缘上半段的螺纹段55,使转动体6逐渐进入迫紧块5内,而以该转动体6外缘下半段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62抵迫迫紧块5的下半段,使该迫紧块5下半段的凸块52受到挤迫而向外扩张,由于该凸块52的向外扩张更加压迫盖体3的凹槽33,使该凹槽33相对外缘的凸环32紧密贴合于开口内缘,以增加盖体3与玻璃容器2开口21的紧密度,这样,便可消除因开口21真圆度不佳而与盖体3之间产生的漏水间隙。综上所述,本技术可解决习用玻璃水球因漏水产生气泡的缺点,并可以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且实用性强。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一可容纳水液的玻璃容器一侧设一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开口,以一软质橡胶盖体挤入开口内,而使盖体外缘紧贴开口内缘;所述的盖体内装设一迫紧块,该迫紧块外缘设有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以该斜面迫紧盖体向外扩张而可紧密贴合于开口内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顶面设有装饰物,使装饰物位于水液中;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容器的紧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在一可容纳水液的玻璃容器一侧设一具有预定高度的圆形开口,以一软质橡胶盖体挤入开口内,而使盖体外缘紧贴开口内缘;所述的盖体内装设一迫紧块,该迫紧块外缘设有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以该斜面迫紧盖体向外扩张 而可紧密贴合于开口内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四维
申请(专利权)人:罗四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