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5851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第一输气管上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调压阀,第二输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涡流管,第一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输油管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全封闭的油箱,第一输油管上设置有微流量调节阀,第一输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涡流管废热空气出口内嵌入式设置有调节阀,涡流管冷气流出口连接有第三输气管,第三输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油气混合器,第二输油管的出油端与油气混合器连接,油气混合器上安装有喷嘴。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冷却和润滑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切削热,通常需要对切削部位注入切削液(包括水基,油基等),对切削区进行润滑冷却,以降低刀具切削力及与工件之间摩擦,导走切削热,减少刀具磨损,同时清除所产生切肩,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在公知技术中,使用切削液方法主要为压注法,即以一定压力将切削液或与压缩空气混合雾化后向切削区喷注,还有近年广为采用的微量油气润滑,即以微量切削油与压缩空气混合后,以油气二元流体形态向切削区喷注。但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压注法使用的切削液消耗量大,易引起环境污染,冷却润滑能力有限;二是微量油气润滑配置复杂,成本较高,所采用压缩空气为常温状态,冷却效果有限,不宜适合高强力切削。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冷却和润滑效果好的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上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调压阀,所述第一球阀与第二球阀之间连接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涡流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输油管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全封闭的油箱,所述第一输油管上设置有微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输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涡流管左端设置有冷气流出口,涡流管右端设置有废热空气出口,该废热空气出口内嵌入式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冷气流出口连接有第三输气管,所述第三输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油气混合器,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出油端与油气混合器连接,所述油气混合器上安装有喷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一球阀进入涡流管,经气体分离,从涡流管左端接口获得温度较低的冷气流进入油气混合器,废热空气从涡流管右端排出;另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二球阀、调压阀进入全封闭油箱,利用空气的压力将油箱内切削油通过微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压注入油气混合器,与冷气流进行混合后,通过喷嘴向切削区喷注;在刀具切削过程中,冷气流不仅本身可以吸收切削热,而且高速气速可以迅速导(吹)走热量,并吹除切肩。同时冷气流中所含的切削油在刀具和工件切削部位形成油膜进行润滑,也减少摩擦热的产生,降低刀具磨损,还能起到工件加工面的防锈作用,对周边环境的油雾污染极为有限,因此其冷却润滑及环保效果十分显著,极适宜用于强力切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油管的进油端伸入油箱设置,且第一输油管的进油端的端口靠近油箱的内腔底面设置。通过本设置,第一输油管设置更加合理,进油工作更加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油箱设置,且第一输气管的出气端的端口靠近油箱的内腔上端面设置。通过本设置,第一输气管设置更加合理,工作更加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均为电磁阀。通过本设置,用电讯号来控制阀的启闭,以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方便。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喷嘴为球关节软管喷嘴。通过本设置,喷嘴设置合理,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一球阀进入涡流管,经气体分离,从涡流管左端接口获得温度较低的冷气流进入油气混合器,废热空气从涡流管右端排出;另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二球阀、调压阀进入全封闭油箱,利用空气的压力将油箱内切削油通过微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压注入油气混合器,与冷气流进行混合后,通过喷嘴向切削区喷注;在刀具切削过程中,冷气流不仅本身可以吸收切削热,而且高速气速可以迅速导(吹)走热量,并吹除切肩。同时冷气流中所含的切削油在刀具和工件切削部位形成油膜进行润滑,也减少摩擦热的产生,降低刀具磨损,还能起到工件加工面的防锈作用,对周边环境的油雾污染极为有限,因此其冷却润滑及环保效果十分显著,极适宜用于强力切削。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输气管1、第二输气管2、第一输油管3和第二输油管4,所述第一输气管I上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第一球阀5、第二球阀6和调压阀7,所述第一球阀5与第二球阀6之间连接第二输气管2,所述第二输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一输气管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2的出气端设置有涡流管8,所述第一输气管I的出气端与第一输油管3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全封闭的油箱9,所述第一输油管3上设置有微流量调节阀10,所述第一输油管3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4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涡流管8左端设置有冷气流出口 81,涡流管8右端设置有废热空气出口 82,该废热空气出口 82内嵌入式设置有调节阀12,所述冷气流出口81连接有第三输气管13,所述第三输气管13的出气端设置有油气混合器14,所述第二输油管4的出油端与油气混合器14连接,所述油气混合器14上安装有喷嘴15。所述涡流管8的制冷原理和结构特征属于公知技术,且市场上可以购到此类产品。本实施例就不再加以叙述了。所述第一球阀5、第二球阀6和调压阀7均与第一输气管I螺纹连接;所述单向阀11和微流量调节阀10均与第一输油管3螺纹连接;第二输油管4的进油端与微流量调节阀10螺纹连接,第二输油管4的出油端与油气混合器14螺纹连接;第二输气管2的出气端与涡流管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一输气管I通过螺纹连接,且在该第二输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一输气管I连接位置处螺纹连接有压力表16 ;所述第三输气管13进气端与涡流管8螺纹连接;第三输气管13出气端与油气混合器14螺纹连接;喷嘴15与油气混合器14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12与废热空气出口 82内壁面螺纹连接。为使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输油管3的进油端伸入油箱9设置,且第一输油管3的进油端的端口靠近油箱9的内腔底面设置。所述第一输气管I的出气端伸入油箱9设置,且第一输气管I的出气端的端口靠近油箱9的内腔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球阀5和第二球阀6均为电磁阀。当关闭第二球阀6和微流量调节阀10,则完全以较低温度的冷气流向切削区喷射,极适用于非金属,如橡胶,石墨的高速切削加工,也可用于硬合金刀具对金属材料的强力切削。所述的喷嘴15为球关节软管喷嘴。实际应用时,来自现有的气源的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一球阀进入涡流管,经气体分离,从涡流管左端接口获得温度较低的冷气流进入油气混合器,废热空气从涡流管右端排出;调节阀用以调节冷气流的流量及温度;另一路压缩空气经第二球阀、调压阀进入全封闭油箱,利用空气的压力将油箱内切削油通过微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压注入油气混合器,与冷气流进行混合后,形成油气二元流体,通过喷嘴向切削区喷注。在刀具切削过程中,冷气流不仅本身可以吸收切削热,而且高速气流可以迅速导(吹)走热量,并吹除切肩,同时冷气流中所含的切削油在刀具和工件切削部位形成油膜进行润滑,也减少摩擦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具切削用微量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输气管(1)、第二输气管(2)、第一输油管(3)和第二输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上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第一球阀(5)、第二球阀(6)和调压阀(7),所述第一球阀(5)与第二球阀(6)之间连接第二输气管(2),所述第二输气管(2)的进气端与第一输气管(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2)的出气端设置有涡流管(8),所述第一输气管(1)的出气端与第一输油管(3)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全封闭的油箱(9),所述第一输油管(3)上设置有微流量调节阀(10),所述第一输油管(3)的出油端与第二输油管(4)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涡流管(8)左端设置有冷气流出口(81),涡流管(8)右端设置有废热空气出口(82),该废热空气出口(82)内嵌入式设置有调节阀(12),所述冷气流出口(81)连接有第三输气管(13),所述第三输气管(13)的出气端设置有油气混合器(14),所述第二输油管(4)的出油端与油气混合器(14)连接,所述油气混合器(14)上安装有喷嘴(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杨军赵国辉陈益敬吕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