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90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支架和支杆,底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凹槽内两个连接杆头部相对,连接杆尾部与凹槽铰接,且二者铰接点位于凹槽的底面靠近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位置上,每个凹槽内的连接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闭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杆将若干个纺纱纱架连接成一体,使得纺纱纱架更加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防止纺纱纱架倾倒使纱线受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纱纱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纺织过程中,纺纱需要缠绕在纱筒上,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或者作为半成品出售,因此纱架在纺织生产工程中必不可少,现有的纱架结构简单,平衡性能差,在挂满纱筒后,会导致重心不稳,容易倾倒使纺纱受损,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增加厂家生产成本。目前市场上专利号为CN201420579647.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端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两侧用于放置纱筒的支杆,支架上可伸缩设置有用于稳定支架的固定件,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沿支架的轴向设置,固定件穿设于螺孔中,固定件呈柱状且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但是生产车间的高度各不相同,该纺纱纱架虽然可以伸缩,使得纺纱纱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抵住天花板和地面以保持纺纱纱架的稳定性,但在长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车间高度过大而支架长度不足以抵住天花板的情况,适用范围狭窄,且当需要使用该纺纱纱架时,将固定件沿螺纹向上旋转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爬上梯子的较高处,对固定件进行旋转,操作十分不便,且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则易从梯子上跌落,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底座上的连接杆将若干个纺纱纱架的底座连接到一起使得纺纱纱架在挂满纱筒后更加稳定的纺纱纱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支架和支杆,底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凹槽内两个连接杆头部相对,连接杆尾部与凹槽铰接,且二者铰接点位于凹槽的底面靠近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位置上,每个凹槽内的连接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闭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纺纱纱架时,将每个需要使用的纺纱纱架底座上的连接杆绕铰接轴转动至连接杆尾部与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相抵,然后调整纺纱纱架的位置,使相邻的两个纺纱纱架相对的连接杆头部相抵,锁上闭锁装置,使两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当不使用纺纱纱架时,打开闭锁装置,将连接杆绕铰接轴嵌入凹槽中,将纺纱纱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不使用纺纱纱架时,将连接杆嵌在凹槽内,减小纺纱纱架体积,便于纺纱纱架的存放和运输,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相邻的纺纱纱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若干个纺纱纱架通过连接杆组成一体,纺纱纱架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支撑,当某一个纺纱纱架挂满纱筒后,重心不稳定使底座向一侧有倾倒的趋势时,与其相连接的纺纱纱架通过连接杆对纺纱纱架的底座施加力,防止底座向一侧翻倒,组成一体的若干个纺织纱架的重心更加稳定。本技术与市面上的纺纱纱架相比,通过连接杆将若干个纺纱纱架连接成一体,使得纺纱纱架更加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防止纺纱纱架倾倒使纱线受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闭锁装置为固定卡环,固定卡环与连接杆头部为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闭锁装置进行闭锁操作时,只需将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固定卡环沿螺纹转动,使得固定卡环转动至将两个相抵的连接杆头部都覆盖住,解开闭锁装置时,只需转动固定卡环,将闭锁装置转动至一侧的连接杆时,两连接杆的闭锁即打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系数高,同时该结构便于加工生产,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槽内均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卡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夹对嵌在凹槽中的连接杆起到限位作用,当连接杆在凹槽中进出时,弹性卡夹向外张开,之后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防止连接杆自动绕铰接轴转动从凹槽中滑出在搬运时击打到搬运的工作人员或在运输时击打到包装箱侧壁导致包装破损,提高运输时的安全系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性卡夹上设置有防磨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在凹槽中进出时,连接杆的侧壁与弹性卡夹外的防磨软垫接触,防止弹性卡夹对连接杆的侧壁造成磨损,延长连接杆和弹性卡夹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连接杆将若干个纺纱纱架连接成一体,使得纺纱纱架更加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防止纺纱纱架倾倒使纱线受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纺纱纱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纺纱纱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纺纱纱架处于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其中:1、底座;2、支架;3、支杆;4、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第三侧壁;7、第四侧壁;8、凹槽;9、连接杆;10、固定卡环;11、弹性卡夹;12、连接杆头部;13、连接杆尾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纺纱纱架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1、支架2和支杆3,底座I包括第一侧壁4、第二侧壁5、第三侧壁6和第四侧壁7,第一侧壁4和第二侧壁5相对,第三侧壁6和第四侧壁7相对,第一侧壁4和第二侧壁5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三侧壁6和第四侧壁7的凹槽8,每个凹槽8内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9,连接杆头部12相对,连接杆尾部13与凹槽8铰接,且二者铰接点位于凹槽8的底面靠近第三侧壁6和第四侧壁7的位置上,连接杆9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凹槽8内两个连接杆头部12相对,每个连接杆头部12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杆9上套设的固定卡环10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侧壁4和第二侧壁5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卡夹11,弹性卡夹11上设置有防磨软垫。当使用纺纱纱架时,将每个需要使用的纺纱纱架底座I上的连接杆9绕铰接轴转动至连接杆尾部13与第三侧壁6或第四侧壁7相抵,当连接杆9在凹槽8中旋出时,弹性卡夹11向外张开,之后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然后调整纺纱纱架的位置,使相邻的两个纺纱纱架相对的连接杆头部12相抵,将套设在连接杆9上的固定卡环10沿螺纹转动,使得固定卡环10转动至将两个相抵的连接杆头部12都覆盖住,使两个连接杆9固定在一起;当不使用纺纱纱架时,转动固定卡环10,将闭锁装置转动至一侧的连接杆9时,两连接杆9的闭锁即打开,将连接杆9绕铰接轴嵌入凹槽8中,经过弹性卡夹11时,弹性卡夹11向外张开,之后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最后将纺纱纱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支架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侦_、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凹槽内两个连接杆头部相对,连接杆尾部与凹槽铰接,且二者铰接点位于凹槽的底面靠近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位置上,每个凹槽内的连接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闭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为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纱架,包括底座、支架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每个凹槽内两个连接杆头部相对,连接杆尾部与凹槽铰接,且二者铰接点位于凹槽的底面靠近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位置上,每个凹槽内的连接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闭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晨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长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