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145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滤清器回油装置包括:滤清器座,其上设置有回油通道;滤清器,其坐设在滤清器座上,所述滤清器的开口通过所述回油通道与发动机相连通;以及开关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滤清器之间,并能够在连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用于控制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的连通与断开,其中,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在所述断开位置,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清器回油装置能够在滤清器拆卸时将滤清器与回油通道连通,使机油流回发动机,在滤清器安装时和工作时将滤清器与回油通道断开,使机油不会泄漏,有效保护环境和整机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及具有 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汽车用发动机润滑系统不可缺少的部件,用于去除发动机的机油中的灰 尘、金属颗粒以及煤烟颗粒等杂质,以保护发动机。滤清器在停机时,会有一定的机油遗留 在滤清器腔体内。滤清器是易损件,需要经常进行拆换。拆换便捷性是滤清器布置的主要 需求。 图1和图2示出了滤清器102常用的两种布置方式。 如图1所示,图1示出的第一种布置方式中的滤清器102通常开口 104垂直或倾 斜向上设置,并通过连接螺栓103装配在滤清器座101上。在更换时需要在发动机下面拆 卸滤清器102,而发动机下方空间往往较为紧凑,使得滤清器102拆卸困难。 因此,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图2所示的第二种布置方式来安装滤清器 202。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滤清器202的开口 204垂直向下设置,并通过连接螺栓203装配 在滤清器座201上。在拆卸滤清器202时,滤清器202的拆卸将不会受到空间限制,相对较 为方便。但是滤清器202内的机油会从滤清器202的开口 204向外流出,影响整机外观并 污染环境。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 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所述滤清器回油装置包 括:滤清器座,其上设置有回油通道;滤清器,其坐设在滤清器座上,所述滤清器的开口通 过所述回油通道与发动机相连通;以及开关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滤清器之 间,并能够在连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用于控制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的连通 与断开,其中,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在所述断开位置,所述滤 清器与所述回油通道断开。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滤清器座邻近所述滤清器的端 面上。 优选地,所述滤清器包括旋转本体以及设置在旋转本体邻近所述滤清器座的端面 上的一圈棘齿;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堵盖和安装在所述堵盖上的棘爪,所述堵盖能够在所述 断开位置和所述连通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相互锁止。 优选地,所述棘爪包括棘爪安装部和棘爪配合部,所述棘爪安装部套设在所述堵 盖上,所述棘爪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棘齿接触;其中,当所述旋转本体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所述棘爪配合部与所述棘齿的侧面接触,使所述堵盖处于所述连通位置;当所述旋转本体 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棘爪配合部与所述棘齿的底面接触,使所述堵盖保持在所述断 开位置。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 抵接到所述棘爪配合部和所述堵盖,用于为所述棘爪提供沿垂直于所述开关组件所在的平 面方向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开关组件本体,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座的 内嵌凹槽内,所述开关组件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对应设置的开口;以及第 一安装轴,其贯穿所述开关组件本体和所述堵盖,以将所述堵盖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 述开关组件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本体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安装轴设置在所述 开关组件本体的圆心处,以使所述堵盖能够沿圆周方向绕所述第一安装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 抵接到所述开关组件本体和所述堵盖,用于为所述堵盖提供圆周方向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的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滤清器回油装置。 由于本技术的滤清器回油装置设置了具有回油通道的滤清器座,通过回油通 道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滤清器以及用于控制滤清器与回油通道的连通与断开的开关组件。与 现有技术中滤清器内的机油会从滤清器的开口向外流出,影响整机外观并污染环境的现象 相比,本技术的滤清器回油装置能够在滤清器拆卸时将滤清器与回油通道连通,使机 油流回发动机,在滤清器安装时和工作时将滤清器与回油通道断开,使机油不会泄漏,有效 保护环境和整机外观。【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滤清器的第一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滤清器的第二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滤清器回油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滤清器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滤清器座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开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开关组件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棘爪与棘齿的侧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棘爪与棘齿的侧面接触的简图。 图11是图3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棘爪与棘齿的底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滤清器回油装置中的棘爪与棘齿的底面接触的简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 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 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见图3,滤清器回油装置包括滤清器座1、滤清器2、开关组件3以及连接螺栓 4。其中,开关组件3由堵盖31、棘爪32、第一弹性元件33、开关组件本体34、第一安装轴35 以及第二弹性元件36组成。参见图4,滤清器座1上设置有回油通道11。回油通道11的纵向截面形状大体为L型,以使回油通道11内的机油的流通效果好。可以理解的是,回油通道11的纵向截面形 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它任意形状。 滤清器2坐设在滤清器座1上,且滤清器2的开口通过回油通道11与发动机相连 通,以使滤清器2内的机油经过回油通道11泄回发动机中的油底壳,避免机油外流。需要 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的滤清器开口向下装配,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参见图3和图5,滤清器2包括旋转本体22以及一圈棘齿21。一圈棘齿21设置 在旋转本体22邻近滤清器座1的端面(即图3所示的旋转本体22的底面)上。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滤清器2通过连接螺栓4安装至滤清器座1。从而使滤清 器2在安装时能够进行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清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清器座(1),其上设置有回油通道(11);滤清器(2),其坐设在滤清器座(1)上,所述滤清器(2)的开口通过所述回油通道(11)与发动机相连通;以及开关组件(3),其设置在所述回油通道(11)与所述滤清器(2)之间,并能够在连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用于控制所述滤清器(2)与所述回油通道(11)的连通与断开,其中,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滤清器(2)与所述回油通道(11)连通,在所述断开位置,所述滤清器(2)与所述回油通道(11)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