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713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3:16
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10)包括:多个传热管(20),LNG导入到该多个传热管中;上集管(24),使从多个传热管(20)流出的NG集合;第1沟槽(28),以海水沿着多个传热管(20)的外表面流下的方式向多个传热管(20)供给海水;第2沟槽(36),以海水沿着上集管(24)的外表面流下的方式使海水从上方向上集管(24)降下。在多个传热管(20)中,LNG通过与海水的热交换被加温。在上集管(24)中,由多个传热管(20)加温后的气化的NG通过与沿着上集管(24)的外表面流下的海水的热交换被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及2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用来使液化天然气(LNG)等低温液化气气化的气化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I及2中公开的气化装置包括具有多个传热管的传热管面板、和配设在传热管面板的上部的上集管。构成传热管面板的各传热管为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结构。在内管中,从LNG集管供给并经过弯管穿过了 NG集管的低温液化气朝下流动。在外管中,流过内管内的低温液化气朝上流动。在外管内流动的低温液化气通过与外部的海水热交换而气化。一边在各内管及外管中流动一边气化的低温气体被集中到NG集管中,并从NG集管向使用侧送出。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气化装置中,为了防止NG集管被经过弯管在内管中流动的低温液化气冷却,将NG集管用水淹没到贮存有海水的海水贮存部中。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气化装置中,为了防止NG集管被流过内管的低温液化气冷却,以与上集管的上半部接触的方式设置有海水贮存部。向海水贮存部从上方供给海水,将贮存的海水从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排出。在上述专利文献I及2中,为了防止NG集管被经过弯管在内管中流动的低温液化气冷却,NG集管为由海水加热的构成。但是,在通常的LNG气化装置中,由于从设置在下方的LNG集管供给低温液化气,所以NG集管不会被冷却。在专利文献I及2的构成中,存在加热性能不高的问题。即,能够利用贮存在海水贮存部中的海水将NG集管加热。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气化装置中,由于通过将NG集管加热而变成低温的海水持续积存在海水贮存部底部,所以加热性能不高。在专利文献2中为从海水贮存部将海水排出的构成。但是,由于该排出部设置在海水贮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所以在该专利文献2的气化装置中,也存在变成低温的海水贮存在海水贮存部中的问题。而且,海水贮存部仅能够将NG集管的上半部加热,所以加热性能还是不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 157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 - 1578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由传热管加温后的低温气体的加热性能。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包括:多个传热管,液态的低温气体导入该多个传热管中;上集管,使从上述多个传热管流出的低温气体集合;第I供给部,向上述多个传热管供给上述加热用液体,以使加热用液体沿着上述多个传热管的外表面流下;和第2供给部,使上述加热用液体从上方下降到上述上集管上,以使加热用液体沿着上述上集管的外表面流下。在上述多个传热管中,上述低温气体通过与上述加热用液体的热交换被加温。在上述上集管中,由上述多个传热管加温后的低温气体通过与沿着上述上集管的外表面流下的上述加热用液体的热交换被加热。【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气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上述气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是设置在上述气化装置中的第2沟槽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第2沟槽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2沟槽内的整流部件的支承结构的图。图6A是安装板的主视图,图6B是整流板的主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整流板的高度调节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气化装置中的第2沟槽的图。图9A?图9C是表示可动闸门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气化装置中的第2供给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以下也单称为“气化装置”。)是所谓的开架式的气化装置(0RV)。即,本实施方式的气化装置通过使所供给的低温液化气与外部的加热用液体热交换,使该低温液化气气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化装置中,将液化天然气(LNG)气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用液体主要使用海水。另外,气化装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液化石油气(LPG)、液氮(LN2)等LNG以外的低温液化气气化或加温的装置。如图1所示,气化装置10包括传热管面板12、第I供给部14和第2供给部16。传热管面板12、第I供给部14及第2供给部16都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 3个传热管面板12及第2供给部16,并示出了 4个第I供给部14。气化装置10也有时包括更多的传热管面板12、第I供给部14及第2供给部16。各传热管面板12分别具有多个传热管20、连接在各传热管20的下端部的下集管22、和连接在各传热管20的上端部的上集管24。构成一个传热管面板12的传热管20例如是几十根左右。各传热管2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以相互平行的姿势配置,并且在垂直平面上排列。各传热管20由铝或铝合金等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各下集管22连接在省略图示的供给侧歧管上。向各下集管22导入从该供给侧歧管送来的LNG。S卩,液态的低温气体流到下集管22中。下集管22与传热管20同样,由铝或铝合金等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在下集管22内流动的LNG被分配给连接在该下集管22上的多个传热管20。因而,在各传热管20中,LNG从下朝上流动,在其中途气化而成为NG0各上集管24是使从各传热管20流出的NG集合的集管,各上集管24连接在省略图示的送出侧歧管上。上集管24与传热管20同样,由铝或铝合金等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形成。流过各上集管24的NG被汇合到送出侧歧管中,并向使用侧送出。第I供给部14向构成传热管面板12的各传热管20供给作为加热用液体的海水。海水一边沿着各传热管20的外表面流下,一边与在传热管20内流动的LNG热交换。传热管20内的LNG通过与海水热交换而气化,成为NG。第I供给部14配置在相互相邻的传热管面板12之间,并且配置在构成传热管面板12的传热管20的上端部附近。如图2所示,第I供给部14由第I沟槽28构成。第I沟槽28是在传热管20的排列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并且是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箱形的容器状。在第I沟槽28的底面上连接着向该第I沟槽28内供给海水的海水集管30。另外,海水集管30也有时配置在第I沟槽28的上表面上。海水在沿第I沟槽28的长度方向流动后,从上表面向第I沟槽28外溢出。另外,在图例中为在长度方向的一个部位连接着海水集管3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海水集管30也可以是在长度方向的多个部位连接到第I沟槽28的结构。各海水集管30连接在海水歧管32上。由省略图示的栗汲起并从海水歧管32分配的海水向各海水集管30流入。如图1所示,在第I沟槽28内设置有整流板34。整流板34是沿着第I沟槽28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遍及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设置。通过在第I沟槽28内配设整流板34,使得海水能够从第I沟槽28的长度方向的整体均等地溢出。此外,通过在海水集管的左右两侧设置整流板34,使得能够从左右两侧溢出等量的海水。第2供给部1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液化气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传热管,液态的低温气体导入该多个传热管中;上集管,使从上述多个传热管流出的低温气体集合;第1供给部,向上述多个传热管供给上述加热用液体,以使加热用液体沿着上述多个传热管的外表面流下;和第2供给部,使上述加热用液体从上方下降到上述上集管上,以使加热用液体沿着上述上集管的外表面流下,在上述多个传热管中,上述低温气体通过与上述加热用液体的热交换被加温,在上述上集管中,由上述多个传热管加温后的低温气体通过与沿着上述上集管的外表面流下的上述加热用液体的热交换被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头慎二鹤庆彦澄田祐二福谷和久东孝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