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KF公司专利>正文

箱式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770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3:37
一种用于将轴与壳体可旋转耦接的箱式轴承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轴线以及对置的轴向端部的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可布置在轴上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间隔的内圈、关于两个内圈圆周布置的至少一个外圈,以及布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组滚动元件。载体包括大致关于轴承第一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一管状部件以及大致关于轴承第二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二管状部件。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耦接在一起以包围轴承,载体至少部分地可布置在壳体孔中,以便将轴承与壳体耦接。优选地,耦接器被提供于连接第一和第二内圈以便创建轴承中的预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更具体的涉及用于变速箱和齿轮箱的滚动元件轴承。
技术介绍
用于将齿轮轴与变速箱或其它齿轮箱的壳体旋转耦接的轴承组件典型地包括安装在圆柱形或管状载体中的两个分离的轴承。如载体典型的由铝形成,两个轴承必须设置相对高的预载荷以确保在变速箱或齿轮箱的正常操作期间大致存在的升高温度时保持所有轴承部件的接触。即,因为铝载体以比钢轴承圈更大的速率扩展,从而减小轴承中的预载荷,较大的初始预载荷是必须的以抵消在较高温度时的减小。该增加的预载荷导致能量损耗以及轴承操作寿命的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将轴与壳体可旋转耦接的箱式轴承组件,该壳体具有孔。箱式轴承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轴线以及对置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的轴承,该轴承包括可布置在轴上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间隔的内圈、关于两个内圈圆周布置的至少一个外圈、以及第一和第二组滚动元件。第一组滚动元件布置于第一内圈与至少一个外圈之间,并且第二组滚动元件布置于第二内圈与至少一个外圈之间。载体包括关于轴承第一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一管状部件以及关于轴承第二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二管状部件。此外,载体至少部分地可布置在壳体孔中,以便将轴承与壳体耦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又是箱式轴承载体,如大致在先前段落中所描述的,并且其中每一个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是相对薄壁的并且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耦接法兰。两个耦接法兰布置成倚靠彼此并且耦接在一起以便保持布置在载体中的轴承组件。当载体至少部分的布置在壳体孔中时,两个耦接法兰中的至少一个可相连至壳体以连接轴承与壳体。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又是箱式轴承,如上面两段所描述的,其中载体第一管状部件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圆形法兰,其具有限定偏置开口的内圆周表面。载体偏置开口具有从轴承轴线径向间隔并且大致平行于轴承轴线延伸的中心轴线。至少一个轴承外圈具有大致环形的偏置台肩,其从轴承第一端部大致轴向延伸。偏置台肩具有外圆周表面,其关于中心轴线延伸,该中心轴线从轴承轴线径向间隔且大致平行于轴承轴线延伸。此外,轴承偏置台肩布置在载体偏置开口中以使台肩外表面摩擦地与开口内表面接合,以便防止轴承外圈与载体之间的相对旋转。【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前面的概述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容易被理解。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示出在附图中,附图是示意性的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制于所示出的精确的设置和手段。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安装在壳体中的本专利技术的箱式轴承组件的部分剖开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安装在轴上并且在壳体中的箱式轴承组件的轴向剖面图;图3是箱式轴承组件的另一轴向剖面图;图4是箱式轴承组件的主视图;图5是箱式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箱式轴承组件的上部分的剖开的、放大的轴向剖面图;图7是箱式轴承组件的轴承的轴向剖面图;图8是箱式轴承组件的载体的轴向剖面图;图9是示出将轴承安装在载体中期间的轴承和载体的轴向剖面图;图10是示出具有两个分离外圈的可替换轴承结构的箱式轴承组件的另一轴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了方便并非限制,一定的术语用于下文的描述中。词“内”、“向内”以及“外”、“向外”分别设计朝向和远离所指明的中心线或所描述的元件的几何中心,特定的含义从描述的上下文中显而易见。此外,如文中所用的,词“连接的”和“耦接的”每个包括两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没有任何其它构件插入其间以及构件之间的间接连接,其中一个或多个其它构件插入其间。术语包括上文具体提到的词、其派生词,以及相似含义的词。现在参照附图细节,其中相同的数字用于表面相同的元件,在图1至图10中示出用于将轴I与壳体2旋转耦接的箱式轴承组件10,轴I关于中心轴线Ae是可旋转的并且壳体2具有孔3。在当前一优选实施例中,轴I是自动减速箱或齿轮箱(未示出)的齿轮轴,并且壳体2是至少一部分的减速箱/齿轮箱壳体。然而,箱式轴承组件10可用于旋转地耦接任何其它适当的轴I和壳体2 (例如,压缩机轴和壳体)。箱式轴承组件10主要包括可安装在轴I上的轴承12,该轴承12具有中心轴线AjP对置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12a、12b,并且载体14包围轴承12并且配置成耦接轴承12与壳体2。轴承12包括可布置在轴I上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间隔的内圈16、18、关于两个内圈16、18圆周布置的至少一个外圈20、以及第一和第二组22、24滚动元件26、28。第一组22滚动元件26布置在第一内圈16与至少一个外圈20之间以便形成第一轴承副组件30A,并且第二组24滚动元件28布置在第二内圈18与至少一个外圈20之间以便形成第二轴承副组件30B。此外,载体14包括关于轴承第一轴向端部12a布置的第一管状部件32以及关于轴承第二轴向端部12b布置的第二管状部分34。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32、34耦接在一起以包围轴承12,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并且载体14至少可部分地布置在壳体孔3中以便将轴承12与壳体2耦接。优选地,每一个载体的第一和第一管状部件32、34是相对薄壁的,由钢或合金钢形成的,并且以传统的金属冲压工艺制作。而且,优选地,箱式轴承组件10还包括环形连接器40,该连接器具有与第一内圈16接合的第一轴向端部40a以及与第二内圈18接合的第二轴向端部40b,以便耦接两个内圈16、18,如在图6中最佳所示。连接器40具有所选择的轴向长度LA(图6)以创建第一轴承副组件30A中的期望预载荷以及第二轴承副组件30B中的预载荷,如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由于载体14优选由钢或合金钢制成的事实,载体14的热扩展基本上小于铝壳体或载体。从而,预载荷的量必须保持滚动元件26、28之间的接触,并且内圈和外圈16、18和20相比于先前已知的变速箱轴承基本上是减小的,这典型地需要具有相当大的预载荷以补偿热扩展。这样,其中轴承组件10被并入的变速箱或其它设备中能量损耗减小。具有上文所描述的基本组件,本箱式轴承组件10的这些或其它元件在下文中更加详细的描述。现在参照图1至图3、图6、图7、图9和图10,轴承12包括两个内圈16、18以及单独的外圈20(图1至图3、图6、图7和图9)或者两个外圈21、23(图10)。具体地,每个第一和第二内圈16、18分别包括内和外部圆周表面17A、17B和19A、19B,内表面17A、19A限定用于接收一部分轴I的孔Bs。第一圈16的外部圆周表面17B提供第一内滚道50,并且第二内圈18的外圆周表面19B提供第二内滚道52。在当前一优选实施例中,内滚道表面50、52是大致锥形的,配置成支撑形成为圆柱滚子的滚动元件26、28,并且每个设置成大致面朝另一内滚道表面52、50 (并且因此朝向轴承12的几何中心)。然而,可替换地,内段16、18被形成为使内滚道50、52是弓形凹槽用于支撑球形滚动元件(未示出)或者被设置为使滚道50,52大致背向彼此并且朝向轴承12的近轴向端部12a、12b。此外,在图1至图3、图6、图7和图9示出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外圈20是包括关于两个内圈16、18圆周布置的圆柱形本体54的单独的外圈,以使轴承12被形成大致类似于“轮毂轴承单元”。圆柱形本体54具有提供第一外滚道56的第一内圆周表面部分55、提供第二外滚道58的第二内圆周表面部分57、以及外圆周表面60。外圈本体54关于两个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轴与壳体可旋转耦接的箱式轴承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孔,所述箱式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其具有中心轴线以及对置的第一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轴承包括可布置在轴上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间隔的内圈、关于两个内圈圆周布置的至少一个外圈、以及第一和第二组滚动元件,所述第一组滚动元件布置于所述第一内圈与所述至少一个外圈之间以便形成第一轴承副组件,并且第二组滚动元件布置于所述第二内圈与所述至少一个外圈之间以便形成第二轴承副组件;以及载体,其包括大致关于轴承第一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一管状部件以及大致关于轴承第二轴向端部布置的第二管状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耦接在一起以包围所述轴承,所述载体至少部分地可布置在壳体孔中,以便将所述轴承与所述壳体耦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拉索朗贾托沃S索伊弗特T波利
申请(专利权)人:SKF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