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2829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3: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给煤装置,包括给煤管主体(10)及密封风布风单元,所述密封风布风单元包括进风总管(21)、风仓(22)以及支风管(23),所述风仓(22)设置一内腔;所述进风总管(21)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所述支风管(23)一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给煤管主体(10)连通,且所述支风管(23)的数量为多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给煤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处于正压燃烧状态,燃料从给煤装置进入炉膛时,需要有一股比炉膛压力更高的密封风封住给料口。采用密封风一方面能确保炉膛内烟气不返窜,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其高风速将燃料顺利地送入炉膛中。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通常直接采用一根比给煤管主体I细的钢管,将其弯制成管式密封风布风单元2,该布风单元一端连接高压风机接入高压风3,另一端作为出风口朝炉膛方向4直吹。当锅炉在额定负荷运行时,给煤量大,气固比小,给煤管主体I的充满度高,管式密封风布风单元2可以协助燃料5由给煤管主体I顶部顺利地送入炉膛。但是当锅炉的负荷低时,给煤量小,气固比大,给煤管主体I的充满度低,此时由于管式密封风布风单元2的送风口径小,风量不够,容易形成送风死角,不能够密封住炉内返窜的烟气,从而导致给煤管主体I窜烟。此外,管式密封风布风单元2包括直接插入给煤管主体I中的管道,煤颗粒自上而下长年累月的冲刷磨损会使该管道的管壁逐渐变薄甚至开裂,会进一步导致风速降低、风压下降,烟气返窜现象更加严重。此时只能依靠加大密封风量来解决,这会额外增加风机的能耗,密封效果欠佳且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能耗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给煤装置,包括给煤管主体及密封风布风单元,所述密封风布风单元包括进风总管、风仓以及支风管,所述风仓设置一内腔;所述进风总管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风仓的内腔连通;所述支风管一端与所述风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给煤管主体连通,且所述支风管的数量为多个。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给煤管主体包括互相连通的给煤管上段与给煤管下段,所述给煤管上段位于所述给煤管下段的上游,所述给煤管上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所述给煤管下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仓设置在所述给煤管主体外部。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仓设置在所述给煤管下段、且靠近所述给煤管上段与给煤管下段的连接处。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支风管连接在所述风仓的远离所述给煤管上段的一侧。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仓为中空的套筒且该套筒内径不小于给煤管主体的外径,所述风仓套设在所述给煤管主体上,所述风仓的内腔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环形通道。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支风管沿所述风仓等间隔设置。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支风管为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直管。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支风管送风的方向与给煤管下段的夹角不大于45度。由此,通过风仓内腔和与其连通的各支风管,给煤装置将由进风总管进入的高压风在其内腔中多点分布到给煤管主体外周,多股高压风大致沿燃料运动方向送入给煤管周壁,形成稳定的高压风幕。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的给煤装置示意图;图2显示本申请给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显示图2的实施方式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一种给煤装置,包括给煤管主体10及密封风布风单元,密封风布风单元包括进风总管21、风仓22以及支风管23。风仓22设置一内腔22a ;进风总管21一端为进风口,高压风3从这一端进入,另一端与风仓22的内腔22a连通;支风管23 —端与风仓22的内腔22a连通,另一端与给煤管主体10连通,且支风管23的数量为多个。为了便于支风管23的排布,风仓22通常设置在给煤管主体10外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风仓22为中空的套筒且该套筒内径不小于给煤管主体10的外径,套筒形状的风仓22套设在给煤管主体10上,风仓22的内腔22a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环形通道。给煤管主体10包括互相连通的给煤管上段11与给煤管下段12,给煤管上段11位于给煤管下段12的上游,给煤管上段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给煤管下段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风仓22设置在给煤管下段12上、且靠近给煤管上段11与给煤管下段12的连接处。多个支风管23连接在风仓22的远离给煤管上段11的一侧。为了得到更均匀的布风效果,多个支风管23沿风仓22等间隔设置,且这些支风管23为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直管。每个支风管23送风的方向与给煤管下段12的夹角不大于45度。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确保燃料5由于重力作用快速地从给煤管上段11的入口处落入并滑落至炉膛方向4,另一方面送出的高压风幕又能够有效地控制炉内反窜的烟气,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工作状态下,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进风总管21接入来自鼓风机的高压风3,送入到风仓22的内腔22a。风仓的内腔22a是由钢板切割焊接成环形的通道,将高压风3均匀分布至给煤管主体10的周围,然后通过等间隔均布在给煤管主体10四周的多个支风管23沿燃料大致运动方向将高压风送入给煤管周壁,形成稳定的高压风幕,强压住返窜烟气。即使锅炉低负荷运行,也能顺利给料。这种结构没有采用风管直接与煤颗粒接触,装置磨损轻微,避免了管道开裂,延长了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风仓22及其内腔22a的形状、多个支风管23的排布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给煤管主体10的形状和尺寸调节风仓22以及多个支风管23的位置和排布。虽然基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限制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反地,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各种细节可以被改造。【主权项】1.一种给煤装置,包括给煤管主体(10)及密封风布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风布风单元包括进风总管(21)、风仓(22)以及支风管(23),所述风仓(22)设置一内腔;所述进风总管(21) —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所述支风管(23) —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给煤管主体(10)连通,且所述支风管(23)的数量为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煤管主体(10)包括互相连通的给煤管上段(11)与给煤管下段(12),所述给煤管上段(11)位于所述给煤管下段(12)的上游,所述给煤管上段(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所述给煤管下段(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22)设置在所述给煤管主体(10)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22)设置在所述给煤管下段(12)、且靠近所述给煤管上段(11)与给煤管下段(12)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风管(23)连接在所述风仓(22)的远离所述给煤管上段(1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22)为中空的套筒且该套筒内径不小于给煤管主体(10)的外径,所述风仓(22)套设在所述给煤管主体(10)上,所述风仓(22)的内腔形成一个首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煤装置,包括给煤管主体(10)及密封风布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风布风单元包括进风总管(21)、风仓(22)以及支风管(23),所述风仓(22)设置一内腔;所述进风总管(21)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所述支风管(23)一端与所述风仓(22)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给煤管主体(10)连通,且所述支风管(23)的数量为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姿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热力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